神奇百货值得购买吗 神奇百货事件的荒谬与癫狂

神奇百货值得购买吗 神奇百货事件的荒谬与癫狂(1)

从GQ的最初批判性报道,到员工上班、“公司不见了”,再到7月6号王凯歆的道歉,神奇百货事件在沸沸扬扬的热议中,告下一个段落。

到现在,王凯歆,这名未成年的创业家,如同去年的余佳文,已经成为人们口中的笑话。从投资家竞相争夺的香饽饽,沦为臭不可闻,这悬若霄壤的逆转,是谁促成的?

原罪:个性的劣根

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喜欢在QQ上挣钱,父母由着她;不爱读书,父母将就她;要去深圳,父母支持她……在王凯歆的成长环境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她的一举一动、任何决定,她父母从来不说“NO”。

父母的溺爱,成为了王凯歆日后人生写照的原罪。

去趟商场,买最贵的衣服;走进饭店,吃奢华的晚餐;她饿了,部下让她等餐车,她怒不可遏;部下给她租了最豪华的别墅,她却住进酒店,原因撒自己懒得洗衣服……

一名合格的领导,做事要身先士卒,各处要体谅员工,所做事情,应是员工好几倍……而王凯歆,没一样达标。

父母的善,换来了她个性上的恶。

本罪:谎话大王

原罪是一棵树,它的伤害撒单一的;而本罪则是结出的果实,遍布四处。王凯歆的原罪,是与部下间的过节;而它的本罪,则是一个弥天大谎,这个谎话如同一张网,网罗了投资人、消费者和所有围观者。

员工面试,公司开出社保、奖金等各项福利,进来后工资都发不齐;参加独角兽,说日单上千,实则一两百;说一百多家供应商,实则不足十家;对顾客说产品真材实料,实则为淘宝上的垃圾;对外界,王凯歆始终一张不谙世事的笑脸,回到公司,却是出口成脏,突破各种道德底线……

但只要是谎话,总有戳破那天,特别是处于风口上的谎言,它落下来,会摔得更痛、更惨。

阴谋:资本家的套路

王凯歆的真正转折点,是遇到她的两位“贵人”——林劲峰和朱波。

两位贵人都有一个套路玩法:拉高项目估值,让创业者成为网红。高估值是创业投资的一种包装手段,即用自己较高的估值(或投资额)去给其它项目融资制造难题。这也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虚报估值和融资额的原因之一。

就像朱波说的“通过一波一波炒作以后,就红了,他有可能在这个事件当中没成,但是,他的品牌知名度和关注度已经足以让他在未来他选定的某一个行业摇身一变,他就成功了。”这个所谓的“成功”,与其说是创业者的“成功”,还不如说是投资人“成功”。投资方利用创业者的曝光率与知名度来窃取成果,然而通过事件营销走红的创业者却始终无法挽救根基不稳的企业命运。

而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两位“贵人”成功了,至于王凯歆本身如何,那不是他们关心的了。

剿杀者:媒体大军

对于媒体来说,满身是“噱头”的王凯歆们同样是被消费的“大肥肉”。通常,你会很愕然地看到新闻标题从“看!人家17岁就当CEO!”哐当一下变成“看吧!17岁当CEO?一看就不靠谱!”当初把他们吹向风口的,不只有资本力量,还有一同欢呼、追捧、高潮的媒体势力,尾随着一大波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在创投圈乐此不疲的游戏里,投资方、媒体与公众成为共谋,最终“杀死”了一个又一个被当作牵线木偶般不停旋转、入戏太深的创业演员。

媒体的笔,才是最好的刀,它能塑造一个个光鲜亮丽的人物,也能将它们一刀杀死,乃至劈成齑粉。

点评:

王凯歆在没事的时候,总会到附近的书店,自行学习、充电。她知道自己太年轻,知识储备、商业经验、管理能力都非常不足,只有通过知识,才能强大自己,管住这个公司。

只不过,这是个漫长而艰辛的旅程,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体会、慢慢走。而王凯歆的举动,显然太过浮躁。她这么年轻,却总是显出等不起的急功近利之状况。她本可以是一根很好的苗子,可惜了。

———END———

【创投界】

创与投,事与谋

世界因你而不平凡

关注【创投界】chuangtou88(长按复制)

带你发现更多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