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民居特点(鄂伦春族民居有什么特点)

鄂伦春人的传统住宅是斜人柱“斜人柱”是鄂伦春语,意为“木杆屋子”是一种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很简陋的圆锥形房屋夏天用桦皮或芦苇,冬天用狍皮做覆盖物,搭盖一个“斜人柱”需要六七十张狍皮门上夏天挂柳条穿的门帘,冬天挂狍皮或鹿皮门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鄂伦春族民居特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鄂伦春族民居特点(鄂伦春族民居有什么特点)

鄂伦春族民居特点

鄂伦春人的传统住宅是斜人柱。“斜人柱”是鄂伦春语,意为“木杆屋子”。是一种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和兽皮或桦树皮搭盖而成的很简陋的圆锥形房屋。夏天用桦皮或芦苇,冬天用狍皮做覆盖物,搭盖一个“斜人柱”需要六七十张狍皮。门上夏天挂柳条穿的门帘,冬天挂狍皮或鹿皮门帘。

斜人柱的搭建十分简单:先用几根顶端带枝杈、能够相互咬合的木杆支成一个倾斜度约60度的圆锥形架子,然后将其它木杆均匀地搭在这几根主架之间,使之形成一个伞状的骨架。上面再覆盖上狍皮或桦树皮,一架夏可防雨,冬能御寒的“斜人柱”就建成了。斜人柱的顶端要留有空隙,以便里面生火时通风出烟,又可采光。南侧或东南还要留出一个让人出进的门。

斜人柱上的覆盖物要根据季节的更迭而变换。冬天气候寒冷,多用狍皮覆盖。一架斜人柱约需狍皮五六十张。到了春天,天气渐暖,就可以换盖桦树皮了。使用桦树皮时,要先将外面的硬皮层揭掉,将里面的软层放进锅里蒸煮一下,使其更加柔软坚韧。然后再用马毛或鹿、犴筋线将小块的桦树皮缝拼成几大张。覆盖时由下至上一层压一层,并用铁钉在角上的皮带子将其固定在木杆上。冬天,斜人柱多搭建在山坡的背风向阳处,而夏天则多搭在地势较高、通风凉爽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