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闫庄镇扶贫大棚(莒县刘官庄镇小小保洁袋成为扶贫)

莒县刘官庄镇,作为莒县工业重镇,中国塑料产业第一镇,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扶贫工作也持续发力。政策扶贫和产业扶贫双管齐下,自2017年来,每年上马一个扶贫产业,大棚、吹塑、玫瑰,一个个产业支撑起了贫困户的希望,截至目前,全镇脱贫享受政策贫困人口有962户,共1578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莒县刘官庄镇,刘官庄镇位于日照市莒县县城西南4公里处,东邻沭河,西与沂南县交界,南与日照市海右经济开发区接壤,北与县城毗邻;是江北重要吹塑重镇,被评为“中国塑料产业第一镇”,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带成了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的聚宝盆。

请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带来的视频报道

↓↓↓

借助产业优势,刘官庄镇脱贫攻坚也围绕塑料袋做起了文章。位于刘官庄高端塑料产业园的宇舜塑料,宽敞的车间里机器轰鸣,打包袋里装满了各种颜色的塑料袋。据了解,这个厂房面积三千余平米,主要生产垃圾袋和医疗废物袋为主,“今年效益还不错。”经理韩金明说。

莒县闫庄镇扶贫大棚(莒县刘官庄镇小小保洁袋成为扶贫)(1)

该厂房是在2018年,刘官庄高端塑料产业园发展进入快车道之际,刘官庄镇凭借产业基础和地域优势,利用上级扶贫资金260万元投资兴建,对外出租厂房,所得租金收益发放到贫困户手里。除了租金外,该厂还给四个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王天贵今年68岁,是陈屯村村民,前几年因病导致偏瘫,一侧肢体行动不便,也不能干活,导致家庭非常困难。作为同村村民,韩金明让王天贵晚上帮着看门,“也没什么活,晚上关门睡觉就行。”韩金明说,每天五十元工资。像王天贵这样的贫困户在厂里还有四个,“这样有个工作干,他们也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精神状态也好。”韩金明说。

莒县闫庄镇扶贫大棚(莒县刘官庄镇小小保洁袋成为扶贫)(2)

而在大砚疃村,15个钢结构大棚显得非常壮观。老板张海山正在忙着装货。现在正是这一季蘑菇的收尾季节,今年每斤蘑菇的价格在2.5元左右,销量也非常好,“今年收益不错,每个棚能有几万元收入。”张海山说。这个棚是2017年统筹使用市县镇三级29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集中投入,规划建设占地50余亩的钢结构果蔬大棚15个,种植草莓、蘑菇等经济作物。

这是刘官庄镇扶贫的一个缩影,刘官庄镇始终把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作为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连续四年,一年上马一个大项目,持续产生效益,不断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全镇共实施3个扶贫产业项目,主要涉及果蔬大棚、塑料产业、玫瑰种植、畜禽养殖等,已实现收益分配58万元,惠及全镇贫困人口有962户,共1578人。

莒县闫庄镇扶贫大棚(莒县刘官庄镇小小保洁袋成为扶贫)(3)

除了塑料产房项目和大棚项目,该镇还与招贤等镇整合扶贫资金共计1000万元,联合云南禾韵园艺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实施莒县韵贤优质玫瑰鲜花智能化温室大棚扶贫项目,培育“甜蜜雪山”“长相思”“粉红雪山”“蒙娜丽莎”等14个优质玫瑰幼苗品种。今年又利用扶贫资金投资340万元在“中国企业500强” 新希望六和集团禽益佳肉鸡养殖项目建设标准化肉鸡养殖棚舍4栋,收益租金27万。

莒县闫庄镇扶贫大棚(莒县刘官庄镇小小保洁袋成为扶贫)(4)

四年来,这些产业项目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今年,果蔬大棚出租收益19万元,扶贫厂房出租收益23万元,玫瑰大棚项目按项目实施方案出资额获取收益16万元。按照镇上收益分配方案规定,我们已将58万元分配给收益村,由收益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根据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和贫困户贫困程度实行差异化分配,将产业项目收益分配给享受所有享受政策的贫困户。”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扬介绍道。

书记有话说

刘家官庄镇党委书记 单伟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绝不在扶贫路上落下一户一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彭彦伟 刘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