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避恶扬善的经典名句(道德经逐句解读)

#我在头条搞创作#《道德经》逐句解读: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解读

是以:因此,所以

故,有时作而

弃人:抛弃人

弃物:抛弃物

袭明:效法道的玄德。内藏智慧聪明,不外露。袭,掩盖。袭:因,效法。明:聪明,明智这里指玄德。

大意

所以圣人善于救助人,而无人不救。

圣人善于物尽其用,而无物不用。

这就是遵循大道了然无遗的智慧。

道德经中避恶扬善的经典名句(道德经逐句解读)(1)

所得;

法:叙述法。

是以承上启下,因此的意思。

因果关系:”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因。“是谓袭明”是果

事。做到了言而有据,无据不言的严密/

情:大公无私的情怀

人:倡导所有人都这样。

这几句可以理解为:

因此,圣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和智慧。

道德经中避恶扬善的经典名句(道德经逐句解读)(2)

老子: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公孙龙子》中记载一个故事,诠释了老子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道理。

昔者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

”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

对曰:“无有。”

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

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下,而航在一汜。

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来。

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技能之士。”

故老子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公孙龙在赵国时,对弟子说:“无能的人,我不与他交往。”

有个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破旧腰带的人,登门自荐说:“我擅长呼喊!”

公孙龙环顾众 弟子问道:“你们当中原来有善于大声呼喊的人吗?”众弟子回答:“没有。”

公孙龙便说 :“收下他吧!把名字登记在名册上。”

过了几天,公孙龙前去说燕王,走到一条大河边,而摆渡的船却靠在对岸。

公孙龙叫来那个 善呼的人,那人一声呼喊,渡船应声摇了过来。

所以说,圣人处世,不能拒绝有能力的人。

所以老子说: 圣德的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其眼中没有可以放弃的人;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其眼中没有应该废弃的物品。能做到这些,便可说是掌握了道的精微高妙之处了。

道德经中避恶扬善的经典名句(道德经逐句解读)(3)

1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是说:善于帮助人,就没有可放弃的人。

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就是说。我没有找到可用武之地,是因为没有伯乐,而不是我没有用。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无用之人,之所以看起来没有用,是因为人不逢时。没有发现自己的可以起作用的地方。

在圣人眼中没有无用之人,天地的造化是十分奇妙的,每个人都自己独特的地方,用在不恰用之人,这个人的能力就是缺点,而用在恰当的地方就成了优点。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因为他们对这一点有着很深的认识,并能在现实中很好地把握。

且看下面的寓言故事:

狮子要成就霸业,准备与邻国开战,分兵派将如下:大象驮运物资,黑熊冲锋陷,狐狸出谋划策。

有的动物建议把驴和兔子调走,因为驴反应太慢,而兔子胆小。

狮子说:“不!驴嗓门大,可以当个司号员,他的声音可以使敌人闻风丧胆,兔子跑得快可以当个传令兵!”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只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贡献。

管理者的职责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被管理者各安其位,各谋其职。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长,与此同时又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

一个完美而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团队能够发挥多大的力量并不是每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共同奋斗。

道德经中避恶扬善的经典名句(道德经逐句解读)(4)

2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善于使用物,所以没有被丢弃的物。

物也是一样,天下哪里有真正的废物。物体用到恰当的地方就是有用,用到不恰当的地方就是废物。

闪闪发光的石头,仍在路边,与一块废弃的玻璃有什么区别?尘土是废物吧?花盆里没有了尘土,花儿和绿植靠什么生长?

《世说新语》里陶侃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陶侃在荆州担任建造船只主管的时候,他就下令把造船剩下的木屑全部收集起来,放在仓库里。

大家觉得很好笑,碎木屑有什么用呢?

后来在元旦集会时,雪后初晴,台阶上融雪很湿很滑,大家都没了主意。

这时陶侃就吩咐将木屑从仓库中运出来,撒在上面,大家行动就方便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尽其用,没有可以放弃的物体。之所以要抛弃,是因为没有找到可以利用的地方。

道德经中避恶扬善的经典名句(道德经逐句解读)(5)

3是谓袭明

袭”是延伸的意思,在无形、无声、无色、不着痕迹的情况中,慢慢将光明延伸出来。

天地万有的本体,永远是光明的,人们把自己光明的道遮住了,变成无明就黑暗了。“袭明”引申人类光明的一面,是至真至善之迹,这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老子说,圣人有这样的本事,发现每个人的价值,每样东西的作用。

管理的至高境界就是袭明。就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意思是尽量发挥出各种东西的效用,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马烽《典型事例》中说:"这倒是 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意思是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让他的人员人人有事做,让的他的物资大量停留在仓库,不能流动起来,将是不合格的,也是达不到袭明的状态。

如果一个新上任的年轻人可以做到让单位,公司的每一个人都能有事情做,让公司的所有的物资都能良性的循环起来,那么这个公司还愁不发达吗?

道德经中避恶扬善的经典名句(道德经逐句解读)(6)

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领导者的主责就是追求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努力达到老子所说的袭明的境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