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说哀莫大于心死)

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呢?

人活着,钱没了?

还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

在庄子看来,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心死了。

庄子在《田子方》里说:“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什么是“心死”呢?

古代道家文化中,认为“心主神明”。人的神,可以说等价于人的心。而其功能在于“明”。也就是说,一个良好的心神,是明的,能够准确地照见一切。越强健的心神,也就越能细致地察觉到客观的存在。

怎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说哀莫大于心死)(1)

你可以试试看:

你可以找个自己舒服的姿势,让自己安静下来。可以尝试察觉一下自己的呼吸,感受身体内部的,呼吸带来的起伏。这样,你的思维就会暂停下来,只留下感觉。慢慢的,去聆听外面的声音,不要刻意听什么,就听着所有的声音。有没有发现,你现在能够察觉很细微的声音?慢慢把眼睛睁开,依然保持着对内在身体的察觉,无差别地观察着身边的一切。有没有觉得,看得更加清晰了?

这就是神的作用加强了,更“明”了。

怎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说哀莫大于心死)(2)

你能良好地感知到一切,这就是强健,心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良知”建立在“好心”之上。如果“心死”了,那么就是“良知”泯灭了。

当一个人的心神开始走向衰败,他会渐渐没办法察觉到世界存在的真相。于是会出现一些“自以为是”的行为。这个阶段,他会频繁地开始说“我以为……”比如:你们约好下午一点在哪里见面,他三点才来,理由是:“我以为是下午三点。”他帮你点外卖,你告诉他点黄焖鸡米饭,结果他点了糖醋里脊盖饭,理由是:“我以为你要点的是这个。”等等。

而当发展到心开始死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故事情节:比如,作为一个旁观者,发现这个人明明已经把他老婆/孩子/爸妈搞得很痛苦了,当你问他:“你是不是很讨厌他/她啊,所以才把他/她搞得那么惨?”但他往往会无辜地怒斥“我没有这个意思!我明明是为他/她好啊!”

怎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说哀莫大于心死)(3)

当一个人的行为、行为的结果,与他自己认为自己主观目的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人往往会脱口而出“我没有这个意思”这句话。这也往往代表着这个人的心神已经完全没办法察觉到自己真正所想,自己内在的恶意,自己行为的动机,活在自己头脑编织的谎言里。换而言之,他把自己的心的一部分完全“解离”掉了——这部分心死了。

这样的人,往往并不是什么“大恶人”,反而往往平平无奇,甚至看起来充满光、充满爱,但他们亲近的人往往会非常痛苦。

怎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说哀莫大于心死)(4)

这样的现象,西方有一位心理学家专门观察过这种心理现象,并写了一本书,叫《邪恶心理学》。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这位心理学家接到了警察局的委托,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做心理辅导。这个孩子有明显的躁郁倾向,他是因为偷了别人的车,然后开着车乱撞,进了警察局的。开始他非常抗拒和心理学家交流,后来随着了解,心理学家得到一个很让人不能释怀的信息:孩子的父母,给孩子的圣诞礼物是一把手枪,而这把手枪的前主人——孩子的哥哥,几个月前用这把枪自杀了。

很难想象,这个孩子兴致冲冲地打开期盼已久的圣诞礼物,发现是哥哥自杀用的手枪时,心里有多么难受。

“为什么父母要送给他这样的东西做圣诞礼物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这对孩子有多大的伤害吗?还是说他们对孩子有很大的意见?”

而当心理学家,带着这个疑问去问询找孩子父母时,这两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中年人的回答是:“我们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啊!我们是中产阶级,礼物很贵的!这枪很好啊,男孩子不都喜欢这东西吗?”

怎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说哀莫大于心死)(5)

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对孩子感受的同理能力,完全对自己带有满满恶意的行为一无所知,整个人都活在“我以为”中。这就是典型的“心死”状态,把自己的心解离了。

心神有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就是在你的认知和世界的事实不符合的时候,作为一个警报器,通过干扰内分泌,让你产生“情绪”,来提醒你。

解离的人,活在自己头脑构象出来的世界中,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也无法面对真实的世界。因为他们的认知偏离事实太多,情绪量太大,过于痛苦。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内在的痛苦,只有用彻底屏蔽掉自己的心,把心神灭掉的方法,才能躲避开来。他们甚至无法接受到外界任何人的关怀和爱。

他们“以无为有”。

怎么叫哀莫大于心死(为什么说哀莫大于心死)(6)

如果一个人想要让自己好起来,起码他得有一点感觉到事实的能力。这样,通过让自己回归内在,调动心神的力量,自我反省,自我疗愈,往往可以慢慢看到更多的事实,从头脑中走出来。这样才能解脱痛苦,获得更多的心力,从而找到让自己过得更好的办法。

“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这或许就是庄子对这样的人最后的无可奈何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