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直播(初中物理第二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直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直播(初中物理第二章)

初中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直播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实验:在密闭鈡罩内,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随着不断向外抽气,声音逐渐减小,把空气放进去后,声音有变高。

a、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

c、实验探究方法:科学推理法。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3、声速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一般为:v固>v液>v气。

(2)声速的大小取决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

(3)15•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4、回声

(1)回声又叫声音的反射。

(2)能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间隔0.1s以上就可以听到回声。

二、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指: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清脆、尖细、刺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1)弦乐器是弦振动发声

弦乐器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弦的松紧程度;弦的长短;弦的粗细。

(2)管乐器是空气柱振动发声

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3)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a、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

b、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

2、响度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振动的振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生活中,实验中要改变声音响度的大小就是改变敲击物体的力度,改变说话的力度(大声说,用力说)

(2)听诊器就是靠减弱声音的扩散来增大响度。

3、音色

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1)生活中用音色的不同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等。

三、声音的利用

1、声音能传递信息

(1)利用声呐装置探测海底的深度。

(2)蝙蝠利用超声波回声地位

(3)医学上用“闻”来判断病情,做“B超”利用超声波观察病人的情况等。

(4)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都伴随次声波的产生,人们利用次声波可以提前预防。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超声波可以去除人体内的结石。

(2)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洗牙等。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2)环境的角度:凡是影响人正常休息、工作,学习以及干扰别人谈话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

(1)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自动噪声检测装置可以监控噪声污染,但不能减弱噪声。

(2)要休息声音不能超过50dB,要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要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