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

俄罗斯当地时间8月30日夜间,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对外发表声明:戈尔巴乔夫当晚因长期病重,医治无效去世。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1)

普京哀悼戈尔巴乔夫

这意味着,苏联最后一位最高领导人、一手造成苏联解体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彻底落下人生帷幕,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领导人终于走完了他极具争议的一生,终年91岁。

一手导致苏联解体30多年后,因为去世,再次在全世界火了一把。世界各国政要纷纷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发表观点,而且有趣的是,西方国家几乎众口一词,对戈尔巴乔夫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

戈尔巴乔夫是一位独一无二的政治家,他改变了历史进程,世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全球领袖,坚定的多边主义者和不知疲倦的和平倡导者。我对他的逝世深感悲痛。

欧盟委员会主席则这样描述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是一位值得信任和尊敬的领导人,他在结束冷战和推翻铁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为自由欧洲开辟了道路,这是我们不会忘记的遗产。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2)

戈尔巴乔夫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同样对戈尔巴乔夫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一直钦佩他在世界和平结束冷战时表现出的勇气和正直,在普京侵略乌克兰的时候,他对开放苏联社会的不懈承诺仍然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说道:他是一位和平人士,他的选择为俄罗斯人开辟了通往自由的道路,他对欧洲和平的承诺改变了我们共同的历史。

而曾与苏联整整冷战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美国,各界政要也纷纷给予戈尔巴乔夫颇高的评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表示:

戈尔巴乔夫是一个为了人类的利益开启了历史性转变的人。东欧人民和德国人民以及最后的俄罗斯人民都应该对他表示深深的感激,感谢他鼓舞人心,鼓励他勇敢的提出这些自由的理念。

也许是戈尔巴乔夫去世的热度太高,就连曾经的影星施瓦辛格也蹭了一把,他在网上晒出了两个人的合照,并发文:戈尔巴乔夫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之一。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3)

戈尔巴乔夫

可以说,在掌握世界媒体话语权和舆论工具的西方国家众口一词的夸耀之下,91岁去世的戈尔巴乔夫几乎立地成圣,成为了解决冷战的“伟人”、结束对峙的“楷模”和自由世界的“英雄”。

然而,这些众口一词夸赞戈尔巴乔夫“帮助”俄罗斯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走向自由世界”的西方国家们,似乎选择性的遗忘掉了如今的俄罗斯形势。

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自由世界”的俄罗斯,似乎并没有获得他们期盼“自由”。独立后,俄罗斯依然不被西方国家们待见,西方世界不但没有丝毫放松对俄罗斯的打压封锁和歧视,甚至直接将导弹架到了俄罗斯门口,这也最终迫使俄罗斯不得不打响了如今仍如火如荼的乌克兰战争。

这些西方国家一边声称戈尔巴乔夫是“结束冷战、带领乌克兰等国家进入自由世界的英雄”,另一边却对已经改变了国家体制、进入“自由世界”的俄罗斯穷追猛打,置于死地而后快,大有精神分裂的嫌疑。

其实,戈尔巴乔夫并不是这样第1个受到整个西方世界热烈追捧和赞扬的外国领导人。第1个拥有世界级影响力且被西方国家普遍赞誉的外国领导人,是印度的“圣雄”甘地。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4)

甘地

1982年,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一部名为《甘地传》的电影,原本,这只是一部质量或许并不差,但内容并不会多让普通人喜爱的传记电影而已。然而,当这部电影开拍后,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美国人不但在电影中给予甘地极高的赞誉,而且,就连参与电影拍摄的美国人,都对于甘地给予极高的尊敬。

据说,当时甘地葬礼的镜头有超过30万人参加了演出,然而,到领取酬金时却只有9万多人。剩下的20多万人因为对于甘地的无限崇敬和崇拜,拒绝领取酬金。

当这部电影拍摄完之后,也毫不意外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第55届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甘地传》成为最大的赢家,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等一系列重磅大奖。

可以说,这部电影代表了美国乃至于整个西方世界对于这位印度圣雄的巨大好感。甘地在西方国家的形象之好,几乎到了立地成圣的地步。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5)

甘地

这种欣赏和赞誉,丝毫不在戈尔巴乔夫之下,甚至犹有过之。而同样被西方丰盛的,还有前南非总统曼德拉。

2013年12月10日,南非第1任黑人总统曼德拉去世之后,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馆举行。

当时的曼德拉可谓极尽哀荣,据南非官方披露,超过上百位现任和已经卸任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世界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葬礼。

参加葬礼的西方各国领导人和代表几乎众口一词,对于曼德拉给予极高的赞誉。他们赞扬曼德拉是“时代巨人”,曼德拉被描述为“一个超越种族仇恨,推动民族大和解的伟人”。

而且,在西方世界,称赞曼德拉几乎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美国总统将曼德拉称赞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他对人类的贡献将是不朽的”,英国首相则将其赞誉为“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6)

曼德拉

苏联的戈尔巴乔夫、印度的甘地和南非的曼德拉,都并非西方世界的一员,而且,无论是苏联、南非还是印度都不是一个小国。

苏联曾经是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之一;印度拥有仅次于中国的庞大人口和悠久的历史,拥有巨大潜力;南非虽然位于非洲,但是,二战后南非一度发展为非洲最发达的国家,而且还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核武器的国家。

既然三个人都是曾经大国的领袖,在当地乃至整个世界拥有诺大的影响力,甚至具备威胁西方国家的可能。那么,为什么这三个人还被西方国家众口一词的夸奖呢?

当然是三个人的行为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

戈尔巴乔夫曾经担任最高领导人的苏联有多牛?二战胜利之后,消灭了纳粹德国70%以上兵力的苏联,在战争中淬炼出一支最强大的军队。也凭借于此,苏联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

而且,同样得益于二战时期的战果,苏联还在东欧扶持着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以自己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7)

苏联

再加上苏联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重工业实力,苏联唉恐怖的钢铁洪流随时有淹没整个欧洲的可能。无数拥有巨量财富、掌握了国家权力的资本家发现,他们真的有被吊死在路灯之上的可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只过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轰然倒塌,解体为15个国家。曾经的超级大国,在全世界的目瞪口呆之中沦为废墟。

二战之后。美国为了取得与苏联冷战的胜利,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在与苏联竞争中取得优势,美国仅花费的资金都难以数计。然而即便如此,苏联依然与美国打的竞争有来有回,甚至一度占据上风。

所以,即便是80年代的苏联经济发生巨大的危机,但是,却很少有人想过,曾经令整个欧洲瑟瑟发抖的苏联会这么快轰然倒塌。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8)

苏联解体

可以说,戈尔巴乔夫做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梦寐以求这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从根本上搞垮苏联。

而且,苏联解体之后,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即便是如今已经发展了30多年,即便幸运地产生了一个强人普京。

但是,如今的俄罗斯在经济、工业和科技乃至于军事方面依然远不如30多年前的苏联。至于国际影响力,更是相距悬殊。

所以也就可想而知戈尔巴乔夫对西方国家的“功绩”之大,自然,他被西方国家怎么“夸奖”都不为过。

而甘地的情况其实也类似,无论是印度人还是印度之外的人,提起甘地,往往都将其作为视为争取印度独立的英雄。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9)

戈尔巴乔夫

然而事实是,虽然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确实一定程度上促使印度的独立,但究其根本,印度之所以摆脱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取得独立,其实是二战之后国际局势的影响,与甘地并没有因果关系。

为何英国会放弃印度这颗女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因为,虽然取得了二战的胜利,但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实力却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惨胜的英国已经无力控制印度等殖民地。再加上美国、苏联不断下绊子,因此无奈之下,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至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虽然给英国人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是,它却从来不是英国人允许印度独立的根本原因。早已见惯大风大浪、镇压殖民地经验无比丰富的英国人,应付甘地的运动其并没有多大问题。

相反,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而给此时的英国带来诸多好处:不但使得英国人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摆脱了殖民者的原罪,而且,也大大满足了英国希望继续在殖民地保留影响力和特权的愿望。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10)

甘地

众所周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性大国,究其根本,就是其倚仗更为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工业实力,在全世界大肆强占殖民地,疯狂掠夺的结果。

而在殖民过程中西方国家对于土著人的烧杀掳掠,更是罄竹难书。虽然西方国家从未因此愧疚,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可避免的,西方国家还是有了一定的道德感,而曾经的杀戮,也必然让他们陷入被指责的地位。

而恰在此时,甘地通过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西方国家打开了另一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好方式。

二战之后,各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西方国家在无力控制殖民地的情况下开始考虑:如何让这些殖民地国家不仇恨曾经的宗主国,如何在无法直接统治殖民地之后仍保留特权?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甘地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就是采用不与殖民者合作的方式,来威胁英国殖民者。

至于为何早“非暴力”,因为甘地认为:英国人作为统治者也是有人性的,他们并非敌人,所以通过非暴力的斗争方式,通过自苦的方式可以表示出他们对于英国人真诚的爱,从而促使英国人改变错误,给予印度人独立。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11)

印度

所以,这个奇葩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让英国人敏锐地发现:甘地所谋求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独立运动,其实就是在不破坏西方国家建立的秩序和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取得独立。

这完美契合了英国人在二战之后所追求的目标:即在不破坏自身利益和特权的情况之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将部分独立和自由施舍给印度人。

而且更妙的是,承认这种方式之后,即便是取得独立之后印度,依然没有理由向曾经掠夺和屠杀过他们的英国人算账,因为印度人的独立本身,就是英国人施舍和赏赐给他们的。

自然,甘地这个完全契合西方国家社会体系和游戏规则的印度人,自然成为“圣雄”,成为西方国家追捧的对象。

曼德拉情况也差不多,80年代时,南非虽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等。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时的南非的经济和工业确实有了极大的发展,南非更是一度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12)

南非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掌握了核武器的非洲唯一发达国家,在曼德拉上台之后,变成了发展中国家。曾经的发达的工业几乎灰飞烟灭,曾经掌握的核武器被抛弃,无数非法移民一夜之间变成了合法公民。

南非这个非洲明珠成了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区,成为世界上谋杀、抢劫发案率最高的地区,成为艾滋病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曾经的非洲第一强国南非,与其他非洲国家再也找不出区别。也因此,网上对于曼德拉一直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评价:他是全世界的圣人,自己国家的罪人。

所以,观看戈尔巴乔夫、曼德拉、甘地等人等被西方国家满口赞誉的国家领袖之后我们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被西方国家众口一词的称赞,甚至将其奉为伟人,圣人,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的行径完美的符合了西方国家的利益,给西方国家带来巨大的收益。

各国对戈尔巴乔夫去世反应(戈尔巴乔夫去世后)(13)

曼德拉

然而,他们在被西方国家赞誉的背后,却是对本国的巨大伤害。其实,缔造苏联的列宁对此有过十分精辟的解释:当敌人称赞你的时候,你大概是做了什么傻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