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常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在我们世代中国人的眼里,都深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典籍、诗词歌赋、成语故事等等浩如烟海,时常为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而感动不已,所以时常遨游在这片茫茫海洋中,试图多多的汲取一些不一样的、有意思的东西。这不就发现了一种现象:我们现代人认知的很多词语(包括成语在内)的意思与它之前的含义会有“天壤之别”,比如接下来我们介绍的这个词“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这个词来已久。如果在距今百年的古代,你走在街上,有一个算命先生拉着你,说道:“鄙人一看兄台,温润如玉、双目炯炯有神,此乃天赐容貌,日后必定不凡,一定能成为衣冠禽兽呀”。听到这话的你,心情一定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并赠百金与这位相士。看到这,有许多读者就有些迷糊,这是为何?

原因就在于,当下我们理解的该词语的含义为:外表衣帽整齐像个人,比喻卑劣的人。与此类似的词语还有,无耻之徒、魑魅魍魉…但是在百年前的明代,却是恰恰相反的含义。那时把“衣冠禽兽”比喻为当官的人。话说,在明太祖朱元璋当政的时候,况且本来皇帝朝服上绣的也是龙的图腾,但是为了更加凸显自己尊贵无比的真龙天子的身份特征,决定在文武百官的朝服上也绣上动物禽兽的图案,当然选择的动物必定也不能太俗气,所以一般安排如下: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得知,古代的“衣冠禽兽”并不是现代成语的使用含义。但是后来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贬义了呢?其实还是作为官员自身的腐败无能,压榨百姓,纵使百姓怨声载道,对穿官服的官员深恶痛绝。我们都知道,在明朝整个朝代,看到过繁荣景象、举国盛世,如永乐盛世时期;当然也看到了宦官专权,奸臣当道,比如东厂魏忠贤广结党羽,祸乱朝纲。所以,让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词语的含义。其实,类似的词语还有无奸不商、如鸟兽散等。

虽说,有些时期的有些事情,确实违背了纲常伦理和主流民心,但是孰是孰非那已然是历史中的事情,后人揭露事实,得到启示就好了。如果往相反方向想象一下,正是这么多的时代和事情成就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定要珍惜重视眼前看到的古词,它所承载的那是沉重的历史痕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常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