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和事故隐患举例(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危害因素辩识,这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怎么进行危害辩识,往往成为很大的困扰,令人不知从何下手。实际就是找出危险源的过程,危险源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引起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等事故的根源或状态,或其组合。危险源共分为两类,即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指的是能量或危险物质。如:

重力——坠落的物体、倒塌的房檐、高处坠落、身体的倾拌或跌倒;

运动——车辆、设备的移动、身体的抬举、紧绷、弯腰等;

机械——转动设备、压缩弹簧、发动机、传送机和传送带;

电气——电源线、变压器、静电、闪电、带电设备、配线及电池;

压力——带压的管道、容器、钢瓶、储槽、输送软管等;

温度——明火、火源、冷热表面、液体或气体、蒸汽、摩擦、环境和气候;

化学——易燃蒸汽、反应性危害、腐蚀性物质、易燃可燃物质、致癌或有毒物质、氧气稀少的环境、焊接烟尘和尘埃;

生物——动物、细菌、病毒,处理不当的食物和污染的水;

辐射——光电、焊接电弧、X射线、微波、激光;

声音——设备声音、冲击噪声、振动、高压释放、通信的噪声。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某种状态。第二类危险源,才是我们所说的事故隐患,这与“双重预防机制”的第二重:隐患治理,是一致的。包括:

人的失误:如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不熟练、生理/心理状态不佳、不清楚危害等造成的误操作、以及故意违章等;

机(物)的故障:设备/材料质量低劣、腐蚀造成设备泄漏、电气设备绝缘损坏造成漏电或短路、联锁控制系统失效、报警装置误报、安全泄放装置失效等;

管理缺陷:制度不健全、培训没实施或没效果、变更管理缺陷、监督检查缺陷等;

环境不良:照明、气温、湿度、空间大小、有毒气体、建筑物结构等。

对于人的失误部分,需要采用行为(包括思想意识观念层面)安全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物得故障,需采用工艺安全措施加以控制;管理缺陷,需要用系统安全方法来控制,即用完善的制度规程、有效的绩效激励、严明的纪律作风来管理约束。这是目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值得各级管理者深入思考和重视的大课题。

危险源和事故隐患举例(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