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最短的小古文带译文:详细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那些难以理解的古文

十首最短的小古文带译文:详细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那些难以理解的古文(1)

百草园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时代趣事的散文。其中有这么一段:“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这一段中的几句文言文,困扰了我许多年。当年老师教的时候,没有详细解释,参考书上也没有解释,尤其是“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一句,本能的觉得一定有故事。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读了一百多遍,但还是读不明白什么意思。一来是这些句子确实晦涩难懂,二来是中间没有标点符号,不明白应该如何断句。

古人写文章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现在用的标点符号最初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1868年出使欧美后从西方引进的。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古人学文章,首先要由老师带领,在需要断句的地方,用蘸有红色朱砂的细毛笔标注上一个小圈圈,并要细心体会当时作者的心理状态、情绪、语气等,带有情感的诵读,这个过程,叫作“句读(jù dòu)”。

十首最短的小古文带译文:详细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那些难以理解的古文(2)

上面这几句古文的断句以及意思是这样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其意为: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上九潜龙勿用,原文为:初九,潜龙勿用。其意为: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这句话出自不世奇书《易经》,并非出自《射雕英雄传》之“降龙十八掌”;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这一句就难以解释了,因为是摘自《尚书》中的《禹贡》篇,好几句拼凑在一起的,估计当时鲁迅先生一时兴起,恶搞了一把。

十首最短的小古文带译文:详细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那些难以理解的古文(3)

下面重点解读“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因为这句话真的包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句话的正确读法是这样的: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其出处是《幼学琼林•身体》,这个典故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里面,晋朝人张玄之八岁的时候,因为换牙掉了一颗牙齿。有一天长辈带他去参加朋友聚会,有一个很有声望、才华的老先生看到了他,因为知道这小孩相当聪慧,就故意开玩笑:“哎呀,玄之,你嘴里怎么开了这么大一个狗洞啊!”张玄之应声答道:“这正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进出啊!”老先生没想到一个八岁的孩子辩才竟犀利如斯,一时语塞,众人大笑。

十首最短的小古文带译文:详细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那些难以理解的古文(4)

鲁迅故里

张玄之长大后,博学多识,辩才过人,当过太守、吏部尚书、将军等高官,与谢玄齐合称“南北二玄”。

不知道各位文友有何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意见。

本人原创。敬请各位朋友关注“山枫说文化与历史”,投桃报李,本人也肯定会与各位互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