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奠定了计算机的基础(亮计算机利剑展汉文字雄风)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汉字与中国文化”何谓汉字?汉字是由笔画组配而成的具有承载和传递汉文化知识的方形表义表音视觉符号汉字之所以亘古而不变,弥久而长新,是因为汉字蕴藏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大道之理,蕴藏着太极阴阳、一分为二的自然法则这种思维从造字之始就融入汉字的笔画、结构之中汉字的字形结构,字音调值,表义内涵,都具有极其科学的规律汉字目睹了朝代更迭,历数人间往事;汉字承载着中国文化,历尽沧海桑田;汉字传递着中华文明,历程极其辉煌主席(2006)曾经说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汉字与中国文化高峰论坛,就是寻中国文化之“根”,问中华民族之“魂”!就是探讨如何高效率、高品味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文重点论述汉字与计算机的关系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谁奠定了计算机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谁奠定了计算机的基础(亮计算机利剑展汉文字雄风)

谁奠定了计算机的基础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汉字与中国文化”。何谓汉字?汉字是由笔画组配而成的具有承载和传递汉文化知识的方形表义表音视觉符号。汉字之所以亘古而不变,弥久而长新,是因为汉字蕴藏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大道之理,蕴藏着太极阴阳、一分为二的自然法则。这种思维从造字之始就融入汉字的笔画、结构之中。汉字的字形结构,字音调值,表义内涵,都具有极其科学的规律。汉字目睹了朝代更迭,历数人间往事;汉字承载着中国文化,历尽沧海桑田;汉字传递着中华文明,历程极其辉煌。主席(2006)曾经说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汉字与中国文化高峰论坛,就是寻中国文化之“根”,问中华民族之“魂”!就是探讨如何高效率、高品味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文重点论述汉字与计算机的关系。

一、计算机为汉字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20世纪40年代,西方人发明出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只有26个字母键,特别适合于拼音文字,好像与汉字无关。因此有人就妄下断言,说电子计算机将会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是汉语拼音文字的助产士。

如果从“根”上研究,计算机是根据二进制记数法原理研发出来的。而二进制记数法源于中国。请看下面一组符号:。这8个符号是《易经》八卦符,是我国古代伏羲氏创造的。这8个符号是二进制记数法的000、001、010、011、100、101、110、111;是十进制记数法的0、1、2、3、4、5、6、7。西方人正是受到0和1二进制记数法的启发,用8个可以开合的晶体管来组合出许多不同的状态,以表示字符,他们把这称为字节。再后来,他们又做了一些可以处理这些字节的机器,命名为计算机。八位的字节一共可以组合出256(28)种不同的状态,犹如建造了一个可容纳256个座位的“文字小礼堂”。他们把大小写的拉丁字母、标点符号、数字和空格等,分别安排在前127个座位上,这样计算机就可以处理英文信息了,非常方便,效率极高。

中国的科学家们获得计算机后,不是被动地埋怨汉字落后,而是主动开启智慧的大脑,根据汉字的特点,把计算机中两个大于127的字符连在一起表示一个汉字,组合出7000多种不同的状态,犹如把“文字小礼堂”扩大到7000多个座位的“文字中礼堂”,将6763个简化汉字装入其中,这些字覆盖了中国大陆99.75%的使用频率。他们把这种汉字字符集叫作国家标准2312(GB2312)。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采用这个方案,把各自的文字装入“文字中礼堂”。这样一来,各国各地区的计算机在自己的地盘上可以使用了,可是国与国之间、国与地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就出现了乱码现象。再后来,一个叫ISO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了解决信息交流乱码的问题,搞了一个特大的字符集,犹如建造了一个超级“文字大礼堂”,将地球上所有的文字都装了进去,对号入座。如:英文“a”是“0061”号、汉字“中”是“4E2D”号,日文“ぁ”是“3041”号,此号叫计算机内码,或称“区位码”,用此码统一排序,互不交叉。他们把这叫做“UNICODE”,简称 UCS。从此,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都用这个码表,国际间信息编码交流的问题解决了。

汉字进入计算机后,怎样科学、高效地把它调出来使用,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由于计算机内码太难记忆,人们必须给每一个字符另外编一个“输入码”,用“输入码”查找计算机内码,计算机内码读取“字模”。这样一来,许多热爱汉字的人开始研究汉字输入法,出现了以形为主的形码输入法;以音为主的音码输入法;以形音兼顾的形音结合码输入法。如“大”字,可以编成“k”(仓颉码),“gd”(郑码),“dddd”(五笔字型码),“qd”(汉字结构码),“da”(拼音码)等等,形成了所谓“万码奔腾”的局面。计算机不但不是汉字的“掘墓人”, 而且给汉字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使其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二、汉字必须和计算机融为一体才能突显雄风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人们根据输入法使用的难易程度,各自选用适合自己的输入法。老年人多使用笔画输入法;中年人多使用五笔、郑码等形码输入法,台湾人多使用仓颉输入法;年轻人多使用拼音输入法(约占80%以上)。形码输入法操作比较复杂,需要记忆一些特殊的操作方法,使用的人群逐渐减少 ;拼音输入法单纯强调音节,单字重码率太高。由于打字时脑子里首先想的是拼音字母,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对汉字的思维方式,养成了用字先想拼音的习惯。汉字字形在脑子里逐渐淡化而模糊,提笔忘字、倒插笔写字、写错别字的现象频繁出现。有些人一旦想不起字形,就用同音字代替,如:“有木有(有没有)、杯具(悲剧)、神马东西(什么东西)、PFPF(佩服佩服)”等等,还美其名曰“网络语言”。长此下去,汉字就会受到很大的侵蚀,规范地传承汉字、传承中国文化就会受到极大地影响。

实践证明,只单纯地运用汉字的某一特性给汉字编码,都会出现偏差而影响汉字全部特征的显现,自然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不足。

“……我国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又遇到了自身一系列急需解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从现在起还得不到切实的加强,我们在中文信息处理事业中仅有的一些优势,就要迅速失去。而如果一旦这些难题能较及时地得到解决,就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局面。……可以说,编码方案的缺乏优化和规范,现在越来越成了阻碍计算机进一步普及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汉字键盘输入还将一直是我国信息处理的主要输入手段,因此编码的优化和规范就成了刻不容缓的事。”(许嘉璐1996)

问题如此严重,那么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有!只要按照汉字形、音、义的固有特性,用科学的方法思维,用巧妙的手段编程,计算机就特别适合汉字,就像量身定制的一样。

汉字造字之初是图形文字,如画个“”代表山,画个“”代表水,是表义的。每一个汉字都具有一个音节,因此也是表音的。汉字的字形是有层次的,字形结构是由部件组成的,各个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排列是有顺序的,字形中包藏着字理。字音既有声母,又有韵母,而且还有声调,字音中贯通着字义。学习汉字,这些基本元素一项都不能轻视。

汉字结构是汉字平面构图中各部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规则。汉字基础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 汉字功能的最小构字单位。如“氵、又、宀、子” 等。单独成字的部件称独体字。部件和部件通过组配而成的字称合体字。汉字结构可分类为⒈独体、⒉上下、⒊上中下、⒋左右、⒌左中右、⒍上单下双、⒎下单上双、⒏左单右双、⒐右单左双、⒑包围和半包围十大结构。这十大结构分别用计算机键盘上面一排:Q、W、E、R、T、Y、U、I、O、P 十个键代表。把汉字划分为十大结构,等于将所有的汉字化整为零,建立了十个数据库。

汉字笔画是构成汉字楷书字形的最小书写单位,从落笔到收笔叫做一个“笔画”。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构成的,纵横交错,异常复杂。用文字符号表达世界万物,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没想到中华民族的祖先竟然神奇般地用极其简单的“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五种笔画就完成了。真正做到了“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周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智慧,是多么伟大的创举,是多么珍贵的文化瑰宝!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将这五种笔画安排在计算机上 Q、W、E、R、T五个键位上。

汉字的音节构成了汉字的名称。其声母、韵母均衡地分布在计算机键盘上。

汉字的这些基本要素正好和计算机键盘完全吻合,不用丁点改变,犹如上帝预先安排好了似的。所以它既适合西方的文字,无形中又特别适合东方的文字,真可谓中西合璧。

利用计算机键盘操控汉字,极其简单 :

1.汉字识字 :书写不认识的字,即只知形不知音的字,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一笔一画敲击笔画键即可。如:书写“札”字,分别按“Q横、W 竖、E 撇、R 点、T 折”键,“札”字就写出来了。这个方法和传统的写字方法是一样的。优点是让人们规范地书写汉字。如果遇到生僻字,用此法查找既快又准。

2.查找汉字 :查找只知音不知形的字,按照该字的音节敲击字母键即可。如忘记“尴”字怎么写了,直接按其音节“ɡan”,“尴”字就出来了。

3.如何知道字义 :打出任何一个单字后,将光标指向该字,计算机就告诉你该字的读音、结构、使用频率、意思、部首、笔画数、笔顺、词汇等信息,真正做到了“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三字经》)

4.学习常用字 :无论学习什么字,首先确定该字是什么结构,然后输入该字的首笔、次笔和末笔,最后输入该字的音节。也就是说,按照“结构 首笔 次笔 末笔 音节”的方法输入。如输入“李wqwqli”字,其中 w 代表上下结构,q、w、q 分别代表该字的首笔、次笔、末笔,li 是“李”字的音节。这个方法看似麻烦,可这正是识字的正确路径。所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初学识字者,既强调了字形结构,又强调了书写笔顺,同时还强调了读音。

5.输入高频字:认识了字形后,要想快速地将高频字打出来,按照“结构 声母”的方法即可。如还是输入“李wl”字,“w”代表上下结构,“l”是“李”字的声母,两下就打出来了。再如:王qw;高eg;张rz;倒td;品yp;想ux;盼ip、数os;国pg。如果输入“结构 声母”后,还没有打出想要的字,接着输入该字的首笔、次笔、末笔即可。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打字。优点是速度快,重码少,同时兼顾了字形、读音和笔顺。

6.如何知道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如果打出的单字有相对应的繁体字或异体字,在打出该字的同时,计算机自动在“候选状态栏”中告诉你该字的繁体字或异体字,不敲空格键繁体字或异体字不上屏。因为港澳台及华侨多用繁体字,所以使用简化字的人,同时一定要认识繁体字。

7.输入词组或短语:词组或短语的首字是什么结构就进什么库。也就是说,按照“首字结构 各字声母”输入。如输入:“社科联rskl”,r代表首字“社”是左右结构,s、k、l是“社科联”各字的声母,“社科联”出来后,立即联想出全称:“(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心想事成qxxsc;蒸蒸日上ezzrs、祝大会圆满成功izdhymcg。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打字。优点是方法简单,速度特别快,而且兼顾字形和读音。

8.输入传统文化知识:输入优秀诗文,仍按“首字结构 各字声母”输入。如“锄禾日当午tchrdw”,(t代表首字“锄”是左中右结构,chrdw 代表各字声母首字母),输出的结果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再如“《百家姓》qbjx”,(q代表首字“百”是独体结构,bjx是“百家姓”各字的声母)。《百家姓》打出后,马上联想出第一句:“赵钱孙李”。输入“赵钱孙李pzqsl”,出来后立即联想出下一句“周吴郑王”,以此类推,直至全文。这样,《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以及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内容,不用记忆,都能打出来,速度极快。

9.纠错功能:在输入词汇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异读词,将词读错了,也能打出来,计算机马上予以纠正。如将“麻痹大意”读成“麻痹pí大意”了,计算机马上纠正“麻痹大意(mábìdàyì)”。

10.汉字音节:音节是最小的自然语音单位。在汉语里,一般地讲,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输入带声调的音节,直接按音节字母键。如:输入ɡuo,候选框中立即显示出:⒈ɡuō,⒉ɡuó,⒊ɡuǒ,⒋ɡuò,⒌ɡuo,按相对应的数字键,所需音节立即上屏。这个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计算机不能直接打出带声调音节的难题。如果需要用汉字给汉字注音,可使用《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表和韵母表中相对应的汉字,用同样的方法输入即可。如输入“guov”,其中“v”代表“用汉字注音”,输出的结果是:⒈哥窝ˉ,⒉哥窝ˊ,⒊哥窝ˇ,⒋哥窝ˋ,按相对应的数字键,所需汉字注音音节立即上屏。

11.字母词:国际上的字母词不断增加。随着中国国际交流规模的日益扩大,进入中国的字母词也不断增多,对汉语严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造成冲击。英文字母词的“浓缩”,成为表义符号,给人们的理解、认知、记忆带来很大的不便,让人不知所云。本软件在输入字母词后,立即联想出中文所翻译表达的意思。如输入GDP,立即联想出“国内生产总值”;输入 WTO,立即联想出“世界贸易组织”。

三、汉字和世界文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全世界约有6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现已查明的语言有5651种。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印地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俄语、法语、孟加拉语、葡萄牙语等十多种。仅联合国用语就包括英语、俄语、汉语、法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这么多的语言,无论让谁去学,恐怕都难以全部掌握。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让世界各国人都看同一幅画有“山”的图画,相信大家都能看懂。由于汉字是从图画逐步演变成文字的,假如把汉字当作世界通用文字,把各国的文字当作不同的输入法,那么各国人输入自己的文字,打出来的都是相对应的汉字。这样一来,当国与国之间的人交流信息时,只要输入自己的母语,输出的结果都是世界通用文字。国际上统一语言恐怕不可能,统一文字是容易做到的。而汉字可以承担这一重任。“汉字扫盲标准是1500字,认识2000汉字即可看书读报。掌握3500汉字,理工科的大学生即可搞科研。而在英语国家,没有认识2万个词汇别想读报。现在的中国学生,可以读懂2000年前屈原的《楚词》,而英国大学生读300年前莎士比亚的原著则困难重重。”(岩波2015)

2015年8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自己的书法作品《上善若水》,作为生日礼物赠予美国总统奥巴马,并给他讲解了其中博大精深的哲学道理,贤先志士的做人道理,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奥巴马看到短短四个汉字,竟然包含着这么深奥的内容,佩服得五体投地。两位世界级人物,一位韩国人向一位美国人赠送的礼物竟然是中国的书法作品——汉字,多么可爱呀!再举个例子,中美一对不懂对方母语的年轻人交流,美国小伙子输入:“How are you.”中国姑娘的电脑显示:“你好吗。How are you.”姑娘回复 :“我很好,谢谢你。”小伙子的电脑显示:“我很好,谢谢你。I'm fine, thank you.”小伙子输入:“What are you doing today ?”姑娘的电脑显示:“今天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 today ?”姑娘回复:“我想学习英语。”小伙子的电脑显示:“我想学习英语。I want to study English.”小伙子输入:“I want to learn Chinese.”姑娘的电脑显示 :“我想学习汉语。I want to learn Chinese.”大家看,他们虽然都不懂外文,可是他们交流的多好哇。至于读音,就像我国的方言一样,你说广东话,我听不懂。但是你打出的字我能看懂。那么,我们就大力推广普通话吧,让全世界的人除了学习自己的母语外,大家都学汉字,都说汉语,那信息交流就容易多了,那就离世界大同的日子不远了。

打什么字就进什么库,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让汉字永远处于“主角”的地位,让人们的脑子里牢牢记住汉字的字形,同时记住字音,而且还强调书写笔顺。这既综合运用了汉字的各种特性,又突出选取了汉字最简单的特征。将汉字、汉语和计算机融为一体,将中国文化和计算机融为一体,将汉字和世界文化融为一体,把计算机当成手中之笔,就能改变计算机只是打字机的历史,就能使计算机变成优秀的学习机,快速的打字机、智能的翻译机、灵活的信息处理机。用户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就可随心所欲、轻松自如地操控机器为我服务。而这一切都是那么简单,无需死记硬背。在高科技、信息化、互联网的今天,学习汉字,普及汉语,让汉字、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已经不会像过去那么困难了。这犹如行路,将过去乘坐的牛车改乘为现在的飞机,日行几千里,轻松笑谈中!

结语

汉字是内存道德性灵的天人之学,它包容自然、生命的社会之道,直逼宇宙、生命的实在,洞察天人相通的密码,可谓亘古未有、举世无双的大智大慧。这种大智大慧的东方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汇中,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愈显其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也是未来人类社会走向大同的法宝!

这不是幻想,而是现实。我们用最大的努力在茫茫的书海里苦苦寻觅,在众多的人群中虚心请教,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我们将所有的汉字逐字解剖,按不同的规则反复分类,从各种角度对比试验,足足研究了15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们相信,辛勤的汗水是不会白流的。我们终于研发成功了,终于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赵功德2006)。

(作者简介: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教授协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自汇河科技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信息: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学术活动资助项目。)

(本文参考文献请参阅《汉字文化》2015年第5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