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谋略详解(兵书圣典孙子兵法经典谋略细讲)

孙子,即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因著《孙子兵法》而闻名后世。春秋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家的人如过江之鲫。然而,兵家之所以称得上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主要是由于有孙子其人。

孙子兵法谋略详解(兵书圣典孙子兵法经典谋略细讲)(1)

可以说《孙子兵法》充满了谋略,我们也可以取其精华,将其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知人论世,与人相处。

孙子兵法谋略详解(兵书圣典孙子兵法经典谋略细讲)(2)

1.【原文】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孙子兵法·九变篇》)

【今译】将帅有五种弱点是致命的:只知道死拼硬打,就有可能被诱杀;只顾贪生活命,就有可能被俘虏;性情暴烈、急躁易怒,就有可能被敌人的侮辱激怒而中计;廉洁好名,就有可能被流言中伤而落入圈套;过分溺爱民众,就有可能因烦恼而陷于被动。

【兵法札记】“将有五危”从思想水平和性格特征方面,强调了将帅素质的重要性。致敌必死,保己必生,刚烈不屈,廉洁爱民,就是为将帅者的基本特征,但如若走向片面,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相机变通,而是感情用事、缺乏理性思考,就会招致覆军杀将的厄运。

孙子兵法谋略详解(兵书圣典孙子兵法经典谋略细讲)(3)

2. 【原文】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孙子兵法·地形篇》)

【今译】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不致困窘。

【兵法札记】孙子在讨论“知胜之道”时,认为贤能的将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不仅要了解敌人,还要了解自己;不仅要懂得天时,还要懂得地利。也就是说,必须把敌我双方的情况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战役决心,选择好战役的突击方向,这样的“知兵者”才能“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他打起仗来绝不会感到迷惑,他采取的作战措施一定会变化无穷而不困窘。

孙子兵法谋略详解(兵书圣典孙子兵法经典谋略细讲)(4)

3. 【原文】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孙子兵法·九地篇》)

【今译】主持军政大事,要做到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

【兵法札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是孙子关于将帅性格修养的一句深富哲理的名言,其中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静,即沉着冷静。而且也不是一般的沉静,必须达到幽深莫测的程度。幽之静是一种深思熟虑与机智诡诈的“混合物”,是一种深沉、稳重、老练、机警的表现,表面上看寒若冰霜、冷凝如铁,实际上,却翻江倒海、激情澎湃,乍一看古板僵化,实质上聪明、睿智、机警之极。正,即严正,严正是严肃军纪,从严治军。

战争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同时又是以整体的实力、系统的合力制敌的过程,还取决于民心的向背等等。所以,严格的纪律,是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一切文明之师,胜利之师,也必是军纪严明之师,没有严格的纪律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是不可能打胜仗的。但是,严格的纪律与指挥员的威严是分不开的,有威则令出必行,无威则有令不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