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厕所是怎么样的(古代人如何上厕所)

古代上厕所是怎么样的(古代人如何上厕所)(1)

相传魏晋时有一个富豪,名叫石崇。他家的厕所布置得富丽堂皇,好像殿阁闺房,帷幕用红色的刺绣锦缎,褥垫为绿色的绣花丝绸,里面还点起了沉香一类名贵香药,漆箱里盛有塞鼻孔的干枣,又将锦囊作为草纸,并准备了华丽新衣裳,供客人更换,厕所两旁有10多名漂亮的侍女,手捧描金的漆盘,盘里是洗手用的水,琉璃碗里装着“澡豆”(洗手用的香皂),以迎接上厕所的客人。

当然,这样豪华的厕所,在封建社会,只是极少数统治阶级的“超级享受”,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但它却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我国古代人民早已注意到粪尿等排泄物的卫生处理了。

厕所的设计建造是否合理,处理粪便是否及时得法,与环境卫生有着非常密切关系。

《说文解字》说:“厕,清也。”可见厕所必须保持清洁,古人把厕所称为“圊”,也是这个意思。猪圈也称“厕”,《汉书载》:“厕中豕群出”。正因为厕所为人畜排泄物的暂时贮存地,可说是最脏的地方,更应该经常打扫。

古代上厕所是怎么样的(古代人如何上厕所)(2)

周代,宫廷里就有人负责管理和打扫厕所。《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清洁),去其恶臭”。有人解释:“匽,路厕也。”说明周代的宫内,已经出现路旁的公共厕所了。

自汉代起,城市里也建立了公共厕所,当时称为“都厕”。这对改善城市的卫生环境,方便人民的生活,有重要意义。从出土的汉代厕所模型(随葬的明器)来分析,其设计是合理的,造型是复杂的。当时为了不使厕所污水外流,且使用时雅观,其入口处建造得稍高,有四级台阶。厕所的通风也相当良好。

古代个人用的便器,有“行清”和“虎子”两种。“行清”即大便用的厕所或马桶一类便器,小便用的叫“虎子”,现代称为“夜壶”。

据各地出土的“虎子”实物来看,造型讲究,质地以白瓷、青瓷为多。古书记载,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和明代的奸臣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用的“虎子”,用七宝嵌金制成。秦汉时期,封建的最高统治者——国君,还设专门称为“侍中”的官吏,负责管理皇上的轿子、衣服,甚至唾盂、马桶、夜壶之类卫生用具。

古代上厕所是怎么样的(古代人如何上厕所)(3)

宋代《陈旉农书》记载,农村的厕所采用砖砌的深池。凡是扫除的泥土和簸扬的糠秕,或者干枯的落叶,通通堆起来,烧成灰,拌和粪汁,存放一段时间,然后筛去瓦片和石子,作为肥料。粪便经过发酵产生高温,可以杀灭病菌。这种和生产相结合的处置粪便的措施沿袭了上千年,至今仍在农村广泛使用着。

南宋以后,我国经济中心南移,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促使科学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城市出现各种专门以某种职业为谋生手段的手工工人,并且分工越来越细。据《梦梁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既有打扫街道、搬运垃圾的清洁工,也有专门收集残羹剩饭,当时称为“倒泔脚”的劳动者。临安城里人口多,居住拥挤,居民住房少,没有家用厕所,当时就出现了以清除粪便为职业的清洁工,称为“倾脚头”(倒马桶)。这些终年辛勤的劳动者,为古代城市的整洁贡献了他们的汗水 。

来源:赵友琴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