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名师团(新东方李牧人变态)

新东方在线名师团(新东方李牧人变态)(1)

■人物介绍 李牧人,1987年生于湖南。2009年进入北京新东方;2010年7月开始任新东方中学部初中项目非应试英语项目主管;2013年3月起担任初中项目高级项目主管;2014年6月起,任初中项目经理;2015年6月,开始担任北京新东方中学部助理总监;2016年11月至今,担任少儿部总监。

2019年教师节,新东方进行了“新东方 老师好”的品牌升级。这一天,新东方再度为好老师下定义:学识深厚,功底好;快乐励志,学风好;用心负责,服务好。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称,如今新东方已进入“后名师时代”,新东方希望每个老师都能成为好老师。在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回归教育的原点,重师资,抓教学。

数年来,新东方这艘航空母舰,已经孕育出无数名师。他们有着共同的标签:理想、实用主义、极富热情、能力出众……即便有些人离开,有些人升入高管,但新东方精神仍旧发挥着余温,影响和改变着一群人。

李牧人是新东方名师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大学时代进入新东方,追随新东方精神,并将此作为信仰传承。从老师到培训师到高管,她就像一艘小快艇,从北京新东方中学部(原为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到新东方少儿部(原为北京新东方泡泡少儿部),带领着团队持续奔跑。

在李牧人身上,你很难看到困惑。学生形容她,逻辑性强、极其自律、永远积极正能量,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影响她、打败她。“丧没有任何的回报,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些年来,面对问题,李牧人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找原因、想办法、往前冲。

名师是被“训练”出来的

“我是被俞老师吸引过来的。”

十年前,还是北京理工大学大二学生的李牧人没有想到,如果没有逃掉合唱比赛训练去听俞敏洪讲座,人生坐标或许与新东方失之交臂。

那一天,北京理工大学礼堂座无虚席。台上,俞敏洪“开门受徒”,谈创业经历、谈新东方精神、谈教育理想。彼时,新东方已是无数大学生心中的乌托邦,在那里充满着理想与机会的交叠,只要付诸努力,便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些无一不击中坐在台下的李牧人。正值青春热血,满怀抱负,想要通过一己之力实现和改变什么。

几个月后,李牧人来到北京新东方中学部位于中关村的校区,人生以此为分水岭,她开始踏上通往教育领域的快车道。因为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值得称道的教学成果,李牧人很快成长为新东方名师中的一员。并在短短四年内,从实习生成长为北京新东方中学部初中项目高级项目主管。

旁人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晋升路径,对李牧人来说,是长久的外修内练而成。

教学是第一关。新东方的老师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能力,还要善于把握课堂节奏,打点鸡血、不时抖机灵讲个段子,把跑神的学生拉回课堂。

“讲台上,我外向、热情、有能量,但我内心是非常腼腆的。”李牧人自称是天赋不足,是努力型选手。极具挑战的转变不仅需要外在强有力的教师培养体系做支撑,还需要内在坚定持久的动力。

为了实现自我突破,李牧人每天备课背到凌晨两三点。拿着教案、对着镜子练习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十遍、二十遍、三十遍……直到能够完整地顺下来。“不再去想如何衔接,而是做到自然而然的过渡,讲出来的课是还能听的课。”

新东方的老师有一个传统——写逐字稿。之所以这么要求,是为了更精准地把控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所有说的话,以及在哪些地方要做停顿、甚至咽一口唾沫都要设计出来,并落实在笔头。”李牧人回忆。

在一定时期内,段子是新东方老师的标配。害羞内向的李牧人哪比得了那些信手拈来的老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她试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插科打诨式地传递给学生。

在李牧人的课堂上,学渣变学神的故事层出不穷。在她眼里,这样的“传说”代入感很强,可以定义为段子,也可以定义为激励。“段子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手段,本质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听课质量。”

这段努力也让李牧人有了不小的收获。最直接反映在她课程的火爆程度上。据她的学生、牛津大学博士吴承宽回忆:牧人老师当时的课是新东方最抢手的热门课之一,她的VIP课要提前1年才能报上。

同时,因为出色的绩效表现,加上不凡的学习能力,李牧人开始参与中学英语教研,共享摸索出来教学经验,带着其他老师一起跑。这一次,也成为李牧人职业生涯的一大转折点。

新东方在线名师团(新东方李牧人变态)(2)

“新东方的老师都疯了”

2011年前后,北京新东方中学部(原为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时任中学部项目高级主管的朱宇提出的50元低价班入口班打法,帮助中学部进一步打开北京市场。生源“抢”了下来,如何将这些学生继续留下来?续班率成为北京新东方中学部需要破解的下一个难题。

彼时,专注教研的李牧人也在思考,如何能够让自己班的学生家长愿意续班。她的眼里,续班率才是衡量课堂好坏的重要参考。“光是课堂的体验还不够,除了这些,还要让家长、孩子看到实实在在的改变,包括分数的提高、学习行为的改变、学习兴趣的提升等等。”

基于此,李牧人摸索并总结出了一套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方法论——教学七步法,即“进门测、授新课、课堂落实、查缺补漏、堵门考、课后落实、结果公示”。

“简简单单的21个字,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近乎’变态’。”李牧人举例,如进门测,是一个杠杆,撬动学生对课程及考试的重视。

进门测考题的设计也十分讲究,主要考查上节课学到的全部知识点。“如果上节课学了100个单词,进门测只考查10个,会让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只有考查全部的内容,学生回到家才会认认真真复习,才会有进步。”

至此,从李牧人的班级开始,进门测成为课堂“第一餐”。新课程开始前,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将上一节课的所学全部“默写”出来,有时是几百个单词、有时是一篇作文。“时间的规定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熟练度,倒逼孩子充分理解,把知识牢牢记在心里。”

“而这反映在课后,就是家长会看到孩子像变了一个人,每天都花时间埋头背单词、捋思路。给到家长的感受就是孩子愿意学。而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提升,就会更加主动投入。”

在李牧人看来,七步法是基于研究学生心理、学生认知、学习行为所得出来的一套教学闭环,老师从关注课程讲授,完全转变为关注孩子听课、听懂、理解、运用、掌握的一系列关键节点。在课上、课后有效管理孩子的时间,激发孩子的学习意识、构建学习方法,塑造学习习惯。孩子学习的状态让家长感受到他们的变化,不吝啬于对孩子行为的认可与鼓励,进而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取得好效果。

“孩子也都有惰性。”李牧人回忆,当时她团队每一位老师的手机里,都设置有几十个闹铃,对应班级里相应的目标学生。闹铃一响,学生就收到老师的电话提醒——该学习了啊!”

“外人眼里,新东方的老师疯了,魔怔了!”这种最初由老师驱动学生的形式,逐渐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最终反映在数字上,就是学生成绩提高了。家长依托于我们,信赖于我们。绩效也变得更好看。”李牧人说。

随着教学七步法在北京新东方中学部逐步推广,这为新东方的续班率改革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数据显示,2014年开始,续班率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2016年, 由于“七步法”使得北京新东方中学部整体教学效果上了一个台阶,中学团队凭此获得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业务创新奖”。

2015年底,北京新东方中学部开始进行门店经验策略改革。“教学七步法”的精髓,最终也被运用进来。“作为招生的最前端,顾问老师不仅仅要把学生吸引过来,还要在前期把学业规划做好。从顾问到助教、老师、班主任,所有的行为都指向学生能力提升。”这样一种前端到后端的行为驱动,在当年k12教育行业属创新之举。

因为出色的业绩表现,帮助新东方进一步打开了在北京的K12市场。同时,李牧人的“教学七步法”,也为其他k12机构的改革提供思路,不少机构“五步法”“九步法”,也是受李牧人“教学七步法”的启发。“我还记得当时去开行业峰会,一些同行纷纷感叹‘太变态了’。”李牧人说。

新东方在线名师团(新东方李牧人变态)(3)

“做一个勇猛精进的人”

要么混吃等死,要么勇猛精进,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让李牧人趋向做后一种人,她的成长轨迹也证明,她在工作上追求完美,是个努力起来有点疯狂的人。

“少儿部有几千个教师群,对应各个班级,每个群牧人老师都在。”新东方少儿部总监助理韩宬认为,李牧人是个关注细节、凡事尽善尽美的领导。“她常常一个群一个群地看老师反馈,找问题找改进办法,以便更好规范教学行为、推进教研。”

李牧人常常跟同事分享四个字——“勇猛精进”。在一次新东方内部分享中,她坦言,勇猛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但凡有了问题我要去勇猛的解决这个问题; 精进是一个动作,每当我被吐槽被指责的时候一定是有提升空间的,我一定要把被吐槽的这件事情做到最好。“在新东方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终于明白了这四个字,也做好了这四个字。”

韩宬眼里,李牧人是个接地气的领导。“她的任何决策都最先关注可行性。即便在具体执行时出现问题,她也会帮你理清方向,一点点克服,让你有方向感。”

去年少儿部的增速放缓,远远未达李牧人的预期。作为少儿部总监,李牧人便带着团队复盘找原因。“过去一年,我感觉自己完全陷在业务里,导致自我进步很小,团队进步也小。”

提起这段经历,李牧人觉得遗憾。2016年11月,李牧人担任新东方少儿部总监,负责新东方少儿部业务。当时她认为,团队女性居多,与北京新东方中学部完全不同,因此不能那么猛,要有柔和的一面。这导致在一些事情上更多的是过于同理心的容忍,以至于在“人”这件事上失去了最好的改革时期。

李牧人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矫枉过正。“我告诉团队,这一年我会非常变态,变态是让新东方少儿部在行业更有价值,你们在市场上更有价值。对他们而言,是我管理方式的转变;对我而言,是重新做回了自己。”话音未落,这位85后管理者爽朗地笑了。

她认为工作团队最佳的状态就是,彼此默契、又不失标准地提出要求,一起往前冲。这样一种思维模式被不少人直呼“十分男性化”。李牧人却认为,工作上的思维方式是以结果导向。出现问题就要拆分路径,通过结果来反推设计的路径,通过这个路径适配现有的资源,最后根据这个资源和路径来查漏补缺。“结果导向,路径拆分,查漏补缺都是我在新东方总结学习到的方法。别矫情,别抱怨,只要你想解决,就一定能解决。”

李牧人在新东方的成长史,就像是《The Devil Wears Prada》中的Andy蜕变史。只不过,李牧人没有如Andy一样,最终放弃所从事的时尚行业,而是活成了另一个Miranda——充满活力、工作能力出众,敏锐又完美,热爱所从事的行业。

电影里面的女主编Miranda是职业女性的标杆。“别人都既害怕她又敬重她,是她自己具备了’超能力‘。”李牧人希望在拥有专业度的基础上,领导团队时有着审慎、包容的能力。“我羡慕这种状态,也是自己想要努力成为的样子。”

■同题问答

新京报:过去一段时间,有没有让你感到艰难的时刻?

李牧人:2017年,在线教育机构野蛮生长。当时有几位店长被挖走,那段时期确实有点难。当时我在办公室里养了金鱼,鱼每一天死一条。我就想完了,又有人要离开。

这段经历也让我反思,培养储备速度不够快,局布的不够好。所以现在会花很多时间和经历放在培养人身上。

新京报:未来,你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有什么期待?

李牧人: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好老师。好的老师从孩子的格局、习惯、思维方式上有巨大的影响。在一些教育资源不那么充分的地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把好的老师资源投射到更需要的地方。

也希望,教育机构的老师,能够与公立校的老师互为补充,同频共振。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拓宽边界。

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校对 吴兴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