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知耻而后勇,知弱方能图强!

视野切入近代历史,中国人不应该、也绝不能忘记的耻辱,必然有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永远的痛,也是改变了之后近百年的国际政治格局。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为雪前耻,我辈唯有砥砺前行,自强不息!


两次鸦片战争,使得清朝被迫打开国门,天朝上国的美梦就此破灭。清政府也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奋起向西方学习,历经30年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场以自救为目的洋务运动未能挽救清朝的颓势,一场甲午战争完全暴露了清政府的种种问题。西方各国对清朝战败,先是惊诧,进而看破了清朝的外强中干,对清朝的态度也在各个方面暴露出来,扎心!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1)

▲ 1894年9月29日 巨人杀手日本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2)

▲ 1894年10月20日 小阿希与蝴蝶蜂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3)

▲ 令人同情的申诉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4)

▲ 1895年4月27日

清朝商店里的日本胜利者说:“喂,你这猪脑袋猪尾巴的老家伙,打开你的店铺,钥匙交给我!”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5)

▲ 1895年5月4日

约翰牛袖手旁观俄国:“他要把这些都拿走吗!”约翰牛:“这个……游戏很公平,我觉得没必要介入。”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6)

▲ 1895年10月12日

“好狗狗!”索尔兹伯里侯爵:“真是条有用的狗——我还会再用它的!”“无法形容的那个人”(墙那边):“哦,天啊!”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7)

▲ 忙于制作白旗的清兵

两个甲子过去了,但甲午伤痛至今还在隐隐作痛,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辈唯有砥砺前行,自强不息!

相关推荐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8)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甲午》赵省伟 编 /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定价:168.00元

  • 内容简介:

本书取材于法国《全球画报》《画刊》等画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笨拙》,以及日本《日清战争写真图》。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画刊》《世界画报》等法国画报,是世界上最早一批以图像为主体内容的期刊。书中 5万余字特约记者的现场报道、100余张罕见版画为国内首次出版。

英国《伦敦新闻画报》创刊于1842年,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像为主体内容的报纸,仅在1857—1901年间,就刊登了上千张与中国有关的图片和几十万字的新闻报道。《笨拙》创刊于1841年,是英国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幽默报纸。它是传统的卡通画向连环画过渡的重要桥梁,直接影响了中国首份幽默刊物《论语》的创办。

日本《日清战争写真图》是唯一一本用照片系统记录中日甲午战争进程的摄影集,其作者是日本皇家摄影师、随军记者小川一真。

清朝辫子在西方漫画中的形象(西方漫画中的晚清)(9)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

赵省伟 编 /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定价:228.00元

  • 内容简介:

本书取材于法国《画刊》《世界画报》、英国《图片报》、意大利《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

《画刊》《世界画报》等法国画报创刊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上最早一批以图像为主体内容的期刊。该部分10余万字特约记者现场报道及近260张稀见版画为国内首次出版。

《图片报》创刊于1869年,收录众多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幅单页和对开版画,因而成为全球画报界的翘楚。

《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意大利彩色画报创刊于19世纪90年代,是目前罕有的可以与法国彩色画报相媲美的涉及中国题材的画报。填补了中国早期影像历史的诸多空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出版价值。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