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发展现状 暨南大学成功举办2022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

2022年12月23-25日,202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科学一处的大力支持。大会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近600位知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会。会议期间视频直播访问量高达3万余人次,其中近万人次观看开幕式并听取大会特邀报告。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研究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分会主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教授,暨南大学副校长张宏教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工程科学一处陈龙飞主任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组委会主席、我校国际能源学院副院长王卫良教授主持。

工程热力学发展现状 暨南大学成功举办2022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1)

(开幕式)

开幕式上,金红光院士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致辞。金红光表示,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正处于能源变革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本次会议将聚焦双碳目标下的能量转化和低碳技术创新,开拓新方向,明确新路线,有序推动双碳目标,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杨勇平介绍了工程热力学及能源利用领域的发展前景,期待本次大会能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开辟学科新方向,共同促进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张宏介绍了暨南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国际能源学院的建设情况,希望借此次大会推动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携手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新体系贡献力量。刘吉臻介绍了暨南大学能源电力研究中心的发展现状,强调聚焦新能源高效转换,开展融合性科学研究和学科交叉。陈龙飞作了2022年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基金资助与工作情况的报告,介绍了基金资助政策及项目申报、项目资助等情况,解读了最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方案,为基金项目申请提供了方向指引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邀请到了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天津大学杨昭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高波研究员和暨南大学王卫良教授,并分别做了题为《学科交叉融合突破储能挑战》《新一代低温室效应逆循环工质泄漏燃爆及惰化机制研究进展》《新国际单位制框架下低温区热力学温度测量研究进展》和《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热力系统状态重构理论及其应用探索》的大会特邀报告。

学术年会围绕热力系统循环,基础热力学,可再生能源、脱碳、储能,热泵与制冷空调,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材料热物性6个专题,设置了14个分会场,宣读了12个专题邀请报告,191篇论文进行了口头报告,134篇论文进行了展报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环节,共计1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了口头进展汇报及展报交流。基金汇报会场主持人与专家对进展报告做了精彩点评,参会代表通过现场问答的方式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来源:暨南大学新闻网

头条号编辑:赖子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