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1)

【“杨森武评三国”第26评】高智商低情商的三国谋士:不作死就不会死‖老家许昌文‖杨森武

(欲欣赏“杨森武评三国”第25评“年近六旬的三国大将,英勇无敌,连关羽都没胜他”,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年近六旬的三国大将,英勇无敌,连关羽都没胜他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一次大战,这一战,使曹操基本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决定这次战役胜利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如果少了许攸这个人物,那曹操和袁绍谁胜谁负,也很难说了。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是曹操的发小。汉灵帝时,曾参与冀州牧王芬、沛国周旌等人的废帝活动,并拉拢曹操参与,被曹操拒绝;事败后逃亡。五年后,随袁绍到冀州,成为袁的谋士。

冀州是华夏九州之一,治所在今衡水市一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袁绍取得冀州后,又灭了公孙瓒,占领了幽燕之地,势力大增。

袁绍拥兵数十万,文有郭图、田丰、许攸等;武有颜良、文丑、张郃等。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有了这些硬件,袁绍便想南下,消灭曹操,一统华夏北方。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开始了决战。

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2)

官渡之战的双方兵力,对比十分悬殊,曹军三万,袁军十二万。

在白马,曹操就感叹地说:“河北人马,何其雄壮!”在这种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曹操不愧为英雄,毫不畏惧,志在必胜。

出兵前,郭嘉就提出了十胜十败论,说曹操必胜,袁绍必败,坚定了曹操的战斗决心。但是,两军相逢,决出胜负,有很多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袁军的失败,就败在了许攸这颗棋子上。

两军战斗的相持阶段,曹军处于弱势,军力渐乏,粮包不济。许攸向袁绍献计说:“曹操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许昌可拔,曹操可擒。今曹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分两路击之。”

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3)

许攸出此之计,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突袭许都,可以和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可以处于主动地位;曹操一旦丢失了许都,在官渡就会不战自乱,被袁绍围而歼之。可惜这个计谋,袁绍却不采纳,说:以我之实力,马上就可以围歼曹军,何必再分兵?许攸碰了一鼻子灰。

这时,从冀州传来消息,说许攸的子侄贪赃枉法,被申配收监。袁绍听了大怒,责骂许攸说:你家贪赃枉法,今又出此计,必是害我。你和曹操自幼交好,难道你想当内应吗?骂得许攸狼狈不堪。

许攸回到自己的营寨,思来想去,觉得再跟着袁绍毫无出路,当夜便偷偷出营,去投靠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降,当时正就寝,高兴地连鞋也顾不上穿,忙出来迎接。

二人本是好友,见面很是亲热。曹操问有何妙计破袁?许攸向曹操出卖了全部情报,又献计说:袁军辎重粮草都屯集在乌巢,如果派一支军队,假扮成袁军,到了乌巢突然袭击,烧掉粮草辎重,袁军就会不打自乱;然后再决战,一定大破袁绍。

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4)

曹操听从了许攸的计谋,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夜袭了乌巢,火烧了袁军的辎重和粮草,最后袁军大败于官渡,退回了冀州。

过了些时日,袁绍死,曹操乘胜领兵攻击冀州,许攸又献计:决漳河之水灌城。曹操依计而行。城内水深二尺,加上粮尽,冀州被攻破。

曹操占据了冀州,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许攸。可是许攸这个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曹军进城时,他纵马上前,指着城门,对曹操说:“阿瞒,没有我许攸,你能进得了此门吗?”曹操听了大笑。随行众将见许攸呼叫丞相的小名,都愤愤不平;在庆功的宴会上,他同样呼叫曹操的小名,夸耀自己的作用。

曹操是文雅之士,肚量大,任他这样大呼小叫。可曹操容他,别人却不容。有一天,在城东门,正碰到许褚走马过来,许攸喊叫许褚,大声说:“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

许褚说:“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许攸骂道:“汝等皆匹夫尔,何足道哉!”许褚大怒,一剑将他砍死。

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5)

据《三国志·崔琰传》记载:“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意思是说,因为他们以为是故旧而无礼被曹操杀死。其实曹操不可能仅因为这个就杀死他们,孔融之死另有原因;许攸之死,是撞在了许褚的枪口上了,谁叫他在猛将面前狂悖无礼呢?

难怪许褚提着许攸的头来见曹操,说许攸无礼,“某杀之矣!”曹操只是深责许褚,并没有处罚他。也可能许褚杀了许攸,正合了自己的心思。

许攸之死,是古代读书人的共通毛病所造成的。他们恃才傲物,狂悖不羁,看不起别人,总以为自己如何了不得,而且贪婪成性,在生死和利益面前,很容易出卖灵魂和人格。

首先,许攸的政治品质很恶劣。

许攸跟随袁绍多年,在冀州的政治地位较高,但他却以权谋私,滥收民间财物,又纵容子侄辈“多课税,钱粮入己”,算是个贪官。就这样,袁绍还是任用他。因为袁绍不听他的建议和在冀州的子侄辈被收监,他就心生怨恨,变节当了叛徒,投降了曹操。

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6)

进了曹营后,许攸出卖情报,并策划了致袁军于死地的夜袭乌巢的计划。应该说袁军这座堡垒,不是被曹操攻破的,而是被许攸这个叛徒攻破的,可见叛徒的嘴脸是何等的可恶。

其次,许攸不仁不义,残忍自私。

许攸如果不当叛徒,袁绍即使不重用他,也不至于杀死子侄辈;如果投降了曹操,在冀州的妻室儿女子侄性命绝对不保,但他宁肯家族被灭,也要去当叛徒,可见其人性之泯灭。你说他该杀不该杀?

最后,导致许攸被杀的主要原因,是他不知礼法,不懂得领袖与权威的关系学。

维护领袖的威信,是任何政治集团所遵循的原则之一。汉朝初建时,跟随刘邦造反的一帮子发小和朋友,也是不知礼仪,在朝政议事和集体活动中大呼小叫,礼数全无,搞得刘邦很是头疼。

有个前朝的叔孙通,对刘邦说,让我来制定一套朝廷礼仪制度,这帮人就对您俯首帖耳了。于是他将秦朝的礼仪制度搬了过来,这一来,朝拜、奏事、议政、颁布圣旨等,按制进行。

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7)

于是,皇帝高高在上,群臣俯伏在下,朝议肃然,无人再敢喧哗。刘邦高兴地说:“我今天才体会到当皇帝的味道!”

同时的三国时期,蜀国的马超初投刘备,对刘备也是不讲礼数,颇不敬畏。于是关羽和张飞,在刘备议事时,二人很严肃地立于刘备身后,终日不倦。马超见了,从此以后对刘备毕恭毕敬。

大汉四百年天下,这套礼仪制度早已深入人心,但在许攸的眼里,却不当回事。他和曹操是发小,知根知底,个人关系很好。随着各人地位的变化,他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新的人际关系,而不能不分场合,不分地点,随意呼叫曹操的小名,这岂不是在老虎嘴边拔须?曹操再有肚量,可以容忍他的无礼,但忍让也有个限度。因为他的“恃旧不虔”,碰到了许褚这个莽夫,不死才怪呢!

许攸之死的真实原因 著名谋士许攸之死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8)

【作者简介】杨森武,湖北人,毕业于华中师大中文系,就职许昌,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百里碑》,短篇小说集《口碑》、《戏神》等。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