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十大悖论(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

【定律释义】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被煮熟。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管理学十大悖论(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1)

这就是著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高明之举。

“温水煮青蛙”的例子,常被人们提及。从哲学原理的角度看,它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对渐变的适应性会使人失去戒备,在安逸的环境中人容易放松警惕,在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里,如果我们不能敏锐地察觉到外界的变化,迅速调整自己的应对姿态,而是安于现状,最终必然会被时代抛弃。

管理学十大悖论(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2)

不过,人与青蛙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别。人是高级动物,有思想,会思维。青蛙在逐渐加温的水中是无知的,而人在蚕食环境时是有知的,即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这一点就很重要。如果人能接受教训,知错改错,否则,还不如青蛙,因为青蛙是无知的,不知者无罪;人是有知地,明知而故犯,耻也。

所以不能满足眼前的小利益,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解决问题,最终才能实现更大的突破。

管理学十大悖论(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3)

在营销业务中,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产品或者建议很不容易,我们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最佳的方式就是从对方容易接受的一点开始,慢慢说服对方。“温水煮青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交际场合运用好这个原理必能如鱼得水,增加自己的制胜砝码。

相反,在工作中总是有那么些人,他们对现状非常的满足。有周末,有假期,每个月在某个固定时间有固定工资打到上,偶尔还有点奖金贴补家用。工作勤奋或者偷懒,结果都是一个样,每天潇洒地上班,候着钟点下班,十年如一日,根本会想到什么充电,什么提高,完全没有危机意识。

但是突然有一天,单位改革了,新人“很快”就要取代“旧人”,那些懂得上进的人姑且还有一席之地,但享受惯了安的人却适应不了快节奏,多年的懒惰让他们的工作能力没有半点提高。危机已经到来,他们才意识到该努力,但已经晚了。

温水煮青蛙效应不过是要提醒人们时刻存有危机感,不要贪图安逸享乐。

温水煮青蛙这个实验出名之后,有人以追根究底的精神认真地重复了这个实验,并且发出声明:“温水煮青蛙的实验是的,我们都被骗了!”

管理学十大悖论(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4)

先让我们回顾过往历史中有关“温水煮青蛙”的几个实验吧。

1869年,德国科学家格尔茨在寻找“灵魂”这个东西时,设计了一个实验。把切掉了大脑的青蛙放在冷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被煮死在里面了;而把正常的青蛙也做同样处理后,青蛙会试图跳出来。格尔茨在实验中,将水温从 17.5℃加热到了56℃,平均每分钟升温 3.8℃。

1872年,亨滋曼通过实验宣布,如果加热的速率足够低,青蛙并没有跳出来的打算。亨滋曼在实验中用了90分钟的时间把水从21℃加热到了37.5℃,平均每分钟升温不到0.2℃。

此后,奥克拉荷马大学的动物学教授霍奇森也做了这个实验,他选定的加热速率是每分钟1.1℃。霍奇森发现,到了一定温度以后,青蛙会开始躁动不安,试图逃离这个环境。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同样做了这个实验。科研人员把青蛙放入装冷水的容器中后开始加热,青蛙开始时因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终被煮死在热水中。

2014年3月,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郑宇等四名学生专门做了这一实验。他们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20℃的水,将虎纹蛙放置其中加热,当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时,发现青蛙会从水中跳出来,而不是我们熟知的一直被煮死在水里。

多次的实验表明,当烧杯中的盛水量为440 毫升时,青蛙跳出时水的平均温度为30 ℃;而当烧杯中的盛水量为800 毫升时,青蛙跳出时水的平均温度为32.8℃。在盛水量不同的情况下,青蛙在水中能忍耐的温度也略有差异,但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逃离。

新的实验结果是,被放到烫水中的青蛙还不待反应,就已经被烫死了。而放在逐渐加热的凉水中的青蛙,却会在水温超)自己承受能力的时候往外跳出逃生。不管在锅里放了多少只青蛙,没有一只是被活活煮死的,它们都知道在水过烫时去逃命。

理论被推翻,人们都觉得受到了欺骗。青蛙根本没有我们一直以为的那样傻,那么人呢?温水里的青蛙未必会贪图安逸而忘了生存的本能,烫水里的青蛙也不一定有那么机敏,能够在突如其来的意外面前逃脱。

管理学十大悖论(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5)

“温水煮青蛙”的实验不难做,但所有的人宁肯直接引用“温水煮青蛙”的典故去论证从量变到质变的顺理成章,也不愿意去做任何一点质疑,包括我自己,至少在听到这个故事以前,我和人们一起认为,青蛙就是那么蠢。

“温水煮青蛙”的后续故事让我思索了很久。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弊端呢?谎言重复一千遍,所有的人都认为谎言是真理,而与谎言不一样的说法就是荒谬绝伦。或者,几个人凑到一起,为某个说法到底是真理还是谎言论战得面红耳赤,却没有一个人去实验,让事实说话。人们觉得做实验是浪费时间,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而无聊地无休止地争论却是一种享受。

这也说明懂得理性思考是何等的重要。同时要记住,即便所有人都认同并且经常说的道理,也可能是错的。那些被社会普遍认定的真理,也可能是谎言。凡事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调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