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当中贴年画的时间(糊棚糊墙贴年画和贴春联)

一年当中贴年画的时间(糊棚糊墙贴年画和贴春联)(1)

糊着报纸的土墙

【作者:王阔海】

在东北部农村,除了新盖的公社家属房外,连供应户们也都住在土房子里。从解放前大商人那里收过来的房子也是以土坯为主,只是在窗子四周和门框四周以及锅台面上加上一些高档的青砖。那些在门窗四周的,颇像姑娘们的褶皱衣领,装饰效果明显。但锅台上的青砖,抹上一层碱土泥,平平整整地,切菜时菜板子也不会乱晃当。

住土房就得盘土炕,只要是土炕就会有走烟不畅的时候,有些是因为设计、施工问题,有些是长年累月没有掏炕洞的灰而堵住了,也有些是老鼠干的坏事,在炕里打洞,堵塞了烟道。

那时候的人都忙于外边的事儿,生产、学习、搞活动,加上农村生活并不精致,所以炕洞窜烟、返烟是常事儿,而且很难得到及时修补,总得挨到打完场,公粮送完了才能有时间修理自己的家。可这时,往往到了秋末冬初,天寒地冻。邋遢一些的人家,就在战场一般的屋子里对付猫一个冬天算了。

还有的人家在卧室中间的地上盘一个小火炉,别小瞧小炉子的造烟能力。所以,一年下来,可能还有寒烟的功劳吧,整个墙壁上的纸色都与旱烟叶差不多了。孩子们够得着的一圈,烟熏、大人用木炭的记事儿痕迹、食物渣滓、小孩鼻涕混为一谈,更加地显著。

过年了,就得家家糊棚、糊墙。

所谓糊墙糊棚,一般是用一年积攒下来的旧报纸在被熏黑的报纸外面贴上一层,只要不是积累的太厚,会把棚顶坠下来,一般就是贴上去就行了。

一年当中贴年画的时间(糊棚糊墙贴年画和贴春联)(2)

《红色娘子军》

但是第一次糊棚要先做骨架,用的是削掉干叶子的高粱杆,用麻绳或细铁丝扎起来,吊在檩子和椽子上。那时候的房子小的“五条檩”,中号房子的“七条檩”,要是那种南北大炕、地上又宽阔的房子,会做成“九条檩”的。所谓几条檩子,指的是几跟檩子。土房的过梁南北方向架在承重墙上,然后檩子东西方向固定在两根过梁之间,与过梁平行的是更细、更密一些的椽子。

所以七条檩的房子,在室内会有6个区隔,这就像小学算术题里有那么迷惑人的一道题:每米种一棵树,十米长能种几棵树。我因为常常仰头看檩子,所以从来难不倒我。

檩子椽子吊起长方格形的高粱杆骨架,然后就先开始糊棚。

糊棚一般是三个人配合,也有四个人干的,那样会更精细。先是炕沿边的地上站着一个人,他面前的炕上是吃饭的长方桌子,桌子一侧放着一盆浆糊,用白面做浆糊最好,实在没有,得用细箩筛过的玉米面,粗粝的那种肯定不行。

地上站着这位把报纸铺在桌子上,用刷子给报纸的一侧涂抹浆糊。他要先翻来覆去看看报纸,除了当时的一些顾忌外,也有一些民间讲究。比如报道敌人破坏搞凶案的,不能露在外边;还有靠近小孩子睡觉处的,不能印着太多大头像等等。

被涂完的报纸,给一个在炕上的“二传手”递给糊棚人。

一年当中贴年画的时间(糊棚糊墙贴年画和贴春联)(3)

《白毛女》

由于棚顶较高,而且糊棚要小心翼翼不能粗鲁,故而会在炕上放小板凳,这样糊棚人的双臂能收发自如。要是一个人干这个活,她得先捏住沉甸甸的报纸一边的两头,让报纸蒙在自己的面前,然后举起报纸,一边向后拗着头,令眼睛成为向上直射方向,找到报纸接口处,让手上这张报纸的一段压住先前那张报纸的边缘一些,并保证平齐。然后她会把手绻成爪状,虚虚地搭着垂下的报纸,十指从报纸中线斜向外推,目的是让报纸尽量展开。

随着她的推送,报纸就粘在旧报纸上或骨架上了。

这里换用了“她”字,是想说做这个工种的一般都是家里的大姑娘,身子灵活,耐心也好。媳妇们,一般是刷浆糊,或者在炕上放另一张小板凳打下手,隔一会儿还负责给满手浆糊的大姑姐或小姑子递杯茶喝,再说两句笑话。

与糊棚相比,糊墙是轻体力活。

沿着棚的边缘,一张张报纸自上而下垂下来,一气呵成,仿佛是报纸自己要往下耷拉,要往墙上贴似的,只要别太心急把报纸弄褶皱了,也别在中间含有气泡,就算是合格了。这个工种后来也有人继承,我看贴手机膜的工作跟糊墙很像。

一年当中贴年画的时间(糊棚糊墙贴年画和贴春联)(4)

《沙家浜》阿庆嫂

棚顶与四壁用新报纸这么一糊,顿然觉得15瓦的灯泡也亮堂起来。因为有那么几年,家家户户只有财神爷上天述职说好话的腊月23到正月初五之间,人们可以换25瓦的灯泡。平时在15瓦灯泡和灯头之间有一张抽烟纸封条贴着,上面盖着一个扁长的手戳,是电工的,他也负责收电费。

糊棚糊墙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屋子里的温度既不可以太冷也不可以太热。要是温度低了,贴完的报纸上的浆糊会冻住,一旦暖和化开,就整张往下掉,那是很丧气的事儿。

为什么又不能太热呢?

因为太热的温度,没等浆糊的水分蒸发掉就被烘烤的褶皱起来,而且产生拉力,会裂开,甚至因为干裂而掉下来。

糊棚糊墙一般都在腊月23之前干完,因为单有新报纸墙壁是不行的,还得贴年画。一般在糊墙的时候,年华已经买回来了,这样可以等墙壁的浆糊稍微干一些就贴上去。也可以换个时间贴,等到腊月二十九、三十,年画就会降价。

在我很小的时候,年画还没那么丰富,一般有两类。

一类相当于现在的连环画集合。

那是在一整张纸上分成16个或20个区间,每个区间是一个主要情节画面,下面还附有一些说明文字。这类年画多是样板戏,比如穿红花衣服、长辫子的铁梅和穿黑衣服的李奶奶。再比如带着皮毛子、披着白色披风的杨子荣,还有严伟才,我记得他排雷的画面,还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同志们!我踩上了地雷。

一年当中贴年画的时间(糊棚糊墙贴年画和贴春联)(5)

李玉和

这句台词经常被我们小孩子说来说去的。

阿庆嫂的围裙印象很深,但是觉得最漂亮的是吴琼花,白毛女的白头发和鲜嫩的脸,让我小时候很久也想不通,以至于至今看见焗成白发的姑娘,总觉得是从墙壁上下来的。

这种年画家家都有,我猜可能是不花钱,由大队或公社送的。还有一种年画是传统的内容,要么是鲤鱼跳龙门,要么是一对儿白胖小孩,一男一女。小时候,我的确不喜欢这对儿白胖子,以为好吃的都被他俩吃了,不然身上的肉怎么那么多?

灶王爷像好像是断过几年,或者是我年龄小,根本没注意到,因为灶王爷夫妇一整年先是被从灶坑里呛出来的烟熏得分不清男女,接着老是被掏扒——一种扒灰的木质用具和笤帚、乱柴火挡着,只有要上天说好话的时候,他俩才是眉清目秀的。

不管怎样,在没有书读的日子里,年画上的故事还是给我们小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情节和模仿的参照,比对联要生动、形象多了。

对联的内容除了符合当时形势的内容外,在不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头里,也有“人寿年丰”、“金鸡满架”、“肥猪满卷”字样的春联。有趣儿的是,每一家贴“人增岁月天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时,都轻轻松松、大大方方地,因为最多是把上下联贴反了,没有大碍。但是那几个短春联常常让大人们紧张,还能弄出一些笑声来。

这是因为有过一个这样的笑话。

说是有一个人,脾气不好,又吝啬又贪婪,人们都不喜欢他。他不识字,过年了去找先生写春联也不给钱,用豆包换,而且是手指盖大小的豆馅那种。先生不高兴了,写完之后告诉他把其中的一张贴在院子大门上,另一张贴在房门上。结果他家过年,大门上赫然贴着“肥猪满卷”,房门上贴的是“金鸡满架”,成为笑柄。

一年当中贴年画的时间(糊棚糊墙贴年画和贴春联)(6)

《红灯记》李铁梅

那时候我们村子里的人识字的不多,故而家长都有担心,非得叫一些上过学的小青年来给分辨。假如这个小青年是个爱开玩笑的人,那乐子就多了起来。

后来,专业吊顶取代了糊棚,瓷砖、壁纸替换了糊墙,到处要报纸、攒报纸的事儿就没了,而且发展到今天,报纸自己也快消亡了。

几个月前,在晋蒙交界的一个小村子里,走进一户清朝状元的老院子,一个80多岁的鳏居老人的墙上还贴着一张年画,从色泽上看是贴上去不久的,是那种塑料材质。

占满整个画面的,是一个香港艳星上半身,嘴巴红嘟嘟的,眼睛水汪汪的,脸蛋粉嫩嫩的。

衣服也穿得很少。

(20210217,海口)

一年当中贴年画的时间(糊棚糊墙贴年画和贴春联)(7)

作者肖像 摄影 翟瑛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