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

1667年7月25日,河南府发生了一起坠龙事件,就像著名的营口坠龙事件一样。

但这起河南府坠龙事件,神奇之处就在于:

清朝史书没有任何记载,反倒是被一个外国人详细记录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坠龙之说到底可信与否呢?为什么清朝文献没有记录呢?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1)

1、传教士记录的坠龙事件

在讲述坠龙事件之前,必须要先讲述一下事件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探索此次事件的真假。

1667年,即清朝的康熙六年,此时汤若望教案结束刚不久,清廷下令驱逐各国传教士。

汤若望教案的起因是因为“历法之争”,汤若望等传教士制定的《时宪历》,遭到杨光先等人的激烈反对;并在当时权臣鳌拜的主持下,酿成了一起针对传教士的教案。

不光身在京师的汤若望、南怀仁等被牵连,就连地方上的传教士,也被传讯押解往刑部受审。

被判处凌迟的汤若望,在孝庄太后的大力斡旋下,最终得以保全性命,并继续留京任职;但其他25名各国传教士,则全部被驱逐出京师;并在众多士兵的押送下,解付到广州实施圈禁。

在这25名被押赴广州的传教士中,就有一位名叫鲁日满的比利时传教士,他经历了教案的全部过程。

并且在广州看押期间,写了一本名叫《鞑靼中国史》的资料,里面记述有清初各种一手秘闻。

其中就包括河南府坠龙事件。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2)

清代乃至于明代的河南府,其实就跟现在的洛阳差不多,河南府的府治就在洛阳县。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鲁日满并没有直接说是河南府,而是我根据他的描述推测的

他对坠龙之地的描述是:

接近俗称中华,即帝国中心花朵之意,古帝王的驻地河南,有个叫做灾灶的村镇,离北京省很近。

先看前面的描述,“帝国中心花朵”“古帝王的驻地”,这不就是对河南(省,即中原)的描述吗?再把这个“河南”具体一点,不就是河南省的河南府(洛阳)吗?

毕竟洛阳是多朝古都。作为“古帝王的诸地”,是完全可以说的通的。

但后文鲁日满加了一句“离北京省很近”,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但也不是不能解释。

这里的如果单指京师的话,洛阳的确离北京很远,绝对算不上“很近”。

但要是指“直隶”的话,那它就与“河南”很近了,两地挨着自然就近了。

不过至于“灾灶”这个村镇在哪,我是属实不知道了,这名字八成是“音译”过来的。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3)

清代河南府地图

根据《鞑靼中国史》的记录,1667年7月25日(康熙六年五月十七日)的早上,河南府的天空中坠落一条巨龙。

这个地方在太阳升起后一个时辰,天上掉下一个闻所未闻,不能想象的庞大怪物。

太阳升起后的一个时辰,应该就是八九点钟的样子,龙是很突然从天空中落下来的。

当然,鲁日满并没有直接说落得就是龙,而是说这个庞然大物长得像“龙”。

像一条龙,有尾、鳞和四爪,每爪有五指。

有尾巴、有鳞片,还有四只爪子,每只爪子上还有五指,这不是龙又是什么呢?

但之所以鲁日满不敢肯定,也是这起坠龙事件最奇怪之处在于,这条“龙”是没有首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4)

级的。

更令人害怕和惊奇的是,这条掉下来的龙没有首领。

因为看不到头,所以没办法确定这种生物,到底是不是一条龙。

但其实可以确定,这就是龙了。

这条坠龙出去头部以后,身体仍然是非常庞大的,估算应该有七八十米长。

要用一百五十张席才能把这怪物掩盖、包住,欧洲人难以相信有这么大的躯体。

假设一张席子是0.5米的话,150张席子也应该75米了,算上丢失的头部,应该接近80米了。

后文根据鲁日满提供的数据看,应该有五十“中国寻”那么长,一寻约等于1.6米。

五十就是80米。

所以这大概跟席子的数量可以对应。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5)

最低最低也应该有五六十米长。反正他说这条坠龙的长度,欧洲人知道后表示很震惊。

2、坠龙最后去哪了

因为河南府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坠龙事件,所以闻讯前来的老百姓很多,毕竟这可是千古奇闻。

旁观者无数,有许多人是得知消息后,从老远地方赶来。”

鲁日满的这个围观描述,跟营口坠龙的新闻描述,基本也是能对上号的。

消息传播,无不以先睹为快,熙熙攘攘,络绎载道,一时引为奇谈。”(《盛京时报·营川坠龙研究之一:水产学校教授发表“蛟类涸毙”》)

而且给龙身上搭凉席的操作,也可见于营口坠龙的诸多描述,有不少还是目击者的说法。

另外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龙无目》中,也有沂水失去双眼的坠龙,被县官覆盖凉席的描述:

沂水大雨,忽堕一龙,双睛俱无,奄有馀息。邑令公以八十席覆之,未能周身。

这个也是能对上号的。

坠龙在被民众围观了五天后,因为当时处于夏日暑天,所以巨龙的身体腐烂后,散发出熏人的恶臭味。

于是当地官府下令将其掩埋:

五天后,官员命令将它掩埋,以免腐臭熏人。

那这条巨龙埋葬在哪里呢?

从鲁日满的描述看,应该是官府将其就地埋葬了,即埋葬在于河南府的地下了。

河南府坠龙事件基本就是这样了。

对于鲁日满等欧洲各国的传教士而言,河南府坠龙事件也让他们很好奇:

欧洲人现在讨论:如此奇特的怪物,在当地是怎样产生的?又如何有把握地解释,它预兆什么事?

但其实这个坠龙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因为河南府坠龙事件,在清朝的官方、民间,及其他文献资料里;以及后来成书的《清史稿》《清实录康熙实录》中,是完全找不到相对应记载的。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6)

也就是说河南府坠龙事件,其实是一个只有西方人记录的孤证。

所以这起坠龙事件,到底是真是假呢?

3、河南府坠龙事件是真是假?

首先判断一起坠龙事件的真假,最重要的是找点说法的出处,即掌握资料的“第一现场”

那河南府坠龙事件的第一出处在哪呢?

可以肯定不是鲁日满的《鞑靼中国史》,因为鲁日满明确说了坠龙事件的来源,即他也是听别人说的:

同时候还有私人信函中提到的事,也应予以信任。

是他看了别人的“私人信函”后,才知道并且记录了这起事件,他的观点是值得信任的。

也就是说他相信坠龙事件是真的。

至于这个“私人信函”是谁的,是当时某个清廷官员的,还是其他欧洲传教士的,鲁日满并没有明说。

这里我推测为是某个清廷官员的信函。

因为这里的“私人信函”,对应的前面他收录的官府公文:

这里我将引用这封,报导本年几个月内发生灾异的信……确定所说之事都见于朝廷的正式文告,由驿骑传到诸省。

这里所谓的“正式文告”,应该就是官府中传阅的邸报了,也就相当于古代的实时报纸。

这些邸报里收录的都是康熙初年的各种灾像:北方及沿海诸省大部分地区,都发生强烈的地震、海啸、暴雨等重大灾情,以及地面流出血水、晴天突然雷鸣等异像。

这其实还是明末小冰河期灾异的延续。

因为所谓明末小冰河的巅峰值,就在康熙上位的初年。

所以鲁日满不光看了邸报,而且还看了某个官员的信函,信函里提到的有坠龙事件。

因为当时发生了各种诡异灾象,再加上这是私人来往信函,所以鲁日满觉得真实性靠谱。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7)

至于为何清点文献中,没有收集相关资料,多半是因为坠龙事件,恐怕有着不好的寓意。

4、关于坠龙事件的猜想

鲁日满作为在中国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很了解的,他甚至龙在中国的寓意。

一条有五爪的龙,始终代表中华帝国(即清朝)。

如果龙是清朝的象征,那么龙从空中坠落,而且是条无头之龙,那是否寓意着清朝要结束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鲁日满是这样想的,因为他对清廷很不爽。

也就是开头提到的汤若望教案,鲁日满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他陪汤若望一块蹲过刑部大牢。

写这部书的时候,还在广州处于监禁状态,书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对清廷的抱怨。

所以他肯定是觉得清廷要完了。

为此还举出另一起坠龙案例,用来佐证他的观点,即又一起孤证的崇祯年间坠龙事件。

中国(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统治的第十年,阴历八月,类似的一条长五十中国寻的龙,从海里被抛上南京省(南直隶)的海滩,每一中国寻相当于我们的两寻,自此后八年帝国(明朝)崩溃,让位于鞑靼(清朝)的统治。”

崇祯年间南直隶海滩上,出现过一条死去的海龙,于是乎明朝就灭亡了。

那现在河南府出现坠龙,指定也是预兆着清朝,过不了几年也得灭亡。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8)

但同样崇祯十年南京坠龙事件,中国史料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记载,也不知道鲁日满怎么知道的。

鲁日满坚信坠龙是真的,而且指出了坠龙的寓意。

那清朝史料中没有记载,是否也是因为此种可能呢?

查《清史稿·灾异一》康熙朝中,所有关于龙出没的记载,至少有二十多条。

但没有一条记载是关于坠龙的,不是龙出现在空中、河中,就是疑似于龙在飞腾。

反正都是活灵活现的。

所以河南府坠龙(或者其他巨兽)事件,是否是被清廷隐匿了呢?

毕竟当初清廷当入主中原稳定下来,他们坚决不会允许这种预言的产生,不然就会危及统治

而且鲁日满还特意提到,清廷有刑法做出严苛规定,不允许民间传播类似见闻:

在中国(清朝),若有人散发扰乱社会秩序的消息,将被处死。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9)

当然,这是建立在河南府坠龙可信的基础上,或者是其他不知名巨兽存在的基础上。

如果觉得鲁日满记述不可信的话,那您就看个乐呵就行,毕竟这也只是他说“孤证”。

况且他对清廷没有好感,谁知道是不是他夸大其词,恶意地进行诅咒呢?

无论是真是假,反正都没有办法证明了,你就当成个饭后谈资吧。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水墓出土108条龙(康熙初年河南府坠龙事件探秘)(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