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

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1)

春寒料峭 疫情反复

持续值守在一线的抗疫志愿者

运行在社会每个环节的劳动者

配合防疫按下暂停键的普通人

所作出的每一分努力

都是对彼此最坦诚的信赖

从浙江检察机关的志愿者们

一线发来的手记里

或许我们能发现

彼此选择坚守的

最质朴的理由

“这点累不算什么”

拱墅检察 吴潮明

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2)

“拱墅XX酒店集中隔离点需要一个点长,比较急!”4月5日晚,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防疫人”,我看到群里发布的这条消息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可是去集中隔离点还真是头一遭。点长处理要负责隔离点的日常管理和统筹指挥,还要做好与防控部门的外部沟通和对接。面对千头万绪的任务和紧迫的形势,我必须在快速进入角色的同时,稳步有序地落实好每个细节,提高运作质效。

隔离点一共有百余人,他们的安全和需求是最重要的。隔离人员中有一位即将在周末参加高考的学生,看到他焦虑的神情,我立马与市教委协调。在隔离点专设“临时考点”,联系落实监考老师,尽力让他顺利参加“一个人的高考”。

身边的工作人员开玩笑时都说我有点“啰嗦”,因为每天我都会把一些特殊隔离人员的注意事项跟他们说一遍。我也会时常和他们说:“其他同志外出支援社区还要顶风冒雨,我们守在隔离点,这点累不算什么。”

“稳物资就是稳人心”

余杭检察 杨先星

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3)

3月19日,我接到最新指令,作为队长带领10名同志继续下沉仁和街道支援抗疫。彼时,连我在内已有几名同志在一线奋战了一周有余,前一天才刚撤回家稍作休息,因为更熟悉防疫工作,所以此次再次前往支援。

我联系好车辆,在群里请大家告知位置,准备前往接送。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只是沉稳而默契地告知住所,那一刻,我感到大家的心已经凝聚在一起。这次,我们一共在仁和街道支援了7天,前4天在村委,后3天在由某厂区临时改造的返程人员集中分流点。

“马上有一批物资要运来,请大家准备好消杀物品,迎接物资。”清点数量、搬运物资、手续交接......我们每天的任务是隔离人员生活物资的分流和转运。满载物资的卡车抵达村委后,由我们清点数量,再卸货分装至皮卡车上,最后运送至隔离人员家中。稳物资就是稳人心,虽然降温降雨,但是我们一袋一袋,小心又迅速地搬运着,身体已经微微发热,但是只想要尽快将物资送到隔离群众的手里。我记得,那一天我们搬了1300余份物资,包括大米、食用油和净菜。

“我这一觉睡得安稳又踏实”

鄞州检察 于立君

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4)

4月7日凌晨,鄞州区新增一例新冠阳性病例。作为应急突击队的我,接到任务要在5点半紧急集合前往目的地小区协助防疫工作。穿防护服对我来说早已是驾轻就熟的了,很快我们就到了现场。

上午,我们按照要求挨家挨户爬楼登记、核对居民信息。当天天气炎热,防护服密不透风,我身上的衣服湿了一层又一层。下午1点,我们拥有了短暂休息的时间。大家也不管,横七竖八地就躺在了远离居民楼,小区出口的花坛边。树荫遮蔽,偶尔吹来一阵凉风,和战友一起,我这一觉睡得安稳又踏实。下午我们带着修整好的浑身干劲,组织居民做核酸,挨家挨户分发物资,一直奋战到晚上9点。

“我们在这等你”

江北检察 陈燕

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5)

“情况紧急,小区里有一名女士需就医,请工作人员快点来帮忙……”4月12日上午,同事在日常排摸风险人群时,接到电话称一名妇女异常出血,需要调派志愿者陪同前往就近的医院就诊。接到任务后,我和另一名同事立刻联系转运司机并赶往救助地点。“你好,你现在自己可以走吗?有什么不舒服的吗”“证件都带齐了吗?需要带什么东西给我们,我们来帮你拿”怕她害怕,我们一边接过物品一边就抓紧朝转运车走去。

在路上,我们了解到,这名女士姓吕,现独身一人居家隔离,身体不适独自忍了一会儿才向社区求救。司机师傅很快就开到了医院,“你先进去,有什么需要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在这等你”因为不是定点医院,考虑到一身“大白”服装进去给群众带来恐慌,我们没有陪同吕女士送入诊疗室,选择了在医院门口等待。烈日炎炎似火烧,门诊大厅保安热情邀请我们进入休息区等候,让我心里一暖。最终,经过医生详细地诊疗和建议,吕女士被安排住院治疗,我们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

区域封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影响。吃药、看病,这些寻常的小事现在变成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也在努力用自己的速度去传递服务群众的温度。

“你们没有停下

才让我们这个城市没有停下

我们也不能让你们倒下”

安吉检察 杨珺

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6)

“同志,你好,你们这边有没有水卖?”当时我正在高速口查控岗上,一位司机师傅不好意思地向我开口问道,按照防疫规定,我请师傅先完成防控检查流程。

换岗期间,我得知这位郑师傅一路从天津开到安吉,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中途无法下高速,准备的食物和水也基本消耗完了。尽管身心疲惫、饥饿口渴,但他也非常耐心地配合做完防控检查。谋生不易,看着他疲惫的面庞,我和身边的同事商量,决定将我们6名组员的水和面包全部拿出来,分头拿给像郑师傅这样因疫情被困在路上已经快一天没有进食的货车司机。

当听到我说要把自己的水和面包送给他的时候,他连连摆手拒绝“我不能要你们的水,你们站在这里也很辛苦”。“你们没有停下,才让我们这个城市没有停下,我们也不能让你们倒下。”我把食物递给了郑师傅,郑师傅清了清沙哑的喉咙,激动地说着“谢谢……”虽然隔着口罩,但是我们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的笑脸。

疫情之下,希望我们提供的这些小温暖能成为了往来货车司机对安吉的最美记忆。

一刻也不能松懈”

缙云检察 施婷芝

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7)

对过往车辆进行分类筛查,核查来缙人员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宣传最新防疫政策......这是我和我的战友们每天工作日常。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却是守好“外防输入”防线和万千人民群众“生命线”的基础性工作。

高速公路是物资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抗疫的第一道防线,尽管工作简单,却一刻也不能松懈。一开始,我每天都垫着脚尖,向司机师傅递上扫码单。货车高,我个子不够,每天工作结束手都酸得提不起来。后来装备升级,我拥有了小凳子。尽快烈日炎炎,站在上面的我却有了“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气势。

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经历让我明白,这场战疫背后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计,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这场疫情快点过去,他们用无条件配合寄托他们的信赖。我们,不能辜负他们。

“幸好,一夜平安”

莲都检察 夏巍

行走在抗疫一线的感悟(疫线手记我们坚守的理由)(8)

老年人是本轮防疫工作中最脆弱的人群之一。

那天我们隔离点接收了一位身患尿毒症的老婆婆,一下转运车,她就坐在三区两通道旁的花坛边大哭起来,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劝,都不愿入住隔离点。听婆婆的口音像是自己老家的人,我便试着上前用老家的方言与她沟通,果然成功搭上了话。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婆婆家里是困难户,担心住酒店要花一大笔钱,又担心做不成血透,这才不愿入住。

“您放心,这里食宿免费,不要钱。”我耐心地和她解释,关于她的血透,隔离点也会和医院联系,绝不会耽误她的治疗。

因为突然被隔离,婆婆的随身衣物都没有带,家人全在外地,一时半会儿送不过来。我掏钱托朋友帮忙给婆婆买了两套换洗衣服。帮她办理入住后,我们又担心她一个人在房间有什么突发情况,就和同事轮流盯了一夜她房门口的楼道监控,幸好,一夜平安。

(浙江省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