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撩人的十首词寂寞深闺(李清照转调满庭芳)

本文乃海荣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芳草池塘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睛寒透窗纱。谁开金锁,管是客来吵?寂寞尊前席上,春归去,海角天涯,能留否?

醉除落尽,犹赖有残葩。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尽如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

李清照最撩人的十首词寂寞深闺(李清照转调满庭芳)(1)

春日之末,韶华春色将隐没,几许浮光旧影化为春泥埋在了前尘往事的悲欢之中。赏花,煮茶,清谈,这是雅事,是淡然清欢。但时至今日,清逸雅兴已成潦草,因为所有不被辜负的好时光都是需要情意相照、趣味相投的两个人共同完成的。

清照作这首词时,大约是绍兴七年(1137年)春,清照正值54岁。这时的她孤独生活,开始爱上回忆。她寡居,她寂寞,她把早年美好的生活与今时的落魄遭际对比,故国沦陷、流离之痛又油然而生。但还好,词中还是残留了一丝刻骨铭心的温暖。比如上片。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暮色雨霁,风物清美,盎然的绿意铺青叠翠,盈满整个庭院。虽是如此,但湿漉漉的空气里仍然有着凉薄寒气透过窗纱袭入房内,让人心神难安。池塘边草木欣荣,一碧千里,以蓬勃的姿势向阳而生。“芳草池塘”化用了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一句。

李清照最撩人的十首词寂寞深闺(李清照转调满庭芳)(2)

“谁开金锁,管是客来吵?”寂寞的日子里,是金锁伴她度日。但今时,却有微妙差别。因为屋外开锁声响起,准是有客人拜访。也是,这样也能减轻她的孤独。自从赵明诚去世以后,她深居简出,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

“金锁”,通“金镁”,即金锁片,女子饰品。“管是”,准是,宋代方言。宋代曾翅《醉落魄》词云:“百般做处百厮惬,管是前生,曾负你冤业。”“吵”,语气助词,了,也,元曲中常用。

“寂寞尊前席上,春归去,海角天涯。能留否?”她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们每一次相聚时都应该作好最后一次晤面的准备。因为酒散曲尽后,必是天涯海角,很难再有下一次相逢的机会。纵然相逢,也是尘满面,鬓如霜。“海角天涯”,原意为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极远,在此谓被金统治的宋都的大好河山。

李清照最撩人的十首词寂寞深闺(李清照转调满庭芳)(3)

“醉醺落尽,犹赖有残葩。”春又阑珊,韶华白头,茶藤花已凋零。有些人情世故,是我们千方百计都无法挽留住的。一年冶艳春飘零,不知他年花繁茂。让人忧伤的茶藤花虽然谢了,但还有残花。

“除醉”,花名,又作“茶藤”,落叶小灌木,小叶椭圆形,盛夏开花,白色,有馥郁香气。张邦基在《墨庄漫录》卷九记载:“除醺花或作荼藤,一名木香,有二品。一种花大而棘长条而紫心者为醉醉。一品花小而繁,小枝而檀心者为木香。”北宋陶谷《清异录》中亦有言:“茶藤曰白蔓郎,以开白花也。”《红楼梦》里有“韶华胜极”四个字,意指花事到了尽头,群芳凋谢,春事终结。宋代诗人王淇在《春暮游小园》中写道:“开到茶藤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朱淑真《鹧鸪天》云:“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茶藤与海棠。”

上片词人落笔之处主要是写暮春时节清幽月夜与亲朋好友宴会的场面,用白描手法信手拈来,写出了寒凉的春夜以及流离天涯的孤独彷徨之感,让人深深地感受到那种故国之思的深刻情怀。

李清照最撩人的十首词寂寞深闺(李清照转调满庭芳)(4)

下片,清照先写“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她还是会在夜深人静时想起曾经的天真美好,沉溺其中。但是怀念有多浓,寂寞就有多深。打开回忆,遥想当年无忧无虑的赏春踏青,放纸鸢玩斗草的美好生活。可以焚香薰袖,烹茶煮茗,流光婉转飞舞。后来又写“尽如龙骄马,流水轻车”。车水马龙、欢腾热闹的场面是曾经最刻骨的记忆,现在,却稀释了。“极目”“流水”化用的是南唐后主李煜《望江南》中“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意蕴。

“当年”,指南渡以前在汴京时。“胜赏”,欢乐地赏景。宋代友古居士蔡伸在《水调歌头》中云:“东郊胜赏,归路骑马踏残红。”“生香”,上等麝香。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苏颂曰:“其香有三等:第一生香,名遗香,乃麝自剔出者。然极难得,价同明珠。其香聚处,远近草木不生或焦黄也。”“活火”,火苗。唐代赵磷《因话录》卷二记载云:“(李)约天性唯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焰者也。”陆游亦云:“活火闲煎茗,残样静拾棋。”“分茶”,宋代的一种沏茶方式。

李清照最撩人的十首词寂寞深闺(李清照转调满庭芳)(5)

你看,“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看花”。她已经不惧怕暴风骤雨,不担忧天寒地冻。她没有沮丧,亦没有沉痛,因为她已百毒不侵。更何况,她尚可用时花煮茶,饮酒赋诗,笑傲红尘。不过她还是逃不过女子伤春悲秋的谶。“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时至今日,人走茶凉,烟花往事已成灰烬。她是否还能如从前那样,笑得眉飞色舞。

“煮酒”,烫酒。苏轼《赠岭上梅》中云:“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关于“看花”,别处亦作笺花。徐培均注云:“似应作‘煮酒笺花’,谓对酒咏花也。”“笺花”,比喻美妙的词章。唐代李元然《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撰玉趋丹禁,笺花降紫坪。”“那”,应是方言,语气组词,同“呢”“么”。

整首词,清照抚今追昔,采用了对比手法把早年汴京的幸福生活同晚年的悲苦孤寂相比较,将明媚的笑靥与强烈的苦楚彰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最撩人的十首词寂寞深闺(李清照转调满庭芳)(6)

词的下片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过去,再写今日,同时词间流露出的今非昔比的悲哀又让人凄凉哀伤。

另外,李清照还作了一首题暮春的诗,名为《春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思乡、缅怀、哀悼,应是清照南渡以后以及夫君赵明诚病逝后最核心的主题。这首诗当作于绍兴二年(1132年)春末,词人于病中心思凄切地写下了这首含蓄委婉的诗。清人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卷七评价:“清照诗不甚佳,而善于词,隽雅可诵。即如《春残》绝句‘蔷薇风细一帘香’,甚工致,却是词语也。”

李清照最撩人的十首词寂寞深闺(李清照转调满庭芳)(7)

一缕柔婉哀切的愁苦心事在她的生命长河之中缓缓流淌,生生不息。她的人生恍如这将要凋零的残春一样,绽放着空前的孤独与悲凉。她只是心意单纯地想要天长地久,得到的却是生死之歌。罢了罢了,一切都是暮春残云,活不到永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