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

文:宿夜花

有一类人,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跟他点出来吧,他从不会痛痛快快承认,叽叽歪歪一大堆,就是对自己的错避重就轻;还有一类人,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也见不得别人的节制自律,总想方设法对其打击、挤兑,“嫉贤妒能”一词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1)

第一次看《火力少年王》时,注意到的是李非米莉的cp组合,也注意到了迈克酷炫的“擦玻璃特效”,总以为李非的复仇线是全剧唯一的核心。多年后重温,却发现主角团江海队队员内部的摩擦磨合中的共同成长,才是这部40集电视剧的灵魂。8名带着各自目的(“各怀鬼胎”)队员从各种猫腻抓马中实现自身的蜕变,是我在第一次看时未曾注意到的。

如果说李非与迈克之间的“东方意念”与“西方速度”之争还是天才间的内部矛盾,那么李非融入江海队集体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江海队队员接纳李非的过程),正是关于普通人如何看待“强者”的故事。

1.李非——招人妒者是天才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2)

如果说李非从被排挤到被接纳,在主角团内的好感度是循序渐进飙升的,那么不妨看看哪些人是不太容易被挤兑的。

宋园的优势在于性格,正如他的外形——“圆润”。实力不突出,看似是劣势,却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一件非坏事,因为对其他人没有利益冲突,构不成威胁,也就构不成竞争关系,反而很难引来他者的敌意,避免了犯小人、惹人妒的可能性。

人畜无害的可爱肉弹,放在任何团体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角色。有零食免费供食,有肉脸免费撸摸,还可以免费帮忙跑腿做事。而扮演此类角色的人,通常性格也随和豁达、心大不计较。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3)

虽然电视剧中也用了不少细节展示王晓花、米莉两位女性角色之间的猫腻抓马,但在一个男女比例失衡(2:6)的团体内,女性通常不会是被挤兑的角色。无论性格如何,只要不是ky精附体抑或是情商感人,收获一波舔狗,问题不大。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4)

矛盾冲突的核心,还是在于其余五个角色:李非、麦军、丁伟、毛大宇、米范。

在江海市少年悠悠圈(这一封闭圈子)内,麦军是当仁不让的冠军,金字塔尖的人物,是备受瞩目与尊崇的实力派代表。

实力不俗、正直当打之年、作为江海队中流砥柱的丁伟与毛大宇,自然是渴望通过讨好强者,来稳固自身的位置。因此,在电视剧的前半部分,唆使、“pua”小队员宋园米范并巴结、舔捧、谄媚队长麦军的事,这二位没少做。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5)

这是二人的素质问题吗?或许很难这么归类。

试想一下,各个团队内,那些处于中间位置的重要角色,最爱干的事不就是谄媚逢、迎实力派核心,同时挤兑、支使后辈吗?这正是麦军——丁伟、毛大宇——米范之间的关系写照。

打破这种关系局面的是李非。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6)

李非的到来,对于米范来说,是个惊喜。对于理想主义少年而言,所谓的“队长”、山头潜规则、男性小团体,不过尔尔,一个空降的世外高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当他看到李非展现碾压式球技、做到了悠悠球杂志上的“碟飞满天”(流星飞碟的变招)时,就差送上膝盖了。

敌意最大的,固然是在原本团队内处于优势地位的三位——队长兼领导者麦军、中流砥柱丁伟与毛大宇(从趋利避害的角度看,李非的到来弱化了他们在团队内的优势,他们的恶意也是条件反射式的)。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7)

不论是压倒性的实力,还是完美主义的人格,对这三位都是一种“公开处刑”。更细化下来,这三者对李非的“敌意”又是不尽相同的。

麦军的敌意,是李非的到来,对他“王者地位”的冲击。他开始不断地言语挑衅、穿小鞋使绊子,逼着李非与他对决,希望通过比试一决高下,证明自己的实力。

丁伟与毛大宇的敌视,是有相似之处的。李非,是个外来者,突然以巨星之姿空降一个团队,“信任成本”问题,是天然存在的。他可以用实力征服少年米范,用美貌征服女性王晓花和米莉,但让三个相对成熟的男性去接纳他,绝非易事。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8)

从人设上看,毛大宇蠢直得不能再蠢直了,虽然他也觉得李非空降而入,察觉到了“威胁性”,也不乏防备心,但毕竟他更多的任务,是做王晓花的舔狗。

丁伟,是解锁整个队人物关系的核心。很多时候,影视剧中的“反面人物”通常是人性化的,因为他们身上很多广泛存在于人类骨髓里的负面特质。

自始至终,他对李非的恶意,都是最深的。

在他眼中,李非是从美国来的,拽得不行、优越感爆棚;李非少言寡语,从不参与他们三人小团体的那些勾当;李非空降而入,又取得了队友的信任与崇拜,是对麦军与他的威胁。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9)

如果说丁伟对麦军的崇拜,是普通人、优秀者对强者的爱慕与欣赏,那为什么面对更强的李非,丁伟毫无好感呢?

对于丁伟来说,麦军是身边的榜样与偶像,是在自身价值体系、视野之内可以触摸、交流的对象;而李非是一个从外部空降的“怪物”,他深不可测的实力降维碾压整个江海队,他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团队内的实力配比、能力分配的格局。(更通俗地说,麦军作为队长及队内最强者时,麦军“老大”,作为麦军“小跟班”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二号”。)

当自身的优势受到侵犯,而产生失落时,这种恨意就很难弥补了。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说丁伟“二五仔”也罢,“狗头军师”也罢、“真小人”也罢,他的恶意,并非是空穴来风的。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10)

02.麦军是如何接受李非的?

自始至终,麦军都不是个恶人角色。相反,他是生活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典型,在任何团队内,都有那种实力突出、占据主导地位的人。不巧的是,麦军与李非的差距,是“地才”与“天才”的距离。当他争勇斗狠的心理,遭到了李非压倒性的打击后,他开始接受了这一事实。毕竟,实力相近的人之间,容易“互相不服”,实力差距过大,也就不存在服不服一说了。

有意思的是,当麦军逐渐承认了李非的实力,端正自己的心态后,他在队中的威望却不降反升。在李非为与迈克即将到来的宿命之战一筹莫展、脱离团队之际,麦军逐渐成为了凝聚江海队的核心。当他击败城南队的挑衅者时,队内的队员开始发自内心的为他喝彩,而不是开头对“队长”权威的强制性臣服。

03.丁伟为什么自始至终都“站”麦军?

说回丁伟,虽然在电视剧《火力少年王》的结局,丁伟被编剧强制与李非和解,但剧情发展的根基是很不牢靠的。即便到了后期,李非的团体领导者地位深入人心后,他也依然更倾向于维护麦军。

丁伟也并非没有高光时刻,米莉与王晓花pk决定最后一席正赛名额时,只有他以最快的速度说出来最公正的结果(不分上下)。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11)

所以丁伟并不能算是一个见风使舵的投机小人,他也没有对谁采取“双标”,他的价值观自始至终一以贯之。他对麦军的友谊也是发自内心的,即便是看到了更强的人,也没有去谄媚讨好,而是永远把对方当做自己世界里的偶像与英雄。

虽然《火力少年王》的结尾,丁伟与李非的“和解”不算牢固,但也并非是绝对的突兀。纵使他们之间并无信任根基与情感上的亲近认同,但一个更具备侵略性与闯入者身份的迈克(李非的宿敌)的出现,侧面拉近了他与李非的心理距离。在李非用终极圣光战胜迈克后,丁伟用“圣乔队”的队服站到了“江海队”里为李非祝贺,这样的结局也是很微妙的。

火力少年王最强的人(接受别人比自己更强)(12)

没有研究过心理学,只能从感官上去剖析这种心理。

其一,知根知底的人,情感纽带、关系根基是更深的,尤其是丁伟与麦军彼此还都了解对方的缺点、知晓对方做过的“龌龊事”;

其二,身边的优秀者,是榜样,是想亲近、崇拜的对象(自身认知水平、能力范围、生活视野内的),过于高境界、高层次(以“压倒众生之姿”出现)的杰出者,就不可避免地令人产生畏惧心理与面对未知事物的压力。

丁伟是主角团中带有最多负面特质的角色,于他而言,接触麦军的“舒适度”是要远远高于李非的。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真的就那么难吗?

虽然说李非的“东方意念”战胜了迈克的“西方速度”,是主角光环下的一注强心剂。但电视剧里男女主人公李非与米莉之间的一句信条,还是可以作为对这个问题的总结:每个人的特长是不一样的,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感悟慢慢摸索,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球感。

本质上,《火力少年王》虽然名字里有“火力”,但不是一部标榜“热血”的剧,而是主张一种当代价值观下的精神成长。代表极端速度的迈克、争勇斗狠的麦军,都败下阵来,心魔缠身、不够自信的李非、米莉都在不停地感悟自我后实现了质的飞跃。

告别了青春年少时无知无畏的张狂,不再去追求表面的虚妄无意义的争强斗狠,根据自身的资质条件,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价值所在,固然是符合物尽其用的道理,这是理应主张的价值观。

但鸡汤好喝,喝下去却也难。现实中,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宽广的心胸、豁达的心态,如何接受别人更强,接受强者的碾压式打击,怕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