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十六计中的三句话(那些年我的错误以为)

那些年我们的错误以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记。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句话,那么关于三十六计是怎么来的,作者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一曲临江仙瞬间将记忆拉回到童年记。得小时候看过三国演义。里面有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勇不可当的虎将。亦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善谋之士。而在众多善谋之士当中又以诸葛亮最为人称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或者是受什么影响起诸葛亮三十六计这个认知就开始在我脑海里面扎下了根。

人生三十六计中的三句话(那些年我的错误以为)(1)

当然,显而易见这是一个错误答案。诸葛多智而近妖,虽然说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等诸多殊荣的诸葛亮,的的确确跟三十六记没有任何一点关系。陈寿所著《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第五》中诸葛亮的生平写得较为清楚。那么既然不是诸葛亮三十六计的作者又会是谁呢?

关于这个问题只要百度一搜索答案又会指向另外一个人——檀道济。那么这个正确吗?不正确,或者说不够准确。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檀道济有是谁?

人生三十六计中的三句话(那些年我的错误以为)(2)

或许有人对他不是很熟,有这么一个成语就是他创造的叫自坏长城。檀道济是东晋人士,早年跟随刘裕讨桓玄入建康,成为刘裕的建武将军参军事、后又转任征西将军参军事。后又随刘裕建立刘宋政权,刘裕称帝是为宋武帝。檀道济也随封了候。又经北伐前秦、北魏、平叛等诸多战役。战功卓著官至司空。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刘裕的继任者(中间有一少帝被废)宋文帝因檀道济功高震主又多有猜忌在自己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选择了将其处死。具体罪名语焉不详。也就是在檀道济入狱前说出了那一句“乃坏汝万里长城!”简单地介绍过檀道济的生平,那么他会是三十六计的作者吗?或者说会跟他有关系吗?从他的生平上来看目前是没有的。主要参考《宋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 檀道济传》。那么为什么连百度搜出来的答案都会说他呢?或者很多人的共识就是他呢?这里就要提到另外一个人了,谁呢?这个人叫王敬则

王敬则生年不详。最早见书于元徽二年即公元474年。离檀道济死已经过去了38年。这个人也是刘宋政权时期的一个将领。后来因造反失败而死。(死时已经改朝换代为齐了)但是在他的造反过程当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就在他造反的时候另外一个同样准备造反的东昏候在皇宫看着看到远处征虏亭着火了。以为是王敬则于是匆忙收拾东西跑路了。有把这事告诉了王敬则。王敬则听后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南齐书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这应是这句话的最早出处,也是佐证三十六计作者为檀道济的证据。但是如若真如此的话,那么著书立传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出现檀道济本人的传记里面?而是借他人口来证明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说了这么多不能光说废话,最终答案是什么呢?准确一点地来说通过王敬则的口我们几乎能够确定他口中的檀公应当就是檀道济。原因是因为二者所处年代相近,尊称檀公同时期这一姓的也只有他与其族人,又以檀道济最为著名。并且其族人有传者也未见有相关方面记载。因此后世诸多名人、著作都以此为依据。称其为檀公三十六策。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三十六计》的确不是檀道济所作。而是因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流传太广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所以王敬则传所提到檀公三十六策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应是有区别的。这应该是比较标准的答案,那么檀道济在世的时候是否著有此类书籍呢?

最后不管怎么样,三十六计都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的兵书,也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值得大家阅读。谢谢大家如有错误与意见欢迎留言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