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就业难题(渠道少就业面窄)

中年就业难题(渠道少就业面窄)(1)

临近退休,不少老人都会在安心养老和再就业间进行抉择,在家庭经济压力、追求生活意义、实现自我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人仍有工作意愿。尤其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日趋壮大的退休老年群体中,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开始重返职场。与此同时,渠道少、就业面窄、年龄限制......各种各样的老年人求职难题也浮出水面,对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多数再就业老人“重操旧业”

家住黄河涯镇的蔡洪孝从事家装行业已经26年,70岁的他身体依旧硬朗,虽然早已过了退休年龄,但奈何经济原因不得不继续在外打拼。作为一名铺砖工人,多年的工作让他积累了不少人脉,很多装修公司和瓷砖销售商都会主动和他联系,为他介绍工作。

“60岁,在我看来这个年龄还是‘大小伙子’,我身边这个岁数的人基本都还在外面闯。”谈及当下的退休年龄,蔡洪孝只是简单一笑,他认为这个年龄只要身体允许,依旧是打拼的好时候。

记者了解到,因经济原因再就业的老人占多数,其中也有部分人是为了追寻充实的生活而选择重回职场。

“退休后我在家待了三个多月,每天就是做饭和遛弯两件事,突然脱离工作状态闲下来感觉挺不适应的。”今年52岁的孙女士退休前一直从事服装销售工作,每天都在忙于和顾客交流,退休后的生活在她看来过于清净,让人一时难以习惯。

为了找回充实的生活,孙女士思前想后,在家人的建议下,她决定和先前工作单位进行沟通,争取重回岗位。

有多年销售经验的孙女士向公司提出重回岗位的请求后,公司当即同意,她也如愿“重操旧业”。“这份工作有时的确让人觉得挺累,但因为这份工作,我的生活也变得更充实了,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孙女士说。

年龄限制让求职老人吃了“闭门羹”

除了重操旧业外,还有很多退休人员想尝试新挑战,便开始四处求职。

中年就业难题(渠道少就业面窄)(2)

位于德城区三八中路的劳务市场,每天都会有大批市民来此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各年龄段求职者的身影在这里都能看到,其中不乏有许多退休人员。

记者随机挑选了30余名求职者询问年龄,其中退休人员有6名。多位招聘者均表示,如今的劳务市场年轻人早已成为稀缺资源,中老年人较为常见,退休人员也较为活跃。

现场的招聘信息中,在对工作内容、薪资和工作时长等作出介绍的同时,很多岗位也对求职者的年龄提出了限制,面向退休人员的岗位可谓少之又少。50岁以内、18—45岁、45岁以下……招聘信息上一条条的年龄限制让不少老年求职者感到无奈。

经过一番观察,记者发现仅有蔬菜分拣工、切菜工、刷碗工等岗位为老年人敞开大门,这些岗位的工资综合来看在每月3000元左右。我们平时在保安、保洁员、服务员等岗位中常看到老年人的身影,但在现场的多数招聘信息里,类似岗位都在年龄限制上将退休的老年群体拒之门外。

“作为企业,招聘过程很多事情都是要考虑的,年龄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劳务市场进行招聘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很多岗位不愿招聘老年人的原因无非就是学历、技能、身体状况三方面,其中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是阻碍老年人再就业的最大难题,“岁数大了身体难免有些小问题,而作为用人单位,肯定不愿承担其突发意外和各种工伤事故的风险,所以很多岗位都会设定年龄限制。”

线下就业渠道少线上就业操作难

除了年龄限制外,找工作途径少也成为了退休老人就业过程中的难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退休老人就业普遍依赖于劳务市场中张贴出的求职信息,但通过这种方式求职时常会“碰壁”。另外,劳务市场针对老年人的岗位较为单一,多数为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体力岗位或服务岗位,退休前从事的是教师、会计、销售等脑力工作的老人。

“退休后找工作也没太高的要求,只要适合自己就行,但逛来逛去发现劳务市场这里招聘的岗位非常有限。”刚退休不久的赵女士已在劳务市场逛了些时日,今年51岁的她却始终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虽然想过利用其他渠道试试,但却发现除了劳务市场外难寻第二个招聘地点。

在求职渠道难寻的情况下,很多的老人便将希望寄托在身旁的亲朋好友关系上,希望通过他们帮自己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除此以外,今年8月,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网站面向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提供择业指导等服务。网站挂出的招聘岗位涉及养老、教育、顾问等,求职者年龄普遍在45岁以上。但在区域搜索后,记者发现在求职与招聘中均无德州本地人员及企业。

线上老年人就业平台的推出为老年人再就业拓宽了渠道,但老人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在记者采访的近20位退休后有工作意愿的老人中,他们基本都能较为熟练地操作手机进行聊天、支付、拍照等,但利用线上平台去找工作,对多数人来说难度不小。对于网络平台求职,很多老人也存在抵触心理,担心上当受骗。

解决“银发族”再就业难点需多方发力

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孩子上学、年轻人工作、老人养老都是正常的现象,而如今很多老人打算重返职场,这一情况也让很多年轻人开始担忧,认为是在和自己“抢饭碗”。不仅如此,在很多子女看来,老人退休后再去找工作挣钱,无疑就是在对外宣称自己不孝,不能让长辈安享晚年。

除了社会观念方面外,目前老年人再就业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岗位年龄限制、就业面窄、就业渠道少等方面。而攻克这些难点,无疑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

虽然他们已达到退休年龄,但多数有求职意向的老年人在精神状态上依旧不错,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也让他们在为人处世上更有经验,甚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有着过人之处或一技之长。对此,用人单位应适当放宽限制,结合工作性质与竞聘人员实际情况去考虑,而不是因年龄问题一概拒之门外。

同时,相关部门应结合当下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拓宽再就业渠道,多开发弹性工作岗位,成立专门的老年人才市场,可依托社区居委会定期发布相关岗位公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