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姜太公在莒国传说)

文/宋成泰/陈金鹏

历史上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姜太公在莒国传说)(1)

世人皆知山西有一条渭水河,河岸有座釣魚台,那是三千多年前的姜太公钓“魚”的场所。豈不知,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有一河也叫渭水河,河阴处也有一座钓鱼台,河阴更有一座霹雳墩,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遗迹仍存。

姜太公,即是姜子牙,本姓吕,名尚,太公是後人的尊称。是我国三千多年前的神話传說中的吉神,生于公元前的莒国(今日照)吕村。曾在昆仑山从师元始天尊学道,后尊师命下辅佐周室

姜太公怀才不遇,八十多岁了,天天坐在陝西一条叫渭水的河边钓魚,被人称作异人。当人们问他为何用直钩钓鱼时,他說:“願者上钩,我是在钓大魚、钓贤鱼!”此話-出,世人皆笑話他。唯有志高心阔的周文王不这么认为,便去請他,聘为军师钓天下。後又助周武王伐纣,历经三死九灾之激烈斗爭,終於完成灭商兴周大业。

姜太公是三千多年前的一个传奇人物,由于帮助周武王灭商兴周,功劳大伟,逐渐被后人尊为吉神。建台封神,使三教归一,老子为道教掌门,姜太公专管督察三界教规。姜太公奉命云游天下,劝恶扬善太公所到之处,恶神凶煞纷纷退避。因此、人世间敬他为天、地、人三界正神,將他奉为神明。

凡民间建造开工、上梁安门等大事,为保平安吉利、都要求太公保佑。如定基动土忌三煞太岁,要择吉动工,方可避免。上梁忌二十八宿中的角、亢、奎、娄、鬼、牛、星七宿。安门忌河魁,百年大計求吉避凶,各有论忌,凡僧道之术各有破解,运用安法或“普安灵符”可破解三煞太岁,实佛教之术。

现如今知者不多,会者更少,安门书太公从此过”可破解河冠“书太公在此”可破解“角、亢、奎、娄、鬼、牛、星七宿”,此是道家之术,至今民间还常用,已成习俗。

姜太公在昆仑山学艺四十年,艺成之后,奉师命执榜斩将封神下山游荡江湖。由于道艺高超,被商紂王招为侍臣。后因直言恼怒结王、逃亡西岐,在渭水河垂钓避难。遇文王聘贤出山,先助文王兴周后助武王伐纣,历尽三死九灾,灭商建周。

周武王为纪念先王在渭水河聘贤得子牙与太公安天下之功。便昭告天下,命每州必须命名一条河称渭水河並在河阳建一钓魚台,在河阴建一霹雳墩,霹雳墩是姜太公之妻马氏的坟墓

莒是姜子牙的故乡,当时命名的渭水河,就在现今的故城东北平原上。源出杨家店子村,流经魏家村、刘家村一带、蜿蜒南流。经岳家村西北、折向西,经傅家洼村前,到郭家园村东拐弯向南。经文心广场东边流入东城壕,然后继续南流、成為东关为东关一街与南关街的界河。至南关拐西,經县中医院西流人刘家菜园村后、酒厂南边流入淤泥河。全長約10余公里,属于城区內河,此河即古沭河故道

据传,古时渭水河中汪塘如练,碧波荡漾、鱼跃虾肥,荷花飘香沿河杨柳绕翠,柳絲婀娜,不时有人在柳下轻抒鱼竿,悠開垂的、那渭河之水潺潺西流、雨岸綠野,平坦而广阔。春天,万紫千红、鸟儿在田畔林中穿梭鳴唱,真是花香鸟语;秋天,天高云淡,一片恬静舒适的丰收景象

莒州钓鱼台建在故城外柬北約2公里处,即现在的国土资源品策北的浮达橡胶厂院内。南北長90米,东西宽15米,北端紧靠滑水肉高约6米,整座釣鱼台全部用城西北三十里堡的五色土奔第面成。图此上是立土,不怕雨打水冲,故历经三千余年,到1980年,比坡食直立6米高,可惜在农业学大寨时其他一面坡被明为农田,整个钓鱼台被东关三街建砖厂烧光

群雳墩位于釣鱼台西南约一十米、新博物馆广场北,据传:公经常到渭河岸的釣鱼台釣鱼,他老婆就常去送中午饭。太公每天中午好喝酒,喝酒又要多炒菜。時間長了,姜老太太心烦,常有争吵。

有一次,老太太赌咒发誓,不再送飯。太公氣憤地說:“好,從此我也不用你来送飯,你回家吧!如果走三百步不回头,我就把你永久定在那里!”

老太太愤愤而回,他越走越气,走着走着,突感心疼胸圈,头晕目眩,接着便昏然倒地。太公看见,赶紧跑去抢救,却见已经气绝身亡。太公知過,顿足捶胸,万般無奈。最后只得把手一扬,只见一道闪光掠过,随后一声惊雷,霎時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狂风暴雨。之后又一声惊雷响过,便风停雨止。老太太不見踪影,原来的平地上,多出了一座高约一丈方约四丈的大土墩。后来,老太太遭雷劈的故事渐渐传开。从此,那土墩就叫了“霹雳墩”,霹雳墩毁于 1974 年,被铲平成为“大寨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