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巴西里约热内卢记者汤晔。

近年来,在巴西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除了里约州的法定官方节日——中国春节之外,里约州议会立法确定每年8月8日为“中国-里约友好日”。就在几天前,里约热内卢还刚刚举办了首次“里约中文日”的庆祝活动。这是源于稍早前,里约市议会将每年的9月28日设立为“里约中文日”。那么,为什么在距中国万里之遥的地球另一端的巴西会出现这么多与中国有关的节日呢?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这个话题。

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1)

中国亭,是对1812年来巴西传艺的中国茶农永久性地纪念(图源自网络)

站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中心蒂茹卡国家公园的中国亭,可以俯瞰山下的里约植物园,植物园中有几棵古老的茶树,那是在200多年前由第一批抵达巴西的中国茶农带来的茶籽培育“落户”在这里的。从那时起,巴西迎来了一批批华侨华人。从19世纪的不到一万人,发展到今天的约40万,生活在巴西的华侨华人已成为巴西社会的重要群体。近年来更有不少中资企业来到巴西投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在巴西社会的影响力。

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2)

上合组织助力成员国发展,中巴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供图:总台拉美总站)

目前,中国已连续13年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主要投资来源国,也是对巴投资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巴中资企业已超过300家,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过四万个。

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3)

马累“明日之潮”交响乐团是由卡洛斯·艾德尔多于2010年组建,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自2011年起持续资助的闻名巴西全境的公益项目。(供图:中国驻巴西使馆)

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4)

马累“明日之潮”交响乐团(供图: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

在解决就业的同时,中资企业还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我曾采访过的里约热内卢马累“明日之潮”交响乐团就是10多年来一直得到在巴中资企业资助,发展起来的贫民区青年音乐团体。音乐令当年这些少年摆脱了贫民区里毒品、暴力、犯罪的侵扰,成长为今天的青年音乐人。

除去经贸往来,中巴在人文方面的交流也日益活跃,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中国民众对巴西的认知已由足球、桑巴、烤肉等传统名片,不断扩展至BossaNova("新派爵士乐")、战舞、柔术等巴西特色文化。

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5)

《“春晚”:中国春节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拉美总站与旗手传媒集团合办的日播电视新闻专栏《中国故事》中播出(图源:总台拉美总站)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巴西与主流媒体旗手集团、环球集团、国家传媒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总台与旗手电视台合办的新闻栏目《中国故事》2019年11月开播后,不断把中国社会的最新发展介绍给广大巴西观众。为庆祝中巴建交48周年,中国驻巴西使馆不久前主办“跨越时空”中国影视作品巡展、“中国一瞬”文化体验周等系列活动,吸引过万巴西民众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与。我在巴西利亚采访“中国一瞬”文化体验周时深切体会到巴西普通民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向往。很多参与活动的巴西人都表示希望学习中文,有机会去中国看一看。

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6)

热爱中国文化的巴西民众(汤晔摄)

尽管近年来中国在巴西多座城市建成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再加上各类中文教学机构累计开设语言和文化教学班千余个,但仍不能满足巴西人学习中文的热情。最近,我在当地华人社团组织的中秋晚会上,在“里约中文日”的庆祝活动上都能看到路易斯·贝克斯坦的身影。他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一名经济分析师,时常需要与在中国的同行做线上视频交流。如今他正在一个里约中文学校学习中文。路易斯直言,经常找像我这样的中国人聊天,也是他快速提高中文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7)

里约的中国元素在当地深受欢迎(汤晔摄)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近年来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成就空前的发展,令中巴关系日益紧密,超越了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如今成为南北半球共同发展的好伙伴。

以上是总台驻巴西里约热内卢记者汤晔在当地的观察。

巴西狂欢节旅游宣传语(总台记者看世界)(8)

本期《总台记者看世界》作者:总台驻巴西里约热内卢记者汤晔

中国之声《总台记者看世界》栏目

通过总台驻外记者视角

记录世界风云变幻

为您打开“看世界”的窗口

《总台记者看世界》每日播出时段

中国之声《正午60分》节目首播

《新闻进行时》16点时段重播

监制丨王巧玲

记者丨汤晔

编辑丨杜雨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