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师讲解西游记(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佛教大师讲解西游记(读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1)

为了更好地读懂《大唐西域记》,我又买了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网友调侃说:郭德纲说了一个段子,为了认字,买了本字典,接着又买了本怎样查字典。

这几天把《大唐西域记》先放一放,先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前面一部分先读,直到和《大唐西域记》同步,再两本书放在一起读。

大众对唐玄奘的了解来自于《西游记》,但西游记里的唐僧除了名字一样,事迹完全不同。《西游记》是虚构的神怪小说,《西域记》和《慈恩传》是史籍,过去百姓只懂《西游记》不懂这两本书,只能说治学研究离普通大众有些远,以致真正的唐玄奘精神没有得以传播。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初稿五卷,由唐玄奘的弟子慧立所写,因为涉及一些皇家敏感问题,此书一直埋在地宫,不敢公示于众。后来慧立临终前,才叫弟子挖出来,慧立还没有看到书就圆寂了。后来此书洒落各地,经过多方收集,由释彦悰编写成十卷,就是现在看到的这本书的样子。

《西游记》里唐僧的身世特别曲折离奇,其实那只是古代通俗小说,惯有的写法。唐玄奘的父亲陈光蕊高中进士,带着大红花骑大马在街上游行,遇到宰相的女儿殷温娇在那里抛绣球招亲。殷温娇绣球砸中陈光蕊,两人于是结成夫妻,一起到江州上任。他们在江上,遭遇水寇刘洪,陈光蕊遇害,刘洪霸占了殷温娇,顶替陈光蕊去做官。这时殷温娇已经怀孕,就忍辱偷生,直到把孩子生下来,把他放在木桶里,顺水漂亮。然后这孩子被一寺庙和尚捡走,就是后来的玄奘。玄奘为父母报了仇,然后唐太宗派他去西天取经。

历史版玄奘的身世,另一番样子:玄奘俗姓陈,汉太丘长仲弓之后,父亲陈慧是个儒雅高尚的学者,长相英俊,精通经典,共生四个儿子,玄奘最小。四岁时母亲去世,大概九岁时父亲去世。一年后,被先出家的二哥带去寺庙里生活。

原本已受父亲教导,又在哥哥影响下,学习经文,十三岁时就十分出名了。玄奘的二哥也非常优秀,当时的人认为他们可比庐山的慧远和慧持兄弟。《慈恩传》里说他二哥风度度俊郎,体格魁伟,颇似其父。他喜好佛学和儒学,能讲授《涅槃经》、《摄大乘论》和《毗昙论》,又通晓《尚书孔传》,尤为喜欢《老子》、《庄子》,为蜀人所仰慕。

《慈恩传》说长捷法师(就是玄奘二哥),文章谈吐蕴含内秀,潇洒飘逸。在待人接物,开导愚凡方面不亚于玄奘法师。但法师已经亭亭独秀,不染尘埃,神游八极,穷通玄理,志廓天地意趣高远,承继圣学追慕圣贤,志振佛法,匡救世俗,经历风波而意志不倦,面对人君而节操愈高,这不是他二哥所能及了。

玄奘满二十岁,在成都接受具足戒,成都附近所有经典都已被他学尽,他离开他哥哥北上,遍访名师,直到中国有传播的经典都学遍。然而各大师所学或隐或显,真伪难辨,让人无所适从,于是产生前往印度的想法。

以前看西游记,对唐僧没什么好感,觉得这个人是非不分,动不动给孙悟空念紧箍咒。西天取经所以能够完成,全靠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而历史版的

西天取经靠的是唐僧自己一个人的努力,靠他以自己的风度和学识征服一路上所遇到的人,受到一路上遇到的人的帮助。

在唐朝唐僧从印度归来时,僧俗都倾城出迎,也是一时盛况。这时才有了大唐皇帝的事情,而不是一开始由皇帝派遣出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