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源古村古碑(古人脚下美丽的风景线)

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可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一砖一瓦都值得慢慢推敲,细细品味~

就连柱子末端的柱础都是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你留意过吗?

今日我们一起“打卡”古人脚下美丽的风景线——柱础

钓源古村古碑(古人脚下美丽的风景线)(1)

在长期的建筑建造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埋于室内地坪下的柱脚,虽然稳固,但时间长了会引起潮湿和腐朽。于是将柱础抬升至地坪以上,以有效避免木质柱脚的腐烂。这样由原始的重视柱础的结构性作用,转向结构与装饰作用并重。其后,将“柱”与“礩”合二为一的整体石柱础就出现了。

钓源古村古碑(古人脚下美丽的风景线)(2)

历史上有关柱础的记载有很多,例如宋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zhì),三曰舄(xì),四曰踬(zhì),五曰磩(zhú),六曰磉(sǎng),今谓之石碇(dìng)」。叫法之多表明了古时人们对它的依赖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更有趣的是宋苏洵书中的“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意思是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所以在某些方面,柱础还能充当古人的“天气预报”呢~

钓源古村古碑(古人脚下美丽的风景线)(3)

柱础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1.在柱下铺垫卵石,不露明;

2.让础石上升到地面来,成为整个立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

3.在础石上再安装柱座,础石周围加以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当承续着几千年古老建筑文明的载体,通过榫卯颗粒积木的方式,在千年后的今天向我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像是娓娓道来,又令人感动!

钓源古村古碑(古人脚下美丽的风景线)(4)

酷夏难耐,邀你赴约宅家游戏live

分分钟变身建筑师,玩得过瘾,学得快乐

下次我们讲讲柱础各个朝代的式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