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子为啥不叫子孔(我叫孔子孔武有力的孔)

今天是孔子诞辰2573周年纪念日。

孔子姓子为啥不叫子孔(我叫孔子孔武有力的孔)(1)

作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孔子固然平易近人,但囿于历史形象,还是会给我们一种距离感。

直到前段时间,孔子在“刃牙吧”又一次大火了起来。

“刃牙吧”,是由日本漫画家板垣恵介绘制的格斗漫画《刃牙》的百度贴吧。

作为一部脑洞大开的格斗漫画,除了人均筋肉人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半圆科学”(作者“板垣”谐音“半圆”)。

比如“仅靠握力,徒手将石炭捏成钻石”:

孔子姓子为啥不叫子孔(我叫孔子孔武有力的孔)(2)

图源网络

你说可能吗?

完全不可能。

但你说真的没有一点理论依据吗?

倒也不是。

科学,但不完全科学,只科学一点点。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刃牙吧的吧友们讨论到了孔子的战斗力: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孔子想必十分强大吧!

那会儿治安条件远不如现在,也许吃着火锅唱着歌,出城就被麻匪劫了,但没听说孔子被人打劫过啊。

足见“孔武有力”——“孔子有武功,力气还特别大。”

那么孔子究竟有多强呢?

吧友们援引历史文献里的草蛇灰线,得出了诸多推论:

其一,孔子身高一米九。(“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孔子世家》,“九尺六寸”,按孔子家乡鲁国的尺度标准1尺=0.205米,孔子是典型的山东大汉。)

其二,孔子力大无穷,能拎起城门的门闩。(“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吕氏春秋》)

这一点算是“子承父业”。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当时有名的勇士,名列“鲁国三武将”之一,曾双手托举城门。除此之外,“举城门”这种情况一般只在演义里出现过。

隋唐第四条好汉熊阔海举过千斤闸,人困马乏,死在了闸下,足见托举城门之难。“隋唐第四条好汉”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大家熟知的秦琼秦叔宝仅仅排名第十六。

其三,孔子技能树点满了。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都精通,是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其四,孔子耐力值MAX,七天不吃,影响不大。(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物所通,藜羮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孔子家语·在厄》)

更有甚者:孔子的时代叫春秋,死后才逐渐开始了战国纷争,就好像奥丁健在的时候,不见灭霸侵略地球,足见各国诸侯心中都对孔子有所忌惮。

孔子的威慑力达到顶峰,推论于是在合理的道路上,逐渐“离谱”了起来。

孔子以理服人,其实是以(物)理服人。

所使用的是名为“仁义”的强大武学:

孔子姓子为啥不叫子孔(我叫孔子孔武有力的孔)(3)

图源《刃牙》贴吧

而《论语》也变成了“《抡语》”,并且有了“船新”的解释。(仅供娱乐,切莫当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打听到去你家的路,晚上就能把你KO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孔子说:君子打人就得下重手,不然没法树立威信。

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子说: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我打的没有以后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想和你说话,并用怪力把你打得神志不清。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个人才配我站起来打,四十个人加起来我毫无波澜,五十个人会被我打倒是顺应天命,六十个人站一排我一个耳刮子可以全顺下来,七十个人来了我终于可以放开来打,不用遵循任何江湖规矩。”

……

大家耳熟能详的《论语》忽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也改变了我们一直以来的刻板印象。

读书人并不一定文弱。

而且玩梗其实对知识储备有很高的要求,也使我们对至圣先师孔子感到更加亲近。

感念2573年前的今天,孔子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感谢他教化世人,给我们带来了《论语》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