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分布最广的是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特点及例子)

汉语方言分布最广的是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特点及例子)(1)

总结东北话霸道之处有以下几点:

1.词汇直接明了,对事物描述准确。

2.风趣幽默,感觉像是说笑话。

3.好听,好记,传播度极强。

汉语方言分布最广的是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特点及例子)(2)

附录:普及东北话常用的方言大全

1、 噶哈:意思是有什么事,干什么去。

2、饽了盖儿:膝盖

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4、埋汰:脏,形容词。

5、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

6、唠扯:聊天

7、唠嗑:谈话,聊天

63,洋吧二正--做事不认真,三心二意。

64,埋了咕汰(埋了八汰)--多形容人或房间衣服等,不干净,不整洁。

65,得得(四声)搜搜--多形容人做事情炫耀,骄傲自大。

66,吭吃瘪肚--形容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67,突鲁反仗--形容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不讲信用,不能说到做到。

68,傻了八叽--形容人比较呆傻。

69,二虎八叽--同上(也可以形容人做事莽撞)

70,斯斯哈哈--东北的天气冷出门不带手套,冻手的时候吐哈气用来暖手,因此演变成被冻的程度。

71,老天巴地--形容人长的老,岁数大了。

72,老么卡眼儿--同上。

73,皮儿片儿--主要形容房间不整洁,东西摆放比较凌乱。

75,破马张飞(武武玄玄)--人不安静。

76,吊儿郎当--形容人游手好闲,没有正经的事情做。

77,五迷三道--主要形容人酒后失态,一般形容人喝多酒了。

78,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情浮躁,不踏实。

80,逼喝的-,形容傻,或者能装的人。

81,膈应--烦人。

82,赖鸡--人不高兴而说话,缠人。

83,倒腾--收拾。

84,拉脸子--形容人不高兴,不愿意。

85,牛子--男性生殖器。

86,懒lan子--睾丸。

87,杂--za(读一声)乳头。

88,呗服的(服读一声)--指屈服。

89,粑粑--指粪便。

90,扇嘴巴子--打耳光。

91,破鞋--形容人不正当的性交,骂人的话,这个过程又称搞破鞋。

汉语方言分布最广的是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特点及例子)(3)

93,拉皮--指宽粉皮。

94,撕巴--指打架。

95,扯犊子--不说正经话。

96,腰子--多指动物的肾。

97,武指--在人面前比比划划。

98,愣喝的--发呆

99,撸串--吃烤肉串。

100,河了--指液体蒸发后留下的印。

101,嘎巴儿--附着在一个物体上的不规则的粉末状物体。

102,嗦了蜜--棒棒糖。

105,绞--用剪子剪。

107,嘎拉哈--动物的膝盖骨。

108,牛哄哄--脾气暴而能装的人。

109,冒漾--液体冒出容器。

110,仰八叉--摔倒或绊倒。

汉语方言分布最广的是东北方言(东北方言的特点及例子)(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