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道貌岸然(成语故事之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

成语故事道貌岸然(成语故事之曲高和寡)(1)

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是不是品德有什么污点?要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在指责您呢?”宋玉回答说:“是的, 有这种情况。湖大王宽有(you)我的罪行,让我把话说完。有一个外地人在我国首都市中心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 一类的通俗民谣,因为国人对调子很熟悉,所以几千人都跟着他唱起来。他又唱起《阳阿》《薤(xie)露》这种有一定深度的曲子,还有几百人能跟着他唱。当他唱起《阳春》《白雪》 这类意境高深的曲子时,就只剩下几十人能跟着唱了。最后,他唱起最高难度的用商调、羽调和微(zhi)调谱成的曲子,这一次, 只剩下两三个人能勉强跟着他唱。由此可见,曲子越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kun),人中也有豪杰。圣人总是有瑰丽的思想和超拔的行为,卓然不群,出类拔萃,一般人又怎么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成语故事道貌岸然(成语故事之曲高和寡)(2)

[释义]意为曲调越高深, 能跟着唱的人越少。比喻思想、言行、文艺作品等高深,不能为多数人所理解接受。高:高雅。寡:少。和:应和。

[出处]“是其曲弥高, 其和弥寡。”

战国•宋玉《对楚王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