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

李白之谜(188)|| 李白诗歌于何时被唐代宗授予“大唐三绝”之一?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1)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2)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3)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4)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5)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6)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7)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8)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9)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10)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11)

关于李白的所有历史故事(李白之谜188)(12)

唐文宗皇帝时,曾向全国发出诏书,御封李白歌诗、张旭草书、裴旻剑术为大唐“三绝”。如此诏书,实为罕见,却是从朝廷的角度对大唐文化的至高肯定。

“三绝”中,李白诗歌为大家熟知,早在李白在世时(742年),当朝皇室唐玄宗召李白入京即是对李白诗歌的终极褒扬。李白还得到了同时代的杜甫、白居易、韩愈等众多文人的高度盛赞。宋人曾巩在《代人祭李白文》中赞道:“子之文章,杰力人上。地辟天,云蒸雨降。播产万物,玮丽瑰奇。大巧自然,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尤壮。大骋阙辞,至于如此。意气飘然,发扬俦伟。”这是一个后世文人对前辈的崇高致敬和极致肯定。

张旭系吴郡(江苏苏州)人。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并称为“饮中八仙”。杜甫在《饮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不仅是一位草书大家,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同时还是一位诗人,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世称“吴中四士”。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赞道:“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张旭草书在唐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裴旻,唐开元年间人,与李白有过交往。其剑术之高,史料记录甚少,但从李白的诗句中可见一斑:“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另据裴旻之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载:“(李白)常心许剑舞。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足见裴旻剑术在当时绝非等闲之辈,以致于李白都要拜其为师。另据《独异志》载:“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画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旻于是脱去服,若常时装饰。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此。”王维有《赠裴旻将军》诗:“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可见,虽然剑在唐朝的兵器功能已有所削减,但对剑的崇拜依然不减。在唐人的诗文中,剑常常成了理想和功业的喻体。李白的诗中,耀眼的“剑”影随处可见,那即是他时时迸发的理想的光芒。

大唐“三绝”是大唐文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三绝”者,诗仙李白名号最响,生前身后,皆是如此。草圣张旭自创一派,可谓草书的开山之祖。武圣裴旻,知者较少。不过,以李白为主线,他们生前皆有交集,李白与张旭是“仙量”级别的酒友,李白与裴旻可能还是师徒关系——李白有欲拜裴旻为师的诗歌“记录”,却没有是否了却心愿的后续记载。

大唐“三绝”是盛唐构筑的令后世不断仰视膜拜的文化极顶。

(待续;讲李白我是认真的;版权所有)

文/赵 斌 图/谭昌永、蒋戈

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