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资料分析公式笔记(公考数资练习备考到现在)

数资类题难度大,耗时长

复习起来让小可爱们十分头疼

今天小粉笔带来了数量关系类公式

公式应用 适用范围 实战演练

快来一起学习吧

公考资料分析公式笔记(公考数资练习备考到现在)(1)

1

牛吃草公式

一、常用公式

Y=(N–X)×T。

二、公式应用

1. 公式说明:

Y 代表原草量(消耗量),N 代表牛数量(消耗效率),X 代表草生长速度(生长效率),T 代表吃草时间(消耗时间)。

2. 常见类型:

资源消耗类、排队类、进出水等问题。

3.适用范围:

题目中出现“N(‘牛’数) T(时间)”形式的排比句,有“生长”有“消耗”。

例如:“12 头牛吃 4 天,9 头牛吃 6 天”“4 个入场口用 50 分钟,6 个入场口用 30分钟”。

三、实战演练

例题:一个牧场每天新长出的草一样多。已知这片草可以供 6头牛吃 20 天,或供 7 头牛吃 10 天,那么该牧场可以供 9 头牛吃几天?

A. 5 B. 6

C. 7 D. 8

【解析】设每天生长草量为 x,原有草量为 y。代入牛吃草计算公式:原有草量 =(牛数量 – 每天生长草量)× 天数,可得 y=(6–x)×20=(7–x)×10,解得 x=5,y=20。设该牧场可以供 9 头牛吃 T 天,可得 20=(9–5)×T,解得 T=5。

故正确答案为 A。

2

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

一、常用公式

A B–A ∩ B= 总数 – 都不满足。

二、公式应用

1. 公式说明:

“A”表示满足 A 条件的元素,“B”表示满足 B 条件的元素,“A ∩ B”表示既满足 A 条件又满足 B 条件的元素。

2. 适用范围:

题目中出现两个集合之间有交叉、有重叠的情况。例如:10 人喜欢泰山,8 人喜欢黄山,3 人既喜欢泰山又喜欢黄山。

三、实战演练

例题:某单位有 107 名职工为灾区捐献了物资,其中 78 人捐献衣物,77 人捐献食品。该单位既捐献衣物,又捐献食品的职工有多少人?

A. 48 B. 50

C. 52 D. 54

【解析】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A B–A ∩ B= 总数 – 都不满足,可得 78 77–既捐献衣物又捐献食品的职工人数 =107–0。则既捐献衣物又捐献食品的职工人数 =78 77–107,尾数为 8,只有 A 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A。

3

奇偶特性

一、常用公式:

1. 和差: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

(a b)与(a–b)的奇偶性相同。

2. 乘积:全奇为奇,一偶则偶,如 4x、6y 必为偶数,而 3x、5y 则不确定。

(a、b、x、y 均为整数)

二、适用范围:

“奇偶特性”是一种解题方法,应用于数量关系的多种题型中,其中“和差倍比”问题、“不定方程”问题中应用较多。

三、实战演练

例题:小芳有面值为 5 元和 10 元的人民币共 14 张,合计 100 元,则面值为 5 元的人民币有多少张?

A. 8 B. 9

C. 10 D. 1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面值为 5 元的人民币的张数必须为偶数,排除 B、D 两项。假设面值为 5 元的人民币有 8 张,则面值为 10 元的人民币有 14 - 8=6 张,面值合计为 5×8 + 6×10=100 元,A 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A。

4

溶液相关公式

一、常用公式

1.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2. 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3.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 浓度。

二、公式应用

1. 适用范围:

溶液问题是指溶液的浓度变化的问题,常常涉及两溶液或者三溶液的混合,题目难度不大且有一定的套路性。

2. 注意点:

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要注意区分溶液与溶剂)

三、实战演练

例题:将 1 千克浓度为 x 的酒精,与 2 千克浓度为 20% 的酒精混合后,浓度变为 0.6 x 。则 x 的值为:

A. 50% B. 48%

C. 45% D. 40%

【解析】根据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量不变,可得x 2×20%=(1 2)×0.6x,解得x=0.5,即 50%。

故正确答案为 A。

5

方阵问题相关公式

一、常用公式

1. 最外层人数:正方形方阵每边有 n 人,则最外层人数 =4n−4;长方形方阵长边有 a 人,短边有 b 人,则最外层人数=2(a b)−4。

2. 实心方阵总人数:正方形方阵每边有 n 人,则总人数 = n 2 。长方形方阵长边有a 人,短边有 b 人,则总人数 =a×b。

3. 相邻两层人数相差为 8。

二、公式应用

1. 公式说明:

方阵问题是计数模型问题中一种,难度较低且方法性较强。解题时直接代入相应公式即可

2. 适用范围:

题目中出现若干个主体排列成方阵,求主体的总数,或每圈主体的个数。

三、实战演练

例题:一个由边长 25 人和 15 人组成的矩形方阵,最外面两圈人数总和为:

A. 232 B. 144

C. 165 D. 196

【解析】代入方阵问题公式,最外圈人数和为(25 15)×2–4=76,相邻两层人数

相差 8,所以第二层人数和为 76–8=68,则最外面两圈人数总和为 76 68=144。

故正确答案为 B。

公考资料分析公式笔记(公考数资练习备考到现在)(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