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课题(高中历史课堂小结方式的研究)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课题(高中历史课堂小结方式的研究)(1)

作者简介:张剑敏,200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学专业,中学一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教学,踏实勤恳,成绩突出。曾荣获镇平县优秀教师、镇平县优质课一等奖、南阳市优质课二等奖、雪枫中学课改标兵、雪枫中学解题大赛一等奖。

执教格言: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努力做一个积极进取、上下求索、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学习型教师!

高中历史课堂小结方式的研究

张剑敏

【摘要】课堂小结是所有学科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和攻克重难点,尤其是高中历史涉及多个方面,教师要在小结中融入新思维和全新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研究高中历史课堂的小结方式。立足于我校实际,本文从问题提出、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小结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助力雪枫中学的腾飞。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小结 方式

课堂小结作为每节课的结尾,对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掌握知识重难点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考虑到历史学科的特点、高考历史考纲的要求和我们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历史教学更应该注意课堂小结,通过选取合理的课堂小结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效率。结合我个人以及我们备课组的教学实践,经过近段时间的努力,我总结出课堂小结应该注意时间的掌控、内容的升华、形式的多样化等问题,并且针对不同课节整理出框架式小结、比较式小结、图表式小结、时空式小结等九种历史课堂小结方式,希望对我校的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一、问题提出

本课题之所以选取高中历史课堂小结的方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课堂教学环节的要求。一节完整的课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后练习等基本环节。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节课中必不可少。课堂小结跟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直接相关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通常需要通过课堂小结这个教学环节来检验反馈,否则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构是不完整的。课堂小结是高中历史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部分,与其它教学环节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程序整体,它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这门学科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三年,并且是中招考试的必考科目,对于历史基础知识,学生已有所了解和掌握,加之教材上的字学生都认识,所涉及内容的字面意思也基本能看懂,学生很容易对讲授新课的过程不够重视。所以在一节历史课的末尾,通过小结概括本节所学知识,强调重难点,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第三:高考历史考纲的要求。高考中历史学科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考纲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掌握基础知识之上,日积月累而成的。所以通过每一节课的小结,再次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第四:我们学校的学情。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部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以上这些使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难以在45分钟的课堂上全程集中精力听讲。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总结和升华,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小结,既能前面未认真听讲的空缺,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认真研读教材把握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每一课重难点,确定好每一节课的最佳小结形式;与同学科同课头任课教师同课异构,比较不同的课后小结,从中汲取有效成分;在网上搜集相关教案,把课后小结进行分类比较,确定研究方案和步骤,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2、实施阶段: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我将把高一年级作为重点实验对象,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为依托和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罗列不同的课后小结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说明理由。在同一个班里对同一类课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小结,通过课后的练习及下一节课的提问以及相关的测试题,了解学生在同一种类型的课堂下容易接受哪一种小结方式。在同一个年级不同班级间同一节课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小结,观察哪一种小结方式在哪一个班课堂效果更好。在平时课堂提问中注意观察学生对于哪一类知识识记准确、理解到位并寻找原因,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意为之,且在课后小结中渗透。

3、总结阶段:通过前面的调研,分析学生接受知识、理解问题能力的现状,根据已经收集的数据信息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选择有效的课后小结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用总结概括、点明主旨、引出下文等方式来提炼总结强化有效信息。最终形成论文,完成小课题。

三、研究成果

通过我工作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前段时间的研究,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应注意以下问题,并总结出几种历史课堂小结方式。

1、课堂小结注意事项

  1. 注意时间的掌控。课堂小结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到5分钟,不宜过短或过长。时间过短显得一节课虎头蛇尾,仓促了结,内容不全或者升华不足;过长则占用课堂其他环节的时间,影响整节课的授课效果。
  2. 注意内容的升华。课堂小结不是对前面所讲新课内容的简单概括和重复,而是在概括前面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各块知识与本节课标题之间、各块知识之间、本节课与下节课、本节课与其他两本教材之间的联系,指出重难点,为接下来的课后练习、学生课下的复习巩固以及下节课的预习和学习做好铺垫。

(3)注意形式的多样化。鉴于高中历史课堂小结的重要性和每节课的特点不同,为了增强课堂效果,那么课堂小结不宜千篇一律,万年不变。我们要努力探索适合本节课的小结方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2、高中历史课堂小结方式

(1)框架式小结。这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最常用的课堂小结方式。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一目了然。如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我们可以用下面方式进行小结。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课题(高中历史课堂小结方式的研究)(2)

(2)比较式小结。如果某节课的知识点或者知识结构与前面所学的某课极其相似,适合采用此种方式作为课堂小结。这样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又可以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如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通过标题我们知道前面已经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就会觉得这节课特别适合此种小结方式。的确,本节课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时间、开始的标志、主要成就、侧重领域、生产组织形式、科学的作用、特点和影响。此外,如果某节课讲述的几个问题是并列式并且有一定的可比性,也适合采用对比式,比如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在进行小结时,可以将三次改革的时间、执政者、内容、侧重点、措施、效果进行对比。又如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可以对比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的建立时间、成员国、合作领域、性质、特点。同样,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进行小结时,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对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时间、原因、表现和影响。

(3)图表式小结。顾名思义,图表式小结就是以图表的形式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此类小结适合以下几种课节:第一,上面所提到的适合采用比较式小结的课,在进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时,通常就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第二,知识比较琐碎并且以史实为主的课,比如,必修二第一单元的前三课和第五单元的三课,图表式小结就比较合适。

(4)线索式小结。此类小结方式适用于线索比较清晰的课节,如第5课《开辟新航路》,讲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过程、结果,再如,第17课《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讲述的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5)时空式小结。如果某节课内容时间、空间跨度比较大适合采用此类小结方式。如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重点为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如若以时间轴的形式作为小结,更能够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6)歌诀式小结。歌诀式课堂小结有两大优点,第一,形式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提升学生兴趣;第二,明了易记,朗朗上口。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史,涉及到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关于这个问题,有不少学生到高三还掌握不住。在讲述朝代顺序时,可借用《中国历史朝代歌》: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7)视频式小结。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今天,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有些纪录片如《大国崛起》、《世界历史》、《国家记忆》、《信.中国》等,我们平时多储备一些这样的教学资源,备课的时候做好剪辑,整理出三到五分钟作为某节课的小结。例如,第18课《罗斯福新政》就可以将《大国崛起》第11集《危局新政》剪辑后作为课堂小结。

(8)活动式小结。新课改要求老师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学校大力倡导的“6 1”更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度。所以通过组织活动进行课堂小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历史课堂,我们大可将课堂小结作为一项任务让学生来完成,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派各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教师予以点评。或者设计为辩论赛、历史小话剧作为课堂小结。如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可以让学生分为正方、反方来争辩全球化的利与弊。

(9)史料式小结。史料解读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高考历史学生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而这项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功在平时,利在高考。在平时的历史课堂上,进行课堂小结,如若能够针对本节课所学选取合适的史料作为载体,不失为不错的选择。例如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可以选取关于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的史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并总结。

四、小结

对高一下学期的学生生来讲,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各科的学习节奏。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有教海无涯学无止境的态度,,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特别是做好课堂小结,这样学生高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我们的课改之花也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雪枫中学的明天定将更加辉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