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康熙为孝庄祈福(康熙向上天祈祷)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孝始终都是各朝各代的治国思想,尤其是到了清朝,更是推行“以孝治天下”。而把孝具体化,无非就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之心,很大一部分都体现在对其健康状况的极大关注上。

康熙王朝康熙为孝庄祈福(康熙向上天祈祷)(1)

康熙皇帝也是如此。随着奶奶孝庄年事不断增高,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奶奶的身体健康状况,孝庄稍有违和,他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担忧与恐惧;而一旦痊愈,他便如释重负,欣喜若狂。

如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九月初一日,他接到孝庄突然发病的奏报,“心急如焚”,昼夜兼程,迅即回京,直奔慈宁宫孝庄的病榻前。当看到奶奶“慈体已安,尚在服药”,才稍稍松了口气。他为奶奶“亲侍进药,侍奉至夜半”。

康熙王朝康熙为孝庄祈福(康熙向上天祈祷)(2)

为挽救奶奶孝庄的生命,康熙每日在宫中焚香祈祷,万般无奈之下,他甚至不顾众臣反对,断然采取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十二月初一凌晨,寒风刺骨,康熙率王公大臣从乾清宫出发,步行前往天坛致祭。

事情他亲自撰写的祭文中说:“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读完祭文后,康熙跪在坛前,滴泪成冰,在场王公大臣无不感泣。34岁的康熙竟然祈求上苍,以减少他本人的寿命为交换,尽可能地延长奶奶孝庄的生命,足见他对祖母感情之深。

康熙王朝康熙为孝庄祈福(康熙向上天祈祷)(3)

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因人之心愿而改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与世长辞。孝庄逝世后的一连十余日,康熙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入口,以至吐血昏迷。

孝庄在临死时留下遗旨:“我病若不起,皇帝断勿割辫”,但康熙没有遵守孝庄这最后一道旨意,毅然割辫欲守丧二十七个月,后经百官再三劝奉,才勉强同意遗诏奶奶的遗嘱:“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从这些描述中,可见康熙帝的孝敬之心“超越千古”。

康熙王朝康熙为孝庄祈福(康熙向上天祈祷)(4)

因此,我们追溯康熙帝为孝庄所做的一切,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孝道思想,首先是体现在他固有的满族孙儿爱敬祖母的朴素成分上,同时他还忠诚地实践与光大了汉族封建伦常准则,充分体现了“百行孝为先”的儒家思想核心思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