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

平定诸吕之乱后,西汉朝廷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那便是由谁来当皇帝?朝廷中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论,最后大臣们公推选出代王刘恒作为皇帝人选。然后刘恒带着他的执政班底从代国南下,在周勃、陈平、灌婴等开国元勋的拥戴下登基即位,是为汉文帝。实际上从西汉的法理制度而言,汉文帝刘恒并不是皇帝的最佳人选。汉惠帝刘盈去世后是有子嗣的,他的子嗣才是西汉皇位的合法继承人。然而开国元勋们以这些子嗣非刘盈所出为由,废除了他们继承皇位的资格,在刘邦的子嗣中重新选择皇帝。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1)

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所生的嫡子,是最符合西汉皇位传承法理的皇帝人选。刘盈去世后,吕雉让刘盈与宫女所生之子即位,这便是西汉前少帝。由于吕雉在立前少帝时处死了其母亲,所以前少帝长大后怨恨吕雉。所以吕雉后来又废了前少帝,将其幽禁处死,改立刘盈之子刘弘为帝,是为西汉后少帝。诸吕之乱后,开国元勋们认为刘弘并非刘盈所生,而是吕雉安排吕氏子弟李代桃僵,于是将其废除囚禁。同时朝廷大臣认为刘弘的其他兄弟也不是刘盈所生,而是吕氏子弟,所以必须从刘邦的子嗣中另选皇帝。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2)

后来朝廷选定了刘恒作为新皇帝人选,于是包括刘弘在内的刘盈子嗣全被处死。朝廷对外的理由是,他们都不是刘盈之子,而是吕氏子弟。朝廷处死他们,是为了防止吕氏死灰复燃。这个说法被作为正规的史料,记入了《史记》之中,可见是得到当时广泛认可的。然而后世的学者们也提出过不少争议性的意见,最为典型的就是确认刘弘等人非刘盈所生,史料中并未提出任何直接证据。虽然有各种旁证证明刘盈与皇后张嫣并未生子,甚至张嫣至死都是处女。但这并不能确认刘弘等人就不是刘盈所生,因为刘盈与宫女生了西汉前少帝。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3)

汉惠帝刘盈在婚姻生活方面是比较困难的,这方面完全被皇太后吕雉所控制。吕雉为了能让吕氏掌握朝政大权,为刘盈迎娶了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实际上这个婚姻非常荒唐,也受到刘盈的强烈抵制。鲁元公主是吕雉的长女,刘盈的亲姐姐,她嫁给宣平侯张敖生了张嫣。也就是说,刘盈实际上是张嫣的舅舅,所以刘盈拒不接受。两人成婚时张嫣才十一岁,到刘盈去世,张嫣也不满十五岁。在刘盈的抵制下,两人并没有夫妻生活,所以并未生子。有史料记载,张嫣四十岁去世,至死都是处女,所以刘盈没有嫡子。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4)

正史确认的刘盈之子是西汉前少帝,清朝和民国时候的学者认为叫刘恭,至今这个名字还被历史学所争议。前少帝时刘盈与宫女所生,吕后杀死宫女后,交给张嫣抚养,对外假称张嫣与刘盈所生。从这个角度看,刘盈是有生育能力的,而且与宫女之类的人物有密切接触。根据我国古代的男子早婚的传统,刘盈与宫女生子很可能并非个案。他既然能生一个儿子,同时与多人生子并不是不可能。吕雉在位时并没有否定这些儿子,还对这些儿子都进行了册封。也就是说,在刘盈和吕雉当朝之时,这些子嗣的身份是被朝廷承认的。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5)

古代皇族子弟的诞生和传承并非简单的事情,是要在皇族和朝廷的专门机构做记录的。西汉初年虽然简陋,但承认皇族身份至少需要过丞相这关。吕雉和刘盈执政时期的情况看,如果真的由吕氏子弟李代桃僵,那丞相这关是很难过去的。刘邦去世时安排了萧何、曹参、王陵、陈平轮流为相,如果他们反对,吕氏子弟不可能成为刘盈之子。即便是这些丞相们因为各种原因妥协了,他们也一定为留下证据,否则未来的政治风险没人背锅。可周勃、陈平、灌婴等开国元勋在否定刘弘等人身份时并无直接证据,只是靠着朝廷的话语权强推。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6)

这种蛮横而不讲理的做法,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有的人认为,刘弘等人就是刘盈的子嗣,周勃等人为了政治利益隐瞒其出身证据,强行将其污为吕氏子弟,最后沦为开国元勋和刘氏诸侯王交易的牺牲品。仔细推敲来看,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也是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

首先,如果吕氏李代桃僵,至少要制作相应的伪造文件吧。否则吕氏篡位的时候各种法理不支持,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如果吕氏真有强行篡位的能力,搞这些岂不是多此一举?如果刘弘身份时真的,也是有相应文件的,可这些文件也没有在史料中体现出来。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7)

两种文件都不存在,只靠陈平、周勃等人空口白牙,这就不得不令人质疑其真实性了。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否定刘弘等人的合法地位,废除刘弘的皇位并囚禁,这个操作本身就是强权违法的。也就是说,陈平、周勃等开国元勋自己都不干净的情况下,他的话有多大可信度?

第二,从既得利益的归属来看,刘弘等刘盈的子嗣被处死,最大的受益者是以周勃和陈平为首的开国元勋集团。教科书上总是说周勃等人起兵平定了诸吕之乱,将西汉的朝政大权归还给刘氏。这句话是对这些开国元勋的粉饰,实际上平定诸吕之乱只是附带目的,主要目的还是争夺朝廷大权。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8)

周勃等人起兵的主要目的是,开国元勋和刘氏诸侯王联合瓜分吕雉去世后留下的朝政大权。当时吕雉去世,吕氏集团的吕禄和吕产等人掌控朝廷大权,将周勃和陈平的权力架空,双方形成政治对峙。这实际上是吕雉临终前的安排,让把军政大权交给吕氏子弟,就是为了吕氏能继续掌控西汉政权。吕禄的女婿朱虚侯刘章从妻子那里得到消息,便派人向自己的各个齐王刘襄告密,让他起兵讨伐吕氏。于是刘襄诱捕了琅琊王刘泽,并起齐国和琅琊国的兵马,以弟弟刘章和刘兴居为内应,打起诛灭吕氏集团的大旗。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9)

吕氏得到这个消息后,连忙让老将灌婴出兵迎战。然而灌婴出兵后和周勃、陈平商量,一边在半路驻扎并不交兵,一边派人联系刘襄暂缓,另一边则在京城谋划诛灭吕氏。然后在陈平的策划下,周勃和刘章夺回南北二军兵权,诛灭以吕禄和吕产为首的吕氏集团成员,重新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当时西汉朝廷废除皇帝刘弘,处死刘盈子嗣,推举皇帝人选,都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从史书上说,他们的所有操作都打上了反吕的大旗,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刘襄等人起兵并不是反吕,而是夺取西汉的皇帝之位。而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反吕,本质上是为了夺取被吕雉剥夺的军政大权。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10)

从这个角度来看,反吕只是他们起兵的理由而已,争夺朝廷军政大权和皇帝的控制权,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从史书的记载推测,开国元勋和刘氏诸侯王虽然在反吕的事情上合作,但是在皇帝和政权上却存在极大的冲突。比如刘襄作为刘氏诸侯王之首,也是最早起兵反吕的,理应是皇帝的第一人选。所以在双方合作时,周勃和陈平等人也默认了刘章和刘兴居提出的要求,事成之后拥立刘襄为皇帝。实际上这个要求及时刘襄本人对皇权的渴望,也是刘氏诸侯王对皇权控制的需要,他们不可能继续让皇权落入外姓人之手。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11)

不论是刘盈执政,还是吕雉掌权,本质上都是西汉的朝政被外姓人掌握,这是刘氏诸侯王不允许了。实际上在这期间,吕氏和开国元勋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和提升,刘氏诸侯王却被大幅度削弱,好几个诸侯王因故被杀。如果继续拥立刘弘等人为皇帝,朝政大权必然被操控在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的手中,这是刘氏诸侯王不能接受的。而当时朝廷的军政大权刚刚回归开国元勋之手,诸吕之乱后的政局还不平稳,而刘氏诸侯王在刘襄的带领下起兵反吕。形势上刘氏诸侯联军强而朝廷弱,所以陈平和周勃不可能对诸侯王们来硬的,只能在政治上妥协。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12)

周勃、陈平等人以朝廷的名义否定刘弘等人的出身,废除刘弘皇帝位,并将这些刘盈子嗣处死,便是向刘氏诸侯王联军进行妥协。他们表明出两个态度,第一,没有拥立小皇帝,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第二,皇帝必然是从刘氏诸侯王中产生,首先保证刘氏诸侯王的政治利益。有了这样的政治态度,双方的互信程度就提高了,平定诸吕之乱后的朝廷才得以重建。然后他们还派夏侯婴和刘兴居去杀掉刘弘及其兄弟,并将这个消息正式向外界发布,其目的就是为了安抚和平息刘氏诸侯王对朝廷的质疑。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13)

通过这样的操作,开国元勋们继续掌控朝廷大权,刘氏诸侯王得到了皇位,大家皆大欢喜。而刘弘等刘盈的子嗣被杀绝,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刘弘等人毕竟是皇族子弟,这样处置不符合法理,又会引来争议,干脆就把脏水泼到吕氏身上,以掩盖政治斗争中的黑暗和肮脏。

借吕氏子弟的由头来杀刘弘等人,也表现出西汉开国元勋在强权政治下的心狠手辣。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随着刘邦起兵建立西汉的开国元勋们,在刘邦死后早已没有了对国家的忠心,只是在为子孙后代谋福利罢了。所有政治行为的出发点都是由私利产生,并不是如史书所述的忠君爱国。

刘表为什么不敢杀蔡瑁(文景之乱次章刘盈之子被杀绝)(14)

而刘弘等人不得不杀的第三个理由,是开国元勋们也怕刘弘等人长大了报仇雪恨。在吕雉乱政时期,这些刘盈的子嗣都成了双方争权夺利的筹码,其仇恨已经无法化解。前少帝就是因为这个仇恨被吕雉所杀,难道刘弘等人就甘心忍受?吕氏虽然被灭,但开国元勋们在当时却是纵容吕雉当权的,刘弘等人掌权后岂能轻易放过?所以为了自己家族能在西汉长期保证封地和利益,陈平、周勃等人也会斩草除根,消灭这些潜在的危机。因此从多方面的利益考虑出发,刘弘等人最终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而刘盈也因此而绝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