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让你看哭的课文(重读这5篇课文才发现)

又是一年高考时。

记得上学那会,读课本中的文章,着实是一种负担,因为要考试,要给老师交作业,还要写“读后感”,再加上涉世未深,理解不了文中的丰富内涵,所以再精彩的文章,读来也味同嚼蜡。

长大以后,高考已成记忆,再拿起曾经的语文课本,重读书中的文章,才发现,里面满纸写的都是人生,而且,最深刻的是,课文中所描写的一些事情,我们正在经历着。

今天,为大家精选了5篇印象深刻的课文,重读之下,感慨良多。不知哪一篇最令你印象深刻,勾起了你的回忆?

一、《故乡》鲁迅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儿时的玩伴,你还有联系吗?

阔别多年的好友,再见时还能无所顾忌地畅谈吗?

孩子们的世界,总是很单纯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老爷、少爷的差别,所以哪怕出身天壤之别的孩子,玩在一起,半个小时就能够很熟悉了。

有没有什么让你看哭的课文(重读这5篇课文才发现)(1)

可是长大之后,就会因着社会地位、财富贫贱的不同,而生出无穷的生分,所以闰土再见迅哥,会嗫嚅地叫一声“老爷”。

但鲁迅毕竟还给我们留下了希望,宏儿和水生的友情,不就像当年的闰土和迅哥吗?

鲁迅希望的,是他们长大后,不再有贵贱贫富之分,所以鲁迅在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社会上摸爬滚打之后,再读《故乡》,深感鲁迅先生的深刻,也读懂了很多悲哀和希望,甚至连那“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也变得真实、可爱多了,因为生活,会让我们懂得每一份的来之不易。

二、《孔乙己》鲁迅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孔乙己的故事都是围绕酒来写的,从排出九文大钱的“阔绰”到后来无钱还账的凄凉,孔乙己的经历,全在酒和别人的交谈中。

上学时读《孔乙己》,便很喜欢孔乙己这个人,因为他就像书中写的那样,能带给人们欢笑。

有没有什么让你看哭的课文(重读这5篇课文才发现)(2)

孔乙己的“迂腐”让人忍俊不禁,孔乙己的坏习惯却能让人包容,总之,孔乙己就是那个带给大家笑容的人。

渐渐发现,生活中孔乙己似的人有很多。

他们生活的很苦很难,却总不惜一切维护最后的尊严,就像孔乙己总穿着长衫,万不得已不肯拖欠酒钱,把“偷”说成“窃”一样。

很可笑不是吗?但仔细想想,又很让人心酸和无奈。

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有多少是像孔乙己一样,只不过把长衫、酒钱、窃,换成了其他的东西。

三、《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莫泊桑在这篇小说中,讲述了一家人最简单的一个故事。

但这个故事,却写出了多少个家庭的模样?

有没有什么让你看哭的课文(重读这5篇课文才发现)(3)

优秀的小说总能概括现实并高于现实,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从全家人的希望,到全家人唾弃的对象,于勒叔叔只用了一个瞬间。只一个照面,于勒叔叔便从神变成了魔鬼。

我一直觉得,于勒在船上一定也看到了他们,只是,他更不愿意相认。

亲情在金钱面前变得很微妙,本该相互支持的一家,却因为太富有或太穷,而变得形同陌路,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社会的悲哀。

四、《套中人》契诃夫

装在套子里的人害怕一切改变,所以他把自己武装起来,固执地以为,只要不动,就不会被伤害。

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有没有什么让你看哭的课文(重读这5篇课文才发现)(4)

变化的世界,会淘汰一切因循守旧的人和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然而,又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积极地、有用地,所以你得需要判断。

《套中人》的因循守旧,更像是一个反面典型,让我们知道,顽固,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疾病。

五、《我与地坛》史铁生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为漂泊的灵魂寻找支点。

史铁生对生活的感悟,比我正常人更深刻,因为残疾,更加热爱。

有没有什么让你看哭的课文(重读这5篇课文才发现)(5)

读史铁生的散文,总是能在日常琐事中读到热爱、读到思考,一位作者兼哲学家的细腻,总能发现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事情。

终其一生,我们普通人都很难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是由一件件无比琐碎的小事组成,感受到了琐碎,便拥抱住了生活。

我们普通人,本应该比史铁生更幸福的,可很多人,却不及史铁生。

读一读史铁生,变得更加热爱生活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