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

柿树祭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1)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2)

回家收秋,就在生产队上世纪七十年代种植的柿树园旁边。柿树园荒草没膝、荆棘丛生,藤蔓环绕,圪针林疯长,杂树掩没柿林。想到老柿树一棵棵枯死或者被连根铲去,卖到城市公园,凄怆感慨,眼见柿树日渐消失,而人们浑然不觉,突发奇想,为柿树写祭,也是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之文,使其也享受祭之荣吧。

山区故乡,生长最多的是桐树,不仅因其繁殖力、生命力强,而且生长期短,七、八年即可成材。且材质耐腐,适宜做棺木;还有一好处,至朽挺直不弯,尤于松柏,宜作建房之梁檩,质虚体轻,还可作风箱、木箱等物。

家乡不仅有孤直高洁的松柏,也算百木葱茏。但在不得温饱年代,人们更看重的是具充饥保命、有实用价值的树种。在果树中,虽有枣、梨、桃、杏,但柿树,不但树龄长,结果大而多,主要是食用价值在主食外的地位最高,所以,柿树是人们的最爱。

柿树最早奉献给人们的,是小小的花朵。满树的花朵,绝大部分不会结实而脱落,花朵虽小,但总会落得满地一层,而且是一层又一层。人们捡起来,可以食用,而且味甜。

紧接着奉献的,是柿骨嘟,就是早夭、脱落下来的未成年柿子。切碎晒干后,掺些谷糠(当然,玉米等主粮更好),炒熟后,在石碾上碾磨成粉,就是炒面了。需要说明的是,此炒面并非朝鲜战场上的炒面,那是纯粮食做成的。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3)

再往后,就是成熟的柿子的。说到柿子,文人雅士总要说掛满柿树的的红灯笼,其实,那是熟过了头的柿子。成熟的柿子,皮呈黄色。

就柿子品种而分,有水柿子、满地红、盖柿子(也称磨柿子)、净面柿、大小扁锅柿子等。

顾名思义,水柿子水份特多,味道最甜,皮最薄,个头最小。净面柿子其质厚实如熟红著,含水份最少,最能充饥,块头居中。 满地红体积最大,可至三、四两重,其肉质和甜味介于水柿子和净面柿之间。盖柿子和满地红一样,惟形状有别,柿蒂下另有一圈的盖子。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4)

除早熟外,一般的柿子,成熟后入口生涩,不能直接食用,俗称生柿子或涩柿子。

就食用来分,可为鲜果、干果和合成食品。

鲜果又可分四种。

一是红柿子。柿子成熟后,早熟的在树上就变软变甜,可直接采摘食用。

二还是红柿子。是采摘下来,放一段时间,水化后变软生水,其时汁水甜而多,可放到来年。俗话说,(正月)十五十六吃个柿(音瘦),舒舒坦坦过一辈(音biou)。

三是烘柿。烟薰加温,促其水化,方法和名称,称为烘柿。烘柿子方法很特殊,是在地上并排挖两个口小底大的小土窖,一个放上成熟的硬柿子后封口,另一个奌火生烟即封口,中间连通,以烟升温。两三天后,柿子那变红变软,即可食用。

四懒柿子。是放在四十度左右的温水里脱涩,质酥脆味甜而不变色。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5)

干果也分四种。

一是柿哆噜。柿子采摘下来后,间隔地削下柿皮,保留一奌树枝,串成一哆噜,掛在屋檐下,晒晾去一些水份,甜味增大,口感细腻。

二是柿瓣。是把柿子切成四瓣晒干,质厚而实,食品作用较大。但在柿子少的人家,主要用采摘时破碎柿子来做。

三是柿饼。最为著名。制作方法是,把柿子全部去皮,放入瓷坛里,用泥封闭严实,促其物化,待生出白霜(俗称柿霜)后,即可食用。未成熟柿子含糖少,不生或少生白霜,口感就差。近代,人们洒上些红薯面或红薯淀份,以假乱真。

四是柿皮糁。做柿饼削下的柿皮,晒干后,碾碎为颗粒状,就是柿皮掺,生吃熟吃均可,甘甜可口。有些柿皮也会生出白色柿霜,干果中最为次品。

作为柿子的合成食品,则有两种。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6)

一是柿子炒面。把柿子和谷糠掺在一起,在石碾上碾压成糊状,晒干炒熟,再碾磨细碎过萝成粉,就是炒面了。吃法很简单,加上稀粥或水,调成稠饼,即可食用。或把炒面放在饭碗内稀饭上,就着吃,味道甜美。我大姨家居赵窖村,柿树特多。三年困难时期,经常给我家炒面,邻居们都很羡慕。岳父家居赵窖山沟内,柿树更多,每年秋天,就做几石炒面,荆条编的囤子装不下,还要用高梁杆的表皮做成的窄长蓆幅,加高十几层。三年困难时期,其小队十几户人家,不但没有饿死人,也没有人因饥饿而得浮肿病。

二是柿子醋,味酸而正,属绿色自然调味品。一般来说,完好的柿子,是舍不得做醋的,因为在饥饿年代,味道当然没有吃饱肚子重要,所以人们用破碎柿子做醋。

还要提到的是柿饼水。旧社会,糖极为稀罕,唯富裕人家生孩子后,妇女才能喝一些红糖水补血。赵窖大户人家郭殿清,弄个柿饼泡开水,拿着锡壶在街上喝甜水显摆炫富。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7)

柿树作为食品的最后、最差的,是作为野菜的树叶。营养成份自不必说,柿树叶又硬又涩,在所有树叶中,最难下咽。椿树叶虽苦,槭桃叶虽毒,用水泡上几天,去苦去毒,也比它强。

柿子不但是农民充饥活命的主要副食品,还是一项主要的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一到秋后,人们就会担着烘好的一担担柿子(1958年后是手推车),成群结队的到城里去卖,主要是新乡、卫辉、辉县。至今,村里留传一个歇后语:卢延忠卖柿子一一数柿子圪荅(柿蒂)。出典于卢去新乡卖柿子,客户在路边吃,卢数柿蒂,吃了几个后,客户说,别这样麻烦了,吃过后数柿蒂吧。客户走后,卢看着收的钱,总觉不对劲,在路傍仔细一看,草丛里柿蒂一片,方知上当。当地还有一个著名的歇后语:鼻孔里塞软枣——不是个小事(柿)。

旧社会,柿树还是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祖岳父家较殷实,就是得益于其家里沟,有几沟几坡的柿树林,其孙张五元智障,还能讨一漂亮妻子。解放后婚变孤苦,一旦生产队对其照顾不周,就索要其参加农业合作社时被充公的柿树林。

由于柿树和人们关系这么紧密,人们对于它也特别亲切。最典型一事件,发生在1974年,笔者在三郊口水库工地,工程紧、任务重,各村农民轮流上工程,除婚丧嫁娶等大事,是不准请假的。张村的赵小运独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饥,在工地时间较长。一天,他去指挥部请假,理由是回去看看他的自留柿树。指挥长李有和开玩笑说;柿树是你老婆呀?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8)

柿子作为粮食的副食品,我们生产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村西南一贫瘠坡地,种植了一个柿树园。可惜柿树生长缓慢,成树结果时,己到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生活改善,没有起到人们原先期望的作用。如前文所叙,己无人光顾,破败不堪。生产队解散时,我家还分到两棵,现在也记不得哪棵是我家的了。

柿树绝非园林风景树种,也非公路遮荫树种。原县委书记郑永和,深山区拍石头人,青少年时期,常以柿子充饥。上世纪七十年代,突发奇想,让在张村至县城公路两傍,都载上了柿树。并说:挑担推车的路人,又饥又渴时,到柿树荫下歇歇脚,上树摘个红柿吃,又充饥,又解渴。

我村西南废村马家庄,有地名为三棵柿树地,村東南一山凹为柿树凹,更有平岭村一自然村,名为柿树圪道。

柿子成熟前,会有很多早熟的,会自然脱落,俗称红柿,即可入口。由于家乡柿树多,就有一个不成文的民俗:不管谁家的柿树,不论何人,红柿可任意采摘食用。五、六生产队地相邻,村下有六队三块长条地,岸边有几十棵柿树,每到上午下晌收工时,我队又饥又渴的一、二十个年轻人,蜂拥上树,摘吃红柿,并殃及池鱼,踩踏庄稼。每到此时,六队长李贵,就会大声呼吁:红柿随便摘,不能踩庄稼!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9)

说到这一溜柿树,据传还有一段关于侵犯领空的民间官司。相邻地块权属的划分,以地岸为界,岸上及岸中生的生长的树,属岸上地块所有。但是,而岸中、岸上的树,虽树根不吸收岸下地块的养分,而树冠、特别是树冠厐大,树龄极长的柿树,树荫就会遮盖岸下大片的土地,俗话说:人下能熬人,树下难长树,必然影响庄稼生长。岸下的地主说岸上的树,侵犯了岸下庄稼。岸上的地主说,树长在我家地上,与你无关。那时农村根本没有领空的概念,岸下地主又不能砍岸上的树,就在岸下自己的田地上燃烧柴草,薰烧岸上柿树,并说,在我地块上烘火,谁也管不着。不知道后来如何解决。

柿树还有一个坏名称,叫黑心柿树。它源于王莽追刘秀的故事。传说刘秀被王莽一路追打的疲惫不堪、又饥又渴,躺在桑树下,落下的紫红桑葚甜美可口,充饥解渴,信口说道:此树可享寿万岁!刘秀登上皇位后,众树纷纷争功邀赏,刘己记不清何树,只好说是树均封,精明的柿树马上叩首谢恩,谐音为柿树万岁。故有"千年松,万年柏,顶不住老槐歇一歇,柿树还是老槐伯"的谚语。为此,桑树气炸了肚皮,至今桑裂怀;柿树亏了良心,树心色黑。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柿树干的树皮,都是两种颜色和模样。下边的色黑粗糙,上边的色白细腻。这是因嫁接两个树种所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很多人不知道,柿子核种下去,却像孵不出小鸡的鸡蛋一样。柿树是要先种下软枣核,软枣苗出来后,再嫁接上柿树芽,才会成为柿树。所谓软枣,也可以说是柿子的又一品种,味质相同,只是体积和形状和枣子一样。

柿子还有一个干亲,叫西红柿,它本是西方舶来品种,品味和柿子风马牛不相及,是因体状、颜色和柿子一模一样而己。因来自番邦,状似茄子,也叫番茄。

山图美景情感文案(美文美图卢延山)(10)

柿树不但寿命长,而且树冠持大,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旧时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就想着法儿自己玩遊戏。把遮住眼晴在地上捉迷藏,玩到到树上摸老瞎。众孩子们抓到树上枝枝桠桠,一个孩子蒙上双眼爬上爬下的摸捉。这是很危险的游戏,胆子大、身轻灵巧的,爬得又高又远。族侄秋海,就是这样从村中卢永常家柿树上掉下来的。

由于柿树的充饥和卖钱作用,它是春蚕到老絲方尽、贡献至死的,一般不作木材用。由于树龄长,其质虽硬而实,但短而虬,惟可用作切菜的案板。改革开放后,作耐火砖磨具,作为木材用途大增。

我村虽有很多柿树,但柿树最多的是赵窖村、檧蔓村、里沟村、枣园和平岭等村,一到秋后,漫山遍地红柿叶、红柿子,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几个村庄,主要得益于地理环境。一则是地广山多,二是山坡上的石头,大都竪着生长,石头之间,多有深土圪道,便于生长。

现在,柿子作为充饥卖钱的物品,己失去功用,高山上的柿子,采摘、加工、出售的成本,还不如去打一天工挣线。柿树不但没人种植,也没人去管。同时,城市公园绿化,也去农村买整棵的柿子树,价格不菲,总之,柿树越来越少,总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个消失的树种。

由于历史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风光几千年的柿树,也和其它事物一样,将逐步消失,走进历史,故为文祭之。

作者简介

辉县市老年学会卢延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