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

2016年7月份,《海棠依旧》电视剧在央视热播,该剧是根据《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改编而成。

《海棠依旧》剧中有两个来自泰国的小朋友是兄妹,其父亲是泰国的高官政要,位高权重。

就在两个小朋友在中国生活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却在泰国因为一场政变而被捕入狱,两人曾一度与自己在泰国的亲人失去了联系。

但他们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冷落,周恩来总理反而对他们更为关怀与呵护。

何香凝女士还给这兄妹俩各自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常媛和常怀,这也正是剧中两个小朋友的人物原型。

后来,来自泰国的常媛还成为了周恩来总理的养女,常媛给自己儿子也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常念周,意思就是“怀念周恩来”。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

周总理泰国养女的中国情缘

来自泰国的西林·帕他诺泰,中国名字叫做常媛,其父亲是泰国的著名政治家桑•帕他诺泰。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桑•帕他诺泰为中泰两国友好关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各国的外交实践当中,有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做法,人们称其为“人质外交”,做法就是两国互以皇室贵胄作为对方人质,以此来建立信任,增进关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中泰两国外交的过程中,也真实地发生了一件被周恩来总理戏称为“人质外交”的事件。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2)

这件事情还得从泰国这个国家的外交传统说起。

泰国是个小国,在安全和经济等各方面一直严重依赖美国势力。

然而,如此仰人鼻息的日子却并不好过,美国对泰国的控制是严酷且无情的。

1955年,泰外长万亲王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同中国周恩来总理有了接触,对周恩来总理的为人处世也深怀好感。

在万亲王回国之后,泰国政府便开始谋求建立一条与中国沟通的桥梁。

12月份,泰国方面首次通过中国驻缅甸大使与中国建立了联系。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3)

1956年8月19日,泰国政府的最高顾问桑•帕他诺泰在泰国总理披汶•颂堪的支持下,通过缅甸方面的秘密渠道,与中国的周恩来总理取得了联系,将自己的一双儿女送到中国来学习。

彼时桑•帕他诺泰的一双儿女,儿子才十二岁的年纪,小女儿刚好八岁。

这个主意,还是桑•帕他诺泰自己主动提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中国的信任。

由于事出突然,周恩来总理起初并不同意这件事情,因为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人质外交”,但在桑•帕他诺泰的一再坚持下,周恩来总理只得无奈同意了这个请求。

两个小朋友就这样被秘密送到了中国。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4)

常怀、常媛兄妹俩在到达北京之后,中国政府对其十分热情和周到,周恩来总理对兄妹俩也是十分上心,亲自指派专人负责兄妹俩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学习等相关事宜。

除了给兄妹俩配了一套精致的四合院以外,周恩来总理还给他们配了一名专职的厨师和翻译,一切生活水准都是按照贵宾身份的最高待遇来享受的,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北京最高级的学府。

1956年的中秋佳节之际,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还将兄妹俩一同接到了中南海西花厅里见面。

周恩来总理问起兄妹俩在生过过得怎么样,常怀只是笑着并不接话,常媛却率真地说道,“周总理,我在这里住不习惯,这里太无聊了,我想回泰国去。”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5)

那时候兄弟俩初来乍到这里,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也才刚刚起步,就连首都北京也是比较落后。

常媛是个爱美又活泼的小女孩,总是私下里悄悄地和哥哥抱怨,“这里的糖果一点不好吃,还连一块像样的巧克力都没有。这里的人为什么都不穿鲜艳的衣服,那种灰蒙蒙的衣服一点也不好看,我还想要能给我扎漂亮头发的彩色发带......”

总的来说,常媛非常想念多姿多彩的故土。

久而久之,常媛也开始渐渐变得焦虑起来,总是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的哥哥,“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6)

那段时间,常媛也非常爱捣乱,不仅每次都捉弄来教他们学中文的老师,甚至也不肯好好地配合老师读书写字,有时候还会故意将房子里的灯泡和花瓶都给打碎。

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桑•帕他诺泰的夫人也不远万里地来到了北京,一方面是为了过来看看儿女的生活情况如何,另一方面,她也是代表自己的丈夫和泰国政府的态度与周恩来总理商谈两国建交的必要性。

母亲的到来,也使常媛和常怀兄妹俩明白了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你们是作为泰国的代表到中国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中国的国情和这里的人民,是我们中泰两国之间沟通的桥梁。”

周恩来总理一有空的时候,还时常把兄妹俩带回西花厅里做客、吃饭。

为了不让兄妹俩感到太拘束,周恩来总理总是亲切地对他们说,“西花厅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最开始的时候,兄妹俩总是毕恭毕敬地称呼这位老人为“周总理”,后来兄妹俩和周总理相处的时间慢慢长了,感情也变得深厚了许多,兄妹俩也开始改口叫周总理为“周伯父”。

周总理因为国家事务出国的时候,还会特地交代自己的亲信廖承志,要照顾好这两个小朋友。

在1956年的国庆节那天,兄妹俩还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和一些国家领导人站在一起观看庆典和烟花表演。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7)

本来按照两国政府最初的计划,中国和泰国将于近几年的时间确立外交关系,届时常怀和常媛兄妹俩也随之可以返回泰国。

但孰料也正是在泰国与中国政府秘密接触的时间里,泰国方面发生了一场政变。

1957年,泰国总理披汶•颂堪因为与中国秘密接触的事情暴露,与军人集团的矛盾也就此加剧。

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泰国军阀沙立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披汶•颂堪的政权被推翻后被迫流亡海外,最后死在了日本,而桑•帕他诺泰作为他的密友自然也无法幸免,被以亲共亲华的罪名逮捕入狱。

幸运的是,桑•帕他诺泰出身于强大的帕他诺泰家族,最终在泰国军方的允许下,桑•帕他诺泰得以在泰国继续居住,但却被军方软禁了起来,与外界完全无法取得联系。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8)

在这样的情况下,桑•帕他诺泰自然也无法按照原计划,去将自己在中国的一双儿女接回身边来。

本来在中国生活一两年就能回国的常媛与常怀兄妹俩,也被迫在中国呆了十多年的时间。

当廖承志将桑•帕他诺泰被软禁的消息告诉常媛和常怀的时候,兄妹俩也在一旁哭成了泪人,手足无措的样子,惹得廖承志也心疼不已。

周恩来总理后来把常媛和常怀带回西花厅的家里吃饭,还郑重地向兄妹俩承诺道,“你们父亲先前最牵挂的就是你们兄妹俩,一定要好好地听话,在中国读书、写字,我们中国政府也将一如既往地保护你们,让你们在这里安全成长。我和邓妈妈,也是你们在中国的亲人,也必定会如你们的父母一样爱护你们。”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9)

常怀和常媛就这样变成了周恩来总理的“养子”和“养女”,常媛也常说,“我就是周伯父的泰国女儿。”

桑•帕他诺泰在泰国前后一共坐牢了七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常怀与常媛在中国也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常怀对中国的古文诗词也十分感兴趣,后来还成为了泰国的一位知名汉学家。

周恩来总理也时时刻刻关注着泰国那边变化莫测的政坛局势,曾派人秘密前往泰国,辗转多番终于见到了监狱中的桑•帕他诺泰,为他捎去了一双儿女在中国安稳生活的消息,请他不必担忧。

周恩来总理的举动,使得桑•帕他诺泰潸然泪下。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0)

毕竟两兄妹最初到中国的时候,还是以“人质”的身份过来的,但桑•帕他诺泰

却没想到,周总理把自己的一双儿女照顾得如此周到。

桑•帕他诺泰在出狱之后,最先想到的就是滞留在中国的常怀与常媛兄妹,于是便着手准备访华的相关事宜。

然而彼时中泰双方早已断交多年,访华又岂是易事?

及至桑•帕他诺泰来到中国之时,又逢中国动荡时期,因此桑•帕他诺泰要求面对周恩来总理的要求最终也没有得到回应,只是在探望了自己的儿女之后,桑•帕他诺泰又匆匆回国了。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1)

常媛给儿子取名“常念周”

1966年,常怀在中国的动荡时期被遣返回国,周恩来总理担心常媛在中国的处境不利,便把常媛送到了英国去留学。

因为常媛到英国是秘密入境,没有护照,周恩来总理为此还专门致信了英国的大使馆,为常媛证明了她的身份。

后来常媛在留学期间与一位英国当地的学生恋爱了,之后便一直在英国留了下来。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2)

随着中美两国的关系逐渐步入正轨,桑•帕他诺泰也意识到,中泰两国建交的关系已经成熟了,桑•帕他诺泰便让常媛从英国回到了中国。

1972年,常怀与常媛兄妹俩随泰国代表团访华,在北京与周恩来总理重逢了。

在中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常怀和常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

也正是在这一年,常媛的长子出生了。

为了怀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常媛给自己的儿子也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做“念周”。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3)

1978年,常媛带着两岁的儿子常念周回到了中国,邓颖超还亲自到机场接回了这母子俩人。

邓颖超深情地将常念周抱在怀里,常媛就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俩人,如此动人的一刻也刚好被旁边的摄像机拍下来了,这张照片至今也仍是常念周家中的一份珍藏。

常念周也和他的母亲一样,年纪小小的时候就来中国生活了,还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小学毕业之后,常念周便回到了英国,之后也先后考取了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的毕业证书。

如今,帕他诺泰家族几代人仍旧活跃在推动泰中关系发展的第一线。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4)

常念周在自己为人父以后,如当初母亲对他的教导一样,他也时时将自己对中国的热爱挂在嘴边,向儿子讲述自己和母亲在中国的故事,讲述中国一路发展走来的历史。

常念周也给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取了中文名字,“常恩周”和“常颂周”。

他还每年都会抽出几个月的时间,带儿子回中国住上一小段时间。

算下来,父子俩一年回中国的次数也有四五次。

常念周带着儿子参观过以前读小学的地方,还带他去博物馆里面和自己小时候留下的历史照片合影。

常念周是非常鼓励儿子学习汉语的,在家里的时候,常媛和常念周交流是讲的汉语,常念周的儿子也常常用汉语和他们交流。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5)

一直以来,常念周的育儿观念,都是认为自己要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出儿子对中国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常念周总是教育儿子,“我们家族与中国有着漫长的情谊,帕他诺泰家族的人都是中泰两国沟通的桥梁。”

常念周谈起儿子的教育问题,还提出以后也要送儿子回中国去读书。

如今常媛和常念周母子都是泰国亲华派的代表人物。

为了宣扬帕他诺泰家族与中国的历史情缘,常媛还在寸土寸金的泰国首都曼谷的豪宅里开设了一家专门介绍帕他诺泰家族与中国历史关系的陈列馆,馆里摆放着的都是常媛一家与中国的相关照片和历史资料。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6)

如今常媛已经嫁给了一位外籍洋人,常年在巴黎定居。

对于自己在中国的成长经历,常媛一直念念不忘,还特地用英文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写成了一本《龙珠》。

如今这本《龙珠》也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在各国都十分畅销,泰国也这部书籍改编成了一部电视剧。

在电视剧《海棠依旧》的首映活动上,常媛还携带着自己的丈夫、儿子儿媳以及两个年幼的小孙子一起来参加了典礼。

彼时的常媛和她的丈夫戴维都已成老者,一家三代人千里迢迢地赶赴中国,就是为了怀念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7)

提起周恩来总理,常媛总是热泪盈眶。

“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四年,在周伯父夫妇的身边长大,我和他们相处的时间,比我和自己亲生父母相处的时间还要长,中国就是我的家。中泰友谊来之不易,我们更要用心地守护这难得的和平。”

如今中泰两国的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关系亲如一家,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前往泰国的华人在带去了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同时,两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双方互相融合,对彼此也逐渐熟悉了起来。

自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经贸合作的内容便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8)

被称为“水果天堂”的泰国,中国有六个口岸是针对泰国水果进口的,至2022年为止,泰国水果的进口量一直都是中国水果进口量中的第一位。

除了广西以外,中国的其他省份也与泰国互有往来,不少泰国的企业也经常在中国各地举办商品展。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广西、云南等中国南方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泰国更是密不可分,同时也促进了两地公路和铁路等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

2022年7月6日,由中泰两国共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中泰铁路一期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19)

中泰铁路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其承载了中泰两国人民中老泰铁路贯通的愿景。

对泰国人民而言,这条铁路也是泰国内首条标准轨的高速铁路,这对泰国的交通运输网络而言,是一个质的飞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政府和民间的互相关心和帮助中,中泰两国的友谊再次表现了出来。

2020年,中国武汉封城,泰国政府和人民也多次向中国方面运输了许多防疫物质和生活必需品,还为中国的百姓送去了许多安慰和鼓励。

在泰国暴发疫情后,中国也是第一个帮助泰国的国家,在向泰国了提供多批抗疫物资和疫苗援助的同时,中国还往泰国派去了许多专家,开展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举措相关讲座,两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中泰一家亲”的守望深情。

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周总理的泰国孙子常念周)(20)

参考资料:

《党史纵览》:周恩来与泰国“儿童人质”的故事

《党史纵横》:周恩来与泰国“和亲”使者的情愫

《世界知识》:他们在新中国当“人质”——中泰关系中一段往事

《祖国》: 周总理泰国养女的中国情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