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

美国5月通胀率(CPI)爆表,创下41年来最大涨幅,全球经济岌岌可危,普通人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美联储大收水能灭掉通胀吗,对我国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当全球抗疫逐渐常态化,我国的本轮疫情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是时候重新审视全球宏观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通货膨胀了,因为这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大家好,我是财经老中医猫饭,一个月前我说本期要给大家讲讲经济周期,奈何美国的通胀率爆表,到了不得不讲的时候。有人问我美国通胀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往短了说,美国通胀会让美联储加速加息缩表,导致全球美元加速回流美国,我们外资风格越来越明显的A股市场将面临巨大压力;往长了说美国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美股美债面临双杀,并影响全球经济,难免引发全球经济滞涨和新一轮衰退。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

对于我们而言,普通人永远都是大通胀、大衰退的牺牲品:在薪资跑不赢通胀的背景下,今年以来美国居民的储蓄率一降再降,从去年底的8.7%降至目前的4.4%,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美国曾经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失业救济金,但目前60%的人已经把钱全部花光;有人说美国人把这些钱全部拿去消费了,这是好事啊,但最新的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大幅回落也意味着人们并没有疯狂买买买;反观美国的物价,与一年前相比,美国的汽油价格上涨了60%,食品上涨了9.4%,服装上涨了6.8%,租金上涨了5.2%,无论是衣、食、住、行都在蚕食着美国人的钱包,而以上的所有数据都昭示着:美国人民水深火热,老百姓的钱严重不够花了。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2)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3)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4)

其实我列举的这些“证据”,在发达国家以及像我国这样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里,已经有30多年没有出现过了。通胀已经消失了30多年,为什么会卷土重来呢?

大部分财经up都喜欢聊资本,聊股价这些微观视角,但真正影响到我们切身利益和生活水平的永远是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劳动者的生产和消费。作为一个经济金融学科班出身的up主,当年读书的时候基本上学的是新古典综合派的正统分支,因此我想从更长远的角度和更宏大的视角来讲一讲通胀为什么消失,又为什么突然降临?

全球通胀为什么消失了30年后卷土重来,这轮通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看我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包括我可能都没有经历过大通胀时代,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我国上次经历CPI突破10%的严重通胀还是在27年前,发达经济体的平均通胀率更是从90年代起就下降至2%左右,之后每10年就会下降一个台阶,放眼整个人类历史,过去近30年通胀率的风平浪静都十分罕见。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5)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6)

现在大家都知道全球主要央行过去几十年都开动了印钞机大量印钞,无论是抵御08年金融海啸还是疫情以来的天量宽松政策,全球都在用印钱以及量化宽松等手段抵御经济危机,其中在2020年全球十大经济体印出的钞票超越了人类5000年文明中印钞量的总和。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说过一句通胀史上可以说是最经典的话:“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任何通胀都是印钱印出来的。按照弗里德曼的说法,过去放的水我们迟早是要还的,那为什么我们直到去年年底都很少遇到严重的恶性通胀呢,这显然很不符合常识。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7)

在过去30年里,我们的世界变化太大了:科技加速发展,全球化趋势蔓延每一个角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巨头企业。这些变化的后果是什么呢?企业生产力提高让人们的生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毋庸置疑,但有一点被大多数分析师和财经博主们忽略了,那就是竞争加剧导致物价下降的华丽表象,掩盖了通货膨胀的真实事实。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8)

其实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首先,二战后自由贸易大行其道,欧美各国下调进口关税,大量廉价海外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部分产业链也转移到工资便宜的亚洲,生产总成本大大下降,所以物价涨不上去;其次,科技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自动化和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劳动力和信息成本,这也意味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定价越来越透明,所以物价涨不上去;再次,跨国巨头垄断行业资源,压低工资压榨员工,让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再下一个台阶,所以物价卖得越来越便宜。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9)

在以上三大因素的加持下,许多经济体出现了通胀几乎不变的现象,我查了下数据发现这些经济体的失业率还在不断降低。我所有的知识都告诉我,这不可能,但是它就是发生了,用我学过的经济学知识来表述,就是菲利普曲线变平了。在宏观经济学中,菲利普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和通胀之间的反向关系,你可以这么理解:当失业率降低的时候,薪资上涨,家庭财富增加,消费需求变强,物价会上升。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变平太违反常识了,直觉告诉我这一切都是不可持续的。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0)

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是什么呢?有句话说得好——“欠下的债迟早要还的”,人类再大的进步也架不住货币放水的折腾。08年金融危机以后,人们的需求和投资大幅下滑,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G4(美、欧、日、英)央行开启了新一轮史无前例的货币大放水,一持续就是十几年,最终利率已经降无可降了,但效果依旧不显著,反而货币贬值最终导致老百姓遭殃。

国外这样印钱到了最后倒霉的是谁呢?有人说富人钱多损失也多,其实恰恰相反,钱在少的时候是用来花的,比如你作为打工人赚了钱就用来还房贷、买车子、吃火锅、养老人孩子,但是钱的量一大它就不是用来花的了,因为富人根本用不着这么多钱来消费和投资。在经济涨不动的大环境下,富人只会囤积现金并减少投资,这会导致沉积在储蓄蓄水池里的现金越来越多,这些钱根本花不出去,反过来也会削弱货币政策的作用,央行印钱也就越来越没有效果。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1)

当然,之前说过的自由贸易和科技发展也造成欧美制造业的流失和大量产业工人失业,中低端制造业已经随着产业链转移离开了欧美,而很多岗位也被计算机和机器人替代,而这些人,也许永远回不到以前的工作岗位,成为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牺牲品。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2)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3)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4)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5)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6)

结果,穷人因为货币贬值大幅减少消费,富人因为担心经济大幅减少投资,而消费和投资的不给力又导致经济不断下滑,发达国家不断增加的贫富差距开始导致社会问题,这一切的一切,都为通货膨胀的卷土重来埋下了隐患。

终究,纸是包不住火的,通货膨胀的拐点虽然会迟到,但一定会到。一方面科技、技术、巨头公司引发的工作流失和贫富差距,在发达国家早已激起底层民众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消费和投资不给力让经济陷入了低增长的泥潭,并且这时候印钱已经不管用了,因为这时候利率已经到底了,已经不能通过再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来掩盖通胀了。再加上全球民粹主义和美国逆全球化的一些列骚操作,以及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衰退,我之前所列举的消除通胀的三大因素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自由贸易备受打压导致产品成本剧增,科技发展近乎停滞无法降低成本,跨国巨头业绩腰斩让他们想方设法提高产品价格。没了这三层保护伞,通胀就像打破了牢笼的洪水猛兽,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7)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8)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19)

眼看着央行印钱却没人花钱,货币政策逐渐失效,财政政策也来添油加醋,也就是让政府来花钱刺激经济。为了抗疫,去年美国财政部开始疯狂进行“直升机撒钱”,也就是拨款给失业的的美国人发放失业救济补助,直接发现金给老百姓花,导致赤字率已经超过二战时的规模,但这些钱毕竟不是大风刮来的,也是要还的,这也为通胀和经济衰退埋下了新的隐患。

普通人如何应对通胀(大通胀为何要来)(20)

最终,这次财政、货币刺激的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08年金融危机。这也是从二战以来,发达经济体第一次出现货币、财政同时超大规模刺激的情景。于是就有了本视频开头的那一幕:美国通胀率开始加速上升,愈演愈烈,就要控制不住了。

有人就问了,同样经历了数次金融危机,同样经历了疫情,为什么我国的通胀率(CPI)也就在2%左右徘徊,远没有美国那么高呢?其实在这个方面,我国做了几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具体是什么呢,如果通胀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我们头上时普通人该怎样应对?我是财经老中医猫饭,关注我看下半段。

普通人今年投资理财有几个口诀,具体做哪些呢?虽然我会在接下来戳穿几条你不愿听真相,但我还是建议你看完。我们都知道在过去两年美国既没有控制住疫情,也没控制住天量印钱放水的节奏。反观我们国家,既控制住了疫情,也没有让大水漫灌,房价股价都还在合理区间。但国外就不一样了,现在美国的房子都涨到天上去了,汽油价格更是高得离谱,我朋友圈在美国的都快开不起车了。是需求旺盛吗?其实美国这轮经济复苏都是表面繁荣,毕竟一次性发钱刺激出来的需求早晚会被挥霍一空,而你的工资又不能持续增长。是供给不足吗?确实,发达国家两年前那一波失业导致很多工厂关停,服务业瘫痪,再加上俄乌危机、供应链断裂等原因导致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涨价,生产方那是苦不堪言。

不仅是美国,全世界都面临这样的难题,疫情后由于经济衰退大家过的都不好,但相比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我只能说我们的管理层里有高人,在全球大放水的环境下表现得极其克制和定力,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增速一定要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相匹配,按照我国央行的说法就是“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融与名义GDP相匹配”,经济增速快的时候就多印点钱,增速慢就少印点钱,让增发的货币被经济的发展对冲,这样所引发的通胀顶多就是一个良性通胀。反观美国,在这次放水中并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这样所导致的通胀就是恶性通胀。

所以我们看前两天美联储心急火燎加息75个基点,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大增幅。但这样有用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熬夜诱发的细胞癌变并不能通过多睡觉治好,就像放水导致的通胀并不能通过收水解决一样,我也知道加息太快一定会损伤经济,美债长短端收益率的倒挂已经暗示了美国经济衰退和硬着陆的风险。在议息会议之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美联储是不是想通过衰退控制通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红着脸、硬着头皮一一作答,他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加这么多我并不情愿,既要经济又要降通胀并不现实,我做到位了至于通胀降不降已经不是我的事了。这纯粹是一副摆烂迹象。对美联储而言,不加息通胀上天,加息经济下滑,本来一手好牌,被鲍威尔儿打成了死局,等待美国的,可能只有滞涨这一个终局。

美联储加息,不仅是美国的事,只要你是全球化的参与者,或者说跟美国打交道,就逃不掉加息的全球影响。除了加息外,6月1日起美联储正式开始缩表,也就是卖出美联储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以及抵押支持债券(MBS),收回市场上流通的美元,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货币紧缩。美联储大紧缩,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新兴市场来说最大的影响是美元回流美国,货币贬值,比如日元、土耳其里拉等已经贬得不成样子了,预计之后还会有更多国家出现货币动荡。其次可能会引发全球债务危机,由于疫情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借了很多美元债,随着本币贬值,他们需要更多的美元才能还得起债,这也增加了暴雷的风险。

所以说,在外部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我们自己投资的时候也要调整好心态。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我们的货币政策还比较稳健,不会出现大幅紧缩的大起大落,A股市场也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个环境下股市还真不应该当作收入来源,最多当个娱乐会所,花点钱买个刺激。虽然很多人到35岁事业不顺,生活一眼看到头了,总觉得自己壮志难酬,却又没有其他赚钱的路子,于是股市成为很多中年男性共同的心灵慰藉和归宿。

其实你改变人生的机会有很多次你都没有抓住,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个投资方面的天才呢?如果你错过了茅台、宁德时代,错过了比特币和NFT,错过了每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那么我恭喜你,你其实错过了更多次一夜返贫的机会。毕竟投资不是赌博,你永远不要后悔错过了什么,你错过100次暴富的机会根本不是事儿,但只要踏空一次就很难翻身。普通人在当前通胀和衰退的大环境下,投资只要超过余额宝或者银行定期,就算是胜利。

如果你不想听这些建议,就想投资暴富,从历史规律来看,在通胀尤其是滞涨以及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大背景下,像核心地段的房产、石油这样的资源型大宗商商品、贵金属、通胀保值债券、美元、澳元这样的资源出口国货币会是你最好的朋友。当然,一些比较有定力的新兴市场,比如我们的大A股,尤其是周期股也许会相对美欧市场更加稳健。最后告诉大家,历史上几次最大的经济萧条和滞涨周期,也不过持续了三五年,亏得再多都是暂时的,保持健康,保住工作,调整身心,锻炼身体,我们一起安静地等待下一次潮起。

毕竟做投资的一条终极秘诀就是不要把周期当趋势,你所处的困境不过是长周期中的一小段,经历低谷后一定会拥抱巅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