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

2006年年底,身边的同事突然掀起了学车的热潮,就好象今天炒股一样,男女老少齐上阵,单位里一下子多出了几十个司机和准司机。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1)

每天一上班,到处都是在谈论考驾照的体会和经验,个个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充满着神秘和诱惑。

许多人也劝我去考,理由很充分:明年4月新交通法一实行,就要增加科目和费用。而且现在很容易考过去,驾照6年才审一次,“跟玩一样,很轻松就把驾照拿到手了。”

我没有动心,主要是没想到以后去开车。两口子就在一个院里工作,5分钟就到办公室了,星期天也很少有休息,要车干什么?如果想拿驾照,前两年根本不用考,交1800元就行了,最多再给人家两盒烟,何必等到今天呢?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2)

由于不去学车(其实我本来也会开车,只是不老练),许多热心人都做我的工作,认为我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你现在不需要,以后还不需要吗?会开车是现代人必需具备的技能,就象计算机一样,不会开车,在现代的生活和工作中,简直就跟文盲一样!”

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当初电冰箱、手机不也有很多人认为没用吗?现在不都有了?”也有人苦口婆心地劝。

还有个亲戚通过关系给我批了一个半价的条子,比别人便宜900元,“这下你还有什么说的?考吧!”

看来想与众不同也真难,听人劝,吃饱饭,就和大家同流合污吧!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3)

明天就要考科目一了,想在家复习一下,弟兄们不愿意,说又不是考大学,复习什么?喝酒去!明天给你划划题,对照电脑上的编号把只管按对错就行了。

那好吧,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比喝酒重要呢?

第二天,揣着划了题的书,心里还是忐忑不安,趁还没有开始考试,连忙看了几眼书。到考试时,拼命找电脑上的编号,却找不到,心里凉了半截。

最后,时间到了,只得了80多分,没考过去。找人一问,才知道从今天开始,取消了电脑上的编号。

心里那个恨啊,就是不知道去恨谁。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4)

回家又认真复习了两天,再去就考了98分,过了第一关。看来,在学习上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的,虽然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如果有机会,总还是想侥幸一下。

所以任何事单凭人自己来约束自己是不行的,还得有制度。

“过了第一关,还有第二关,三关,四关,关关紧相连哪……”就象说书的唱的那样,后面还有路考、桩考和场地呢!我没有理会大家要我请客的呼声,坚持等考完再好好请。

他们说:“后面的都好考了,我给你找人,保证能顺利过去。”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5)

按照规定,应该先上路学习简单的汽车驾驶技能,然后才能去学倒库(科目二)。因为我已经会基本操作了,也没时间去再学那些小儿科,就直接通过熟人找到了教练,学习倒库。

找的这个教练姓马,50岁左右,五大三粗的,不苟言笑。最有特色的是两个眼睛,非常突出,很象一种叫“龙睛”的金鱼。

他先用“龙睛”扫描我,然后问:会开车吗?我说会一点,开的不好。这时熟人连忙拿了一条软“帝豪”,说马老师费心了。

马老师把叼着烟卷的嘴角儿向上掀了掀,似乎是在努力地笑:外气啥!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6)

马老师把烟放好后,就让我上车试试,他坐在我旁边。看我也能把车开走,就开始教我倒车:什么时间把方向打死,什么时间开始快回方向,弄的我手忙脚乱,大汗淋漓。

下了车马老师表扬我:还不算太笨。我说,象我这样,需要学多长时间才能考试?

马老师说那得看你学的情况,如果天天来学,也就一个星期就可以去考试了。

我朋友在一边说:我哥(指我)工作忙……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7)

马老师说:那什么时间有空就什么时间来吧,别当回事,只要到时候听教练指挥,就能考过去。

马老师说的是实话,许多已经拿到驾照的同事也证明了这点,他们说:只要听教练的,闭上眼睛也能考过去。因为考试时用对讲机,教练就在考场对面的楼上指挥:往左打一把,再往右回一点,再回一点……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考试合格了。

所以很多这样拿到驾照的同事,到现在也还不敢开车上路。用对讲机也只有我上的这个学校才有这种特权,还有过去考科目一时电脑出题时有编号等,比其他学校有很多优惠。

因为这个驾校以前就是“官办”的,现在也不过改了个名字而已。所以,上这个驾校的人很多,年底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几百人报名,几台验钞机都忙不过来。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8)

因为有马老师的话,再加上感觉自己开车水平还可以(与许多学员比),就不经常去,去也是上车摸两把方向盘就走了。倒库的水平提高不大,老是碰秆儿,惹得教练在下面大喊大叫。

由于进步慢,马老师很不满意,就经常用“龙睛”看我:你就那么忙吗?我笑着解释:年底就是事多些……

后来请马老师吃一顿便饭,老师就同意每天下班后让我来加班。才加了两次班,马老师就说再有两天就给我报名考试。我有些慌,觉得火候不到,但一想到时有老师指挥,而且考不过还可以继续考,也不用再交费(只有这个学校可以这样),怕什么?

于是回来后又用单位的车跑了几次长途,心里就塌实许多。到了那一天,准备去考试时,马老师却苦着脸说:别去考了,现在省里下来了检查组,学校不敢让教练指挥了。

“那怎么办?”我问。马老师说:过完年再说吧,如果恢复教练指挥了,我先通知你。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9)

唉!从头再来吧!没有教练指挥,就得完全靠自己,以前学的技术都是以教练指挥为前提的,现在要靠自己领悟琢磨,就用不上那些了。投入了一个月的精力、财力,也都打水漂儿了。

过完年,初七就去找马老师。他一见我就说,情况又有变化,重新分配车辆了,我这车上好象没有你。

“那我分谁车上了?”我气愤地问。我没想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以前感情、物质投资都白费了。

“你去学校问一下吧。”马老师的“龙睛”上一片朦胧,“我也当不了家,其实,我很想让你还跟着我学……”

我扭头就走。摸着兜里的两盒“苏烟”,庆幸还没掏出来,不然,又等于喂狗了。

又分的车上教练姓李,个子不高,两个眼睛红兹兹的,上眼皮厚重且饱满,让人想起一种叫“水泡” 的金鱼。所以我一见他就笑,心想不知道谁挑的教练,上次是“龙睛”,这次换了个“水泡”,诚心要把这个驾校办成养鱼塘啊!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10)

这个车上有30多名学员,男女比例差不多,年纪就有些参差不齐,从18的大学生到58岁的医院老专家都有。

原来教练可以通过对讲机遥控指挥,很好过关,每星期都能换一批新学员。现在突然取消了遥控指挥,需要个人的真本事了,就有许多老大难被遗留下来,给后来的学员增添了不少麻烦。

比方说本来应该教练来讲解要领的,因为大部分学员都学习过了,教练图省事,就让老大难们给新学员讲。老大难们虽然技术上过不了关,但心得体会还是很丰富的,讲起来五花八门,让人摸不着头脑。

那些日子,我每天7点打车去驾校,争取排到别人前面,以求多摸两把车。但每次去到,登记表上已经是长长的一串名字了。开始常为学友们的勤奋感慨不已,后来发现不是那回事儿,只有一、两个比我来的早,其他的都是别人替签的。心里就很不高兴,和几个同样不满的学员一起,坚决抵制他们这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再看见他们姗姗来迟,就让他们到后面从新排队,不排队就不把车交给他。同时,对于教练安排熟人插队,也采取同样措施。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11)

这样一来,发生争吵就在所难免,尤其是几个女学员,表现最为过分。

其中一个小胖妮和一个叫丽莎(我们背后给她们起的名,因为她叫孟娜丽。后来熟悉了,这样叫,她们答应的都很爽快)的女人,每天都要与别人吵一架:我们工作忙,让俺一次你们能吃多大亏呢?我们说:你们工作忙,我们就没工作吗?她们说:还男子汉大丈夫,丢人!我们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她们说:恁的眼皮子真薄,这点事都跟女的争。

我们说:李教练的眼皮可厚,你们让他中午加班教呀!她们说:看上去都人五人六的,心眼咋还没那针鼻儿大呢!我们说:针鼻儿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原则问题不能放松。

看我们几个的嘴也不是吃素,她们又换了招,每次来晚,都先拿烟给你:大哥,你们学的快,让我站你前面吧,等会我练时,你好多指点指点妹子呀!俗话说“打不怕,敬怕了。”男的都是吃软不吃硬的货,何况这几个女同志笑盈盈地在身边你拉一把,她拍一下,腔调又嗲,眼神又飘,让人实在坐不稳马鞍桥……渐渐就营造出了很和谐的氛围,谁也不好意思跟她们计较了。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12)

再见她们来晚时,男同志都纷纷摆手召唤:“胖妮过来”“丽莎,站这儿”,亲热的不得了。

学员内部矛盾解决后,面临的就只有与教练的矛盾了。这个“水泡”教练原来是一个运输公司的老司机,不知道为什么下岗了,脾气有些暴躁,说话还经常是不干不净的。天天嚷嚷自己拿的钱少,当教练受罪。再加上新规定造成了大批学员过不了关,他完不成上面的任务被扣奖金,心情更加郁闷,态度也更加恶劣。

有一个外县来的女同志,考了6次都没过,更被他骂的狗血喷头,见他就哆嗦,一上车就灭火,一灭火就哭,给人的感觉是都快疯了。

还有个老兄,考5次了,还在跟我们一起学,也是教练骂的重点对象。闲谈时问他是那单位的,他说是报社的,几个女学员的就吃吃地笑起来,悄悄的说:看他那样儿,还报社的呢,是报社看大门的吧!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13)

我过去看他登记的名字,非常熟悉,他真是报社的,而且还是省里一家著名大报的首席记者呢!我经常在报纸上见到他的名字。

我询问他后,得到了证实。不由地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个穿的像民工一样、经常被教练骂得蹲在一边闷头抽烟的人,竟然是我景仰已久的著名记者!

胖妮和丽莎两人挨的吵要少得多,主要是她俩会来事。她们并不像我们那样每天给教练买烟,而只是给教练倒茶、陪他嗑瓜子儿、聊聊天而已。这个夸教练穿上红夹克像小伙子一样精神,那个称赞教练技术水平一流,把教练美的水泡眼咪成半球状后,教练就要露一手了。有时以四十码的时速出库,再以同样的速度飞快倒入库中,惹的大家一片惊叫;有时坐进驾驶室,手把手地对她们进行特别指导。不过每当培训结束时,这俩女同志都要边揉红一块紫一块的胳膊,埋怨教练手劲太大。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14)

后来,她们接受了我的建议,都戴上了长袖手套,试了一段,效果非常明显。尽管她们俩经常吃“小灶”,但技术并没多大提高。丽莎经常迷茫地问:怎么一倒车,我就不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有一次她发挥的很好,教练在一旁起劲地表扬,说她马上就可以去考试了。她一高兴,又忘了左右。教练说往左打一点,她偏往右打。教练不断喊左,她一直往右。最后竟在场内转起圈了,把大家笑的前仰后合。

胖妮倒不迷方向,就是离合掌握不好,还经常挂错挡。有次练习移库,车忽然不动了。我们问她:没挂档吧?她一看说,就是。挂档后车还不动,又问她,离合松了没?她很羞涩地一笑:又忘了。然后就一松离合,车猛地窜了出去。大家一看车速太快,连忙喊“停车!”她却头也不回,倔强地向一旁的教练席冲过去,直到把教练及旁边的人吓的连滚带爬抱头鼠窜,还不拉到,又把周围的桌子椅子悉数怼翻才算罢休。

车停下后,惊魂未定的教练走过来,颇为伤心地问:我教了你这么长时间,你咋对我有那么大的仇恨哩?非要怼死我不中啊?

一个人学车的经历(回想我学车的经历之一)(15)

胖妮不知所措地“哇”一声哭了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