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分级(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分级(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1)

今天(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为引导公众重视脑健康管理,一年一度的上海脑健康月公益宣教活动9月20日正式启动,邀各大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科、精神科、全科知名专家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防治等主题宣教,举行面向千余位医师的“知彼知己”——医师研讨会。为符合防疫要求,今年活动依然通过线上会议等方式举行。

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关爱月,今年主题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是我国第5大死亡原因,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高达5.7%,患者接近1000万,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而患有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的群体则已超过了5000万,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

医师研讨会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韩翔教授主持,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教授和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学源教授作启动致辞。

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分级(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2)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赵延欣教授介绍血管性痴呆的早防早治,聚焦可防可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李云霞主任医师分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内异常蛋白的前世今生,关注早期诊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分享认知障碍疾病诊治华山经验,重视综合管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尹又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记物与药物研发进展,展望治疗前景。

阿尔茨海默病严重程度分级(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3)

医师研讨会上,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在总结寄语中强调,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关键,需要神经内科、精神科等专科医师与社区全科医师携手努力,早筛查早干预早获益。他说,“十四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3亿,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减少痴呆症的发生,需要各大医院记忆门诊、卒中中心跟社区全科医生携手努力,传播脑科学、促进脑健康,关注痴呆症症状,了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减少痴呆症的发生减缓发展程度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关注脑健康,大脑更灵光,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坚持学习、保持社交等都对大脑有益。关爱老人,关注记忆,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本次公益宣教活动重视,提出关注阿尔茨海默病,亦是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幸福健康,通过科普知识的传播,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众正视疾病,消除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污名化”“耻辱感”。

医学专家介绍,防控阿尔茨海默病,需要从单个家庭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关注自己及家人的记忆健康,以科学的认知推动诊疗“关口”的前移,让“被时间困住”的老人都能拥有安详幸福的晚年。今年9月,上海多家医院记忆门诊等医生撰写了痴呆及认知障碍科普文章,从识别、诊治、预防、护理等多角度为大众普及疾病知识,“脑健康使者联盟”“东方神普”“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等微信公众号均推送脑健康科普知识。

为守护老人记忆,本次公益宣教活动推出通过支付宝搜索“ADC失智症筛查”,简单填写资料,10分钟就可为自己或老人完成初筛,自测患病风险;如果筛查结果为高风险,AI会自动分析情况,由专家人工复核,五个工作日内出结果,系统提醒被测者去医院做进一步临床诊断,期待如此使处于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及时得到干预,疾病获得最佳的控制和治疗。

宣教活动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家庭用药》杂志和上海复旦复华药业协办。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