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的意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奇妙知识季#

桃之夭夭灼灼的意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先民的一声随口吟唱,却缔造了千古无法超越的传奇。纵使是再怎样的形容与夸耀,也抵不过这“夭夭”与“灼灼”之词,看那满山桃花开遍,妖娆瑰丽,盛世繁华。

后来读书,发现原来美人与桃花是如此地默契。

看《本事诗》中,那女子“斜倚小柯伫立”,遥而思之,岂止是崔护,只怕是我等也迷了心,动了情。她亭亭而立,斜倚桃树,婀娜的身段又仿佛是弱柳扶风,不胜柔弱。那如花的容颜在绸缎般的花瓣的掩映下如何不是更添其妩媚?她站在那儿,如散花天女;又若迦叶菩萨,拈花微笑,叫我等凡人,如何不心猿意马,如何不魂不守舍?难怪崔护会提笔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之句。

之所以特别喜欢这则唐传奇,是因为它的至情至性太过动人。想那崔护来年清明欲探望女子而不得,提笔写下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而后却被回来的女子勾起了相思,堕入了爱情,以身相殉。最终崔护得知实情后抱着女子大呼“某在斯!某在斯!”而得了个大团圆的结局,着实感动了一把。

所谓“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如斯。

只可惜,桃花薄命,美人亦是如此。正如那春秋时期的息夫人。

花飞花谢,一切功过只留给后人去评说。说什么红颜祸水,终是倾城倾国。然而真正使这一切发生的不过是那些执掌霸权的男性的一面之词而已。

至于那位苦命的桃花夫人,历史上说她是三年不共楚王言,却为楚王诞下二子。等到楚王死后,她的小叔子在她的处所旁边演绎淫丧之乐,而她却始终坚守不为所动。

于是历史学家刘向不答应了,硬生生在他的《列女传》中说息夫人为楚王所虏,却始终心心记挂着息侯。等到楚王外出打猎,便偷偷去见息候,然后夫妻相顾无言,涕泪而亡。下葬之后,坟头长出的树彼此枝叶覆盖,宛若夫妻。

所谓命若桃花,便是指那妖娆而短暂的生命吧。桃花乱落如红雨,如绸般的花瓣总是显得那么柔弱,让人不禁怜惜起那雨打风吹便会逝去的生命来。

桃之夭夭灼灼的意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2)

而桃花偏生还带有隐士意味。这还真是合了闹市中成佛,情色中见禅之境。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为后世描绘出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乌托邦;再到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你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好一派逍遥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这话怕是不知说到了多少人的心坎上。然而现在还有谁能真正静下心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散步山林,体味云卷云舒?

桃之夭夭灼灼的意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