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

1971年10月26日,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送迎美国特使基辛格博士回国,前往机场的路上,两人闲聊起来。

当谈到中国何时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基辛格笑着回应:估计你们今年进不了联合国,明年差不多,待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你们就能进去。

乔冠华笑了笑,说我看不见得吧!

当乔冠华送走基辛格后,周总理就将中国进入联大消息告诉乔冠华,这才有了乔冠华在联大的仰天大笑。

那么,这位外交才子乔冠华究竟有多强?能让毛主席评价:一文可顶两个坦克师!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

乔冠华

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明说:

一 毛主席钦点乔冠华出席联大会议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100年里,中国在国际外交上饱受欺凌,没有任何话语权。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为了彻底告别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原则,而后周总理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与此同时,周总理曾多次致电联合国主席,申明将国民党集团非法代表驱逐联合国,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可这一正义之举遭到了美国的无理阻挠。

早在新中国之初,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就对中国进行封锁,企图在政治、经济上孤立、封锁中国,并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但新中国从未放弃恢复联大合法席位,从1952年至1960年,先后9届向联大提交提案,尽管未能成功,但中国并未放弃。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2)

联大会议

从6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增加,美国无法阻挠,又提出“双重代表”案,面对美国“两个中国”的阴谋,周总理严正声明必须驱逐国民党集团,绝不允许“一中一台”的局面出现。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会议上,23国要求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集团代表,这一提案最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意味着新中国正式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因当时联合国没有新中国国旗,联合国秘书处连夜请人设计、制作五星红旗,并于次月1日正式将中国国旗升至联合国总部上空。

消息传来,整个外交部成员兴奋不已,欢呼雀跃,就连一向严肃的周总理也开心大笑起来。

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吴丹邀请中国参加联大会议,面对这一邀请,外交部却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该不该立即派代表团出席联大会议。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3)

毛主席

虽然当时基辛格已先后两次访华,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依旧不知道美国对华的态度如何,且中苏关系紧张。而当时认为,联合国受美苏操控,并非民主舞台,周总理等人商讨后决定不去,可派出先遣团探探情况。

就在当晚九点,周总理将此事上报给毛主席,说:“我临时想了个主意,让熊向晖带几个人先去联合国,作为先遣人员,就地了解情况。”

毛主席笑着说:“那倒不必喽,秘书长不是来了电报吗?我们就派代表团去。”

说到这里,主席看向旁边的乔冠华,说:“就让乔老爷当团长,熊向晖当代表,开完会就回来,还要接待尼克松嘛!派谁参加安理会,你们再讨论。”

当周总理说出心中的顾虑时,毛主席说:“我过去讲过不急着进联合国,那是老黄历,不算数了。那么多国家欢迎我们,再不派代表团,那就没有道理了。”

其实,当时乔冠华夫人龚澎刚去世不久,他本人正处在伤心之中。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4)

乔冠华

早在1970年5月,龚澎就因积劳成疾晕倒在地,乔冠华发现后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日夜陪在妻子身边,半寸不离,可四个月后龚澎仍因抢救无效因病离世。

这之后,乔冠华心情悲痛,每天郁郁寡欢,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妻子遗像仔细端详,整日悲痛不已。

可就算如此,毛主席依旧将此重任交给乔冠华,这一切还因乔冠华在外交上的杰出才能。

乔冠华精通多门外语,能言善辩,口才犀利,早在1950年时就和伍修权前往联合国,对美国种种行为进行控诉,展现了新中国的大国形象。

乔冠华欣然接受这一重任,他暂时丢掉失去妻子的悲痛,通读各种相关文件和资料,通宵达旦苦思冥想,写出出席联大的第一篇发言稿,并交给毛主席审核。

同年11月8日晚上8点,毛主席亲自会见出席联合国代表团的代表,并对乔冠华嘱咐道:“代表团团长就是‘将’,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5)

紧接着,毛主席又对乔冠华发言,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要算算旧账,点美、日的名,对支持我们的国家登门拜谢;二是谈谈世界形势变化,要求美国尽快撤离在台湾省的武装力量;三是谈谈中国对国际问题的态度,如反对霸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

毛主席的叮嘱,使得乔冠华大受鼓舞,他在笔记中写下“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八个大字。

不过乔冠华也担忧道:“我们长期在联合国之外,对其情况一点不了解,这次去联大,我心里没底,生怕任务完成不好。”

周总理鼓励道:“临事而惧是好的,不了解情况不要紧,学习嘛!向一切懂得联合国的人学习,包括向我们的对手学习。”

临走前,毛主席指示一定要大张旗鼓地欢送代表团,通知外国使馆,让世界看到中国对联大会议的重视程度。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6)

二 联大会议上仰天长笑

同年11月9日,乔冠华率领代表团,带着8亿中国人民的嘱托,乘坐飞机前往纽约。在机场,周总理率领4000多名各界人士、各国驻华大使前来欢送,其隆重程度十分罕见。

两天后,中国代表团顺利抵达美国肯尼迪机场,当乔冠华走下飞机时,联合国代表锡南·科尔莱立马走上前来,向乔冠华伸出大手,两人紧紧相握。

乔冠华和其微笑着寒暄,又在机场发表了简短演讲,其中强调中国是本着和平友好的意愿前来,是为了同美国发展友好关系而来,话音刚落,围观人群纷纷鼓掌。

紧接着,代表团成员被安排到纽约罗斯福旅馆,当大家走到宾馆内部时,只见醒目的五星红旗悬挂在上空,让所有中国人宾至如归,倍感欣慰。

尽管联大会议还没召开,可乔冠华并没有闲着,他刚下榻宾馆后,就接连拜访23国代表以及秘书长吴丹,向其表达友好、谦逊之意,并表示中国恢复常任理事国席位后,将依照宪章,积极为全球和平共同努力。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7)

乔冠华

同年11月15日大会召开,上午十点,中国代表团成员走进会议大厅。此时,大会主席马利克宣布暂停辩论,着重欢迎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

紧接着,乔冠华、熊向晖等人风度翩翩地走进大厅,正式就座于中国席位之上。而后,各国代表争先恐后地和乔冠华握手致敬,因人群太多,大家默契地排成长队。

紧接着,马利克致欢迎辞,欢迎中国恢复合法席位,其他57个国家代表,也纷纷主动要求上台发言,每个人都会说上祝福的话语。

因时间有限,有些代表没能上台发言,大会秘书处只好将他们的欢迎词和祝福语印发成文件刊登。

最后登台的是乔冠华,他穿着藏青色的中山服,迈着矫健的步伐,在雷鸣般的掌声之下,乔冠华拿着他起草、经周总理修改敲定、毛主席审定的发言稿,陈词激昂的走上讲坛,发表了气势非凡的演讲。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8)

乔冠华和外国代表合影

当乔冠华发言时,原本嘈杂的会场瞬间鸦雀无声,各国代表仔细聆听他的演讲,每讲到精彩之处,大家总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

当45分钟的演讲结束后,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而中国的伟大形象也在这一演讲中尽显出来。

这次演讲中,乔冠华可谓是扬眉吐气,多次开怀大笑,但台下的美、苏两国代表脸色阴沉。尤其是乔冠华公开驳斥“苏联裁军”提案,更是让苏方代表脸上无光。

这次联大会议上,乔冠华多次吐露笑容,展现了东方国家的自信和爽朗形象,其举止优雅不失风度。

会议结束后,乔冠华被外国记者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争先恐后对其提问。

有记者问:“乔,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

满面春风的乔冠华仰头大笑,记者们不明所以,片刻后,乔冠华对记者说道:“我不是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吗?”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9)

《乔的笑》

这一镜头也被外国记者抓拍,命名为《乔的笑》,不久后这张照片刊登《纽约时报》头条,定格为历史。

从照片中来看,乔冠华自豪的、极具感染力的笑容感染了每个人,他的笑也展现出东方大国的自信和强大,这一刻不仅仅是乔冠华本身的高光时刻,也展现了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自信。

在联大会议期间,面对美国操控安理会的大国霸权行为,乔冠华坚决不妥协、不退让、不含糊。

一次会议上讨论中东武装冲突问题,原本需要各国代表共同协商表决,达成各方接受的决议。可在举手表决时,秘书长并没有征求其他国家代表意见,立即通过决议草案。

乔冠华发现这一决议案妥协性很大,当即以常任理事国的身份表示抗议,要求在安理会上发言,谈谈中方对此事的态度和看法。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0)

乔冠华

这一行为让各国代表目瞪口呆,大家没想到中国代表如此胆大,毕竟多年来各国对美苏操控大会早已司空见惯,很多决议只是走个流程。

安理会主席见乔冠华抗议,尴尬不已,只好宣布暂停会议,下午再重新召开。

随后,乔冠华找到安理会主席,对“大国操控大会”的不正之风进行谴责和批评。

下午,整个会场座无虚席,人满为患,大家都想见识乔冠华敢不敢公开直面大国操控一事。

大会开始后,乔冠华开门见山地说:“大国说了算,那要联合国还有什么用?”话音刚落,各国代表纷纷鼓掌,表达了对美苏长期操控联合国的不满,而中国的伟岸形象愈发变得高大起来。

同年12月19日,乔冠华代表团结束了联大使命,乘坐飞机降落至上海虹桥机场。

飞机刚降落,上海各界代表和群众早已等待多时,欢迎代表团归来。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1)

周总理

次日,当代表团抵达北京时,周总理亲率4000多人迎接,其规格之高已达到国家领导人水平。

当晚8时许,毛主席亲自在中南海接见乔冠华,他对乔老爷此次在联合国的表现十分满意,兴奋之余继续鼓励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其实,早在抗战时期,毛主席就已十分欣赏乔冠华的才气,并说出“一文可顶两师”的论断。

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知道乔冠华有多厉害,那就要从其履历说起。

三 “一文可顶两个坦克师”

乔冠华1913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的地主家庭,祖上几辈人都是秀才出身,在这一家庭氛围之中,乔冠华也酷爱学习,从小就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多次跳级插班,16岁时就考上清华大学哲学系,成为同班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20岁时,乔冠华就来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造,读书期间接触了共产主义,并苦读马克思著作,积极参与进步活动,但因他高调参加革命,被学校开除,不久后又被驱逐出境。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2)

青年乔冠华

不过,乔冠华又很快获得了前往德国留学的机会,并钻研生涩难懂的德国哲学,仅一年时间就顺利毕业,并拿到哲学博士学位,可见其才华如此出众。

在短暂的学习时间内,他还将大量时间用于研究世界军事、地理方面的书籍,也正因此,他对时局变化十分敏感,总能做出精准的判断,并为今后成为国际评论家、外交家打下基础。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打响,乔冠华果断决定回国,投身抗日救亡中,但回国路上并不容易,直到1938年春才乘坐邮轮前往香港,再从香港前往广州。

不过随着广州沦陷,他又来到香港担任《时事晚报》总编辑,并以“乔木”为笔名撰写了大量国际评论文章,其文章总能将混乱的国际局势分析透彻,还能准确预判亚洲、中国抗战前途。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3)

马其诺防线

1940年5月,德国大举进攻法国马其诺防线,对于这一战争结局各国记者纷纷给出多个猜想,多数人认为德国必败。

但坐在香港一咖啡馆的乔冠华,听到旁人议论后,笑着对众记者说:“刚才听了诸位的许多高见,似乎还对法国抱有很大希望,实则大局已定……我可以告诉大家,三天后,巴黎将不战而降。”

话音刚落,不少人纷纷反驳,还有人怒斥:“决战进行中,胜负未见分晓,你有什么根据?”

不过乔冠华并不理会旁人,他掐掉手中的烟头,悠哉走出咖啡馆。

果不其然,三天后,法国不战而降,纳粹旗帜飘在法国上空,名声不显的乔冠华得到了众多赞誉,这一年他才二十七岁。

其实,毛主席早就默默关注乔冠华,并阅读他发表的《从战争到和平》、《形势比人强》等诸多文章,对其独到政论颇为欣赏。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4)

毛主席

1939年乔冠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毛主席更是高兴,一次他和别人交谈时说:“我看他的一篇文章足足顶得上两个坦克师呢!”

还有一次,苏芬战争打响后,乔冠华撰写了《从东线到西线》这篇著名时评,揭露别有用心之人策动反苏用意。

毛主席看了后大为赞叹,说:“这篇文章,可顶上战场上几个坦克师。”

有了主席的支持和肯定,乔冠华的国际时评更是精彩绝伦,犹如神来之笔,并以笔为枪,猛烈猛击了法西斯侵略者。

就连香港出版家冯亦代也是其忠实粉丝,并赞叹道:“在晦暗不明的时局中,乔冠华文章犹如一阵清风,使人在阴暗时局中看到一丝希望的光芒。”

1942年秋,乔冠华只身来到重庆,担任《新华日报》国际新闻工作,不过在重庆收集资料并不容易,为了撰写一篇好文,乔冠华需要阅读大量中外报刊,并来到国民党新闻招待处,向外国记者打听国际消息,将真实国际述评展现出来。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5)

乔冠华

每次乔冠华撰写的文章,篇幅要占一个版面的三分之一甚至整版,且文史资料准确,信息丰富,观点精辟,文采灿然,气势恢宏,赢得千万读者的赞扬。

整个抗战年间,乔冠华写出67篇国际述评,其精辟见解、严谨论断让人惊叹不已,大家也称其为“红岩才子”。

四 毛主席断名“南北二乔”

早在抗日全面爆发之时,乔冠华就化身鲁迅,弃笔投戎,写了近一百篇文章、50多万字。

不过在中共党内还有一个大才子,此人是毛主席秘书胡鼎新,他终身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191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比乔冠华年长一岁,且都是同乡人。

胡乔木18岁时考上清华大学,并和乔冠华相识相知,两人相互欣赏,共同进步,并走上革命之路。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6)

毛主席

1937年7月,胡乔木前往延安工作,将名字改为“乔木”,在这期间,他担任宣传部部长,并主编《中国青年》,因文笔优秀,备受毛主席赏识,担任主席秘书,开始为党中央和毛主席起草、修正各类文件、讲话。

就在此时,南国香港“乔木”名声斐然,并被媒体称为“三个半国际问题专家”,也就是乔冠华。

但很长时间以来,外界以为“乔木”为一人,只是好奇他莫非有分身术,一会在香港发表文章,一会在延安发表见解。

两个“乔木”均为文坛奇才,皆是风云人物,且各怀雄才大略,但因都以“乔木”为笔名,闹出了不少笑话。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乘坐飞机前往重庆谈判,乔冠华亲自来到机场迎接,主席一见面就称呼他为“乔老爷”。

不过这次重庆相会,南北“二乔”见面,尽管久别重逢彼此很是兴奋,可麻烦也接踵而来,因因工作原因两人经常聚在一起,大家又该如何区别二人呢?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7)

毛主席

不少人建议两人中有一人改名,如此就可减少因同名带来的麻烦,可两人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寓意深刻、形象典雅的名字。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面对争议,两人只好找到毛主席,请他帮忙定夺。

毛主席一锤定音,“南乔”使用本名“乔冠华”,“北乔”保留“乔木”二字,以胡为姓,名为胡乔木,两人纷纷接受这一“仲裁”结果。

五 新中国后的外交生涯

新中国后,周总理亲自点名让乔冠华进入外交部门工作,担任外交委员会副主任,而后乔冠华开始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他才华横溢、思维敏捷,多次被毛主席、周总理“点将参加多种国际会议,并起草不少声明、公报。

1951年6月,朝鲜战争已持续一年,不过“联合国军”损失惨重,被迫退至北纬37度线以南区域,美军代表李奇微发表广播声明,提议双方谈判,中方欣然接受。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8)

周总理

随后,周总理“点将”让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乔冠华率代表团赴朝谈判,其中乔冠华作为高级顾问,负责辅助李克农。

同年7月4日,周总理亲自为两人送行,并嘱咐二人相机行事。不过此次谈判中,美方并没有谈判诚意,谈判持续到1953年7月27日。

每次谈判的发言稿都由乔冠华牵头起草,他每次起草时都会抽着烟,口述文词,再由四位秘书记录。起草文章再送给李克农审签,最后上报给毛主席,主席审阅后会给出相应指示。

一次谈判中,美方要求中朝双方退后1.2万平方公里。对于这一奇葩要求,周总理当即表示对其反驳,乔冠华接到指示后,和美方唇枪舌剑,最后怼的美方代表理屈词穷,中断谈判。

1953年2月,因双方谈判陷入僵局已久,毛主席认为可给美方一个台阶下,主动提出复会。不过乔冠华却表示,美国在战场上已耍不出花招,拖不了多久,美国还得主动提出回到谈判桌上,可以再等等,拖到美方妥协。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19)

朝鲜战场

果不其然,三天后,美方致函中朝两方,提出就战俘问题进行谈判,就此中断半年之久的谈判再次开启,大家一致评价:“乔老爷料事如神啊 !”

同年6月,乔冠华就停战谈判再次做出预判,表示美军不会拖上太久,最长不超过一年,对方还要回到谈判桌上。

果不其然,这年7月27日,停战谈判最终以中朝双方的胜利结束,乔老爷在这一期间的高超外交艺术和谈判技巧让人无比敬佩。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周总理率近200人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其中就包括乔冠华夫妇。在会议期间,乔冠华主要负责起草和整理、修改各种文件、报告。

而后,乔冠华一直跟随在周总理身边,在印尼万隆会议、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都表现出色,被提拔为外交部副部长。

60年代中期,主席计划给一国家元首写信祝贺,外交部同志先行起草,写完后主席阅读,发现文章不太合适,又找了几个人写,始终不满意。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20)

毛主席

主席点名让乔冠华重写,乔冠华欣然领命,只用几个小时就写完一篇文章,主席看了后非常满意。

1972年2月,美总统尼克松访华,其消息一出震惊世界,不过这一期间,基辛格博士和乔冠华却就《中美联合公报》问题进行谈判。

《公报》框架早在1971年10月时商定,但就台湾问题上双方存在重大分歧,中方坚决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北京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美方无从干涉,且应立即从台湾省撤军。

可基辛格并不认同这一提议,认为撤军是一个“目标”,并将解决台湾问题和亚洲局势混为一谈。

接连几天,乔冠华和基辛格就《公报》逐字斟酌,和其针锋相对,最终迫使基辛格表态同意逐步以至全部撤军。

乔冠华又立马提议将解放台湾问题的“前提”改为“前景”,别看仅一字之差,却符合中国的立场,也让美方单方面的强硬态度得以缓和。

乔冠华之妻(乔冠华到底有多强)(21)

乔冠华夫妇

基辛格事后和其随从说:“这个副外长,不好对付!”

同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正式签署发表,这意味着中美双方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关系开始正常化转变。

此后多年里,乔冠华继续战斗在外交岗位,但常年坚守一线,乔冠华的身体开始出现多种毛病,最后于1983年9月22日逝世,享年70岁。

乔冠华的一生狂放不羁、谈笑风生、才华横溢,他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国际述评和外交谈判,无不展现其的独特个人魅力,他在联合国的仰天大笑更是定格为历史烙印,展现了新中国的大国形象。

编辑:知了

责编:林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