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对唐朝有多忠心(重看神探狄仁杰)

第一部幽州案时,狄仁杰介绍自己身份时说到:在下姓狄,名仁杰,并州人氏。官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加黜置使,兼幽州大都督,奉旨钦差 ,提调幽州一切军政要务。

如果你用抑扬顿措的声音说出上述这段台词,会不会跟我一样感叹:哇噻,虽然听不懂,但是感觉好厉害啊呀~

最近重温《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真的有被话剧演员的台词功力所折服。梁冠华饰演的狄仁杰真的有那种政治老狐狸的感觉,动不动就好几分钟的长镜头更是看的小编我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写出来照着也念上一遍,缺总少了些什么似的。小编也非常喜欢在剧中武则天的扮演者吕中老师。看到她的演绎和之后的采访才明白演员是一份职业,这份职业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不说别的,好几十分钟的台词声音、仪态一遍过就是一份功力。

优秀的台词并不是读出来了,而是真的把自己代入角色中去说出当下的话。而且优秀的演员台词不用字幕也都能听清。现在的演员有这样功力的还是太少了。

小时候听不懂的台词,现在回过头想想,真的很耐人寻味。小编重新看才发现当时看了个大概,里面的史实也是很值得学习的。今天小编就在这里解释并普及一下上述台词部分。

从最开始秦始皇称帝开始讲,这时期实行的是三公九卿的管理制度,三公之中,丞相的实权最大。汉朝沿用了秦朝的制度设立了丞相,不过在汉文帝时期,有两个丞相。因为陈平、周勃平定诸吕功劳太大,无法分出高低只能都封为丞相。称谓就以“左丞相”“右丞相”来区分。但随着丞相的权力一步步扩大,皇帝觉得他地位受到了威胁,于是在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内朝”,提拔一些出身低微但又有才干的臣子。皇帝用这些人来制衡丞相手中的权力。汉武帝把组成这些小班子的人称为“尚书”,管理这个小班子的人称为“中书令”。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有的朝代沿用了这些称号,有的称号相同,权力不同,有的称号不同,权力接近。比如东汉时期,之前的“中书令”变成了“尚书台”,管理“尚书台”的人叫“尚书令”。

一直到隋文帝的“三省六部制”的出现,确立了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也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个具体看图。中书省的长官叫中书令,尚书省的长官叫尚书令,那来猜猜门下省的长官叫什么?门下省的长官叫侍中。这块需要注意。

狄仁杰对唐朝有多忠心(重看神探狄仁杰)(1)

来源网络

接着,就说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因在位时曾任过尚书令,出于某种原因,这个位置便空设,令设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到了唐中宗李显时期,这两个仆射成为虚职,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另一个官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晕,在想狄仁杰的官职怎么还没有演化出来,别着急,快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职一出,就证明三省之一的尚书省的权力已经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替代。至此,真正掌握实权的便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在武周时期,武则天把中书省改为“凤阁”,中书令改为“内史”。这样根据台词,我们就可以看出狄仁杰是一个有实权的官,于是对待谁他都有底气。这也是梁冠华老师在读出这段台词时必须掷地有声、抑扬顿挫的原因。我是一个正三品官,你一个幽州刺史还敢对我大放厥词。这块就体验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对当时朝代的官阶地位描绘。

关于刺史在这也补充一点,在唐朝州不同官阶也不同。上州刺史(从三品)、中州刺史(正四品上)、下州刺史(正四品下)。我们说刺史一般指一个州的官职最大的那个,具有管理整个州的职责,相当于现代的省长。这个我看他一般作为背景资料来突出人物在当时的地位。在小编刚刚看完的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中也曾作为台词出现过。

狄仁杰对唐朝有多忠心(重看神探狄仁杰)(2)

唐朝诡事录

狄仁杰对唐朝有多忠心(重看神探狄仁杰)(3)

同上

狄仁杰对唐朝有多忠心(重看神探狄仁杰)(4)

同上

狄仁杰对唐朝有多忠心(重看神探狄仁杰)(5)

同上

当然了,既然都说到唐朝诡事录了 那就接着说吧。在《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最开始是什么官?是长安县尉。县尉一职主要负责一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工作,级别在县令、县丞之下,放在现代的话,就是县公安局长。在剧里我们看到苏无名一直都是管破案的,在后面卢凌风任橘县县尉时,也是负责破案。这就说明这一职的主要职责。出现了命案,就需县尉。看的时候发现有网友认为县尉就是县令,这是错误的。县令就是县长,是一县最高的长官。这一职称起源于郡县制,不过,在唐朝,沿用的是州县制。他有一个副手,是县丞,负责辅助县令。

州是县的上一级,州相当于现在的省或者市。在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在办完长安红茶案后,从长安县尉调到了州里担任司马,表面上是升官了,不过结合地方经济和人口分析。不过是从直辖市调到了省里,你说是升还是降呢?

接着说司马。这一官职在很多朝代都会出现,提到司马,小编最先想到的就是白居易那首《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短短一句,把唐朝司马形象描绘了出来,那就是着青衫。唐朝的司马和秦汉的司马大不相同,秦汉时期的一郡设太守和司马,司马是辅佐太守并掌管全郡的军事。而在唐朝,这一官职没有具体职任,不做实务,主要是辅佐刺史,刺史让他干啥就干啥,相当于秘书顾问。

司马在唐朝相当于佐官,在《神探狄仁杰》中幽州案,狄仁杰暗访被幽州刺史方谦抓住,在审问狄仁杰时,刺史方谦和他的司马有一段对话。也是在司马的提醒下,决定先问问狄仁杰是何身份而不是直接抓入牢内。

司马和长史合称为“上佐”,若遇到刺史缺员时,上佐可代行州事。这也就是《唐朝诡事录》中苏无名到任宁湖司马后,正逢刺史被刺杀下落不明,群龙无首,不得已顾长史暂代刺史行使职权的背景。这里也提到了长史。长史比刺史低一级比司马高一级。

在州里,除了刺史和司马,还出现了几个参军,比如司法参军、司仓参军。参军,即参军事,是参谋军务之称。具体有在《唐朝诡事录》中,卢凌风暂代出任的便是司法参军,就是抓贼破案。在唐朝,在为法曹参军,在为司法参军,在为司法。见《新唐书·百官四》。

除了司法参军还有司仓参军。在《唐朝诡事录-鼍神案》中的凶犯曾三揖就是一州的司仓参军,也是州里的官,掌管租调、公廨、仓库等仓谷事物。在唐朝,卫府称仓曹参军,在称司仓参军,在为司仓。见《新唐书·百官四上、下》。

在这里提一下《神探狄仁杰2》中的血色江州案。因为死的是江州的司马、法曹、银曹也让我印象深刻。这背景也是可以对上的。

狄仁杰对唐朝有多忠心(重看神探狄仁杰)(6)

神探狄仁杰2

总之,重看《神探狄仁杰》系列,也是收获多多,那些小时候看不懂略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新的理解。让小编有一种,噢噢~原来是这样的感觉。不得不说编剧写的太好了。小编最喜欢的《蛇灵案》第二个便是《血色江州》。狄仁杰在《血色江州》案最后说的那句“其情可悯,其行可原”也是让小编化身“叹灵”唉~~

你喜欢哪个案子,评论区里留一下吧!

#冬季生活打卡季##影视时光机##高燃影视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