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凝聚力表现在哪里(群体表现-群体凝聚力)

身处一个群体中,我们都知道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性,现在企业中各种各样的团建活动,也是为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作战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团队目标。

群体凝聚力

也称内聚力,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群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也有人将群体凝聚力解释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一)群体凝聚力定义主要有两类:

1、整个群体的内在聚合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所有使成员留在群体内的力量的总和。

2、群体内成员的内在聚合力(群体成员彼此间的吸引力):群体成员喜欢一起工作


(二)心理学家“特则纳”提出了社会情感凝聚力和工具凝聚力

1、社会情感凝聚力:是指建立在社会情感或情绪基础上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的产生与成员参与群体决策和从群体获得情感满足有关。

2、工具凝聚力:指的是基于任务目标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产生的基础是群体成员在共同完成目标和任务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信任和合作行为。

在具有强社会情感凝聚力的群体中,内部沟通的链条更加紧密。

群体凝聚力表现在哪里(群体表现-群体凝聚力)(1)


(三)凝聚力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层次(体现三种不同的发展水平)

1、第一层是以群体成员彼此感情依恋为特征的低层或表层。成员间没有密切的交往和更多方面的一致,成员对群体规范的遵守还是不自觉的、被迫的。这个层次凝聚力是最弱的。

2、第二层是以价值取向的统一为特征的中层 。成员关系较密切,互动频繁,成员比较自觉地接受群体规范,并用它来衡量一切。这个层次凝聚力较强。

3、第三层是以群体活动目标的统一为特征的深层。所有成员为实现群体活动的共同目标而自觉的协调一致、统一行动。群体规范和群体活动的目标已内化为全体成员的行动准则和活动目标,这个层次凝聚力最强。

(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同质性会因为在兴趣、爱好、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或类同,而让彼此感觉接近,增加好感,从而增强凝聚力。互补性会因为具有一致性的成员在某方面的互相补充、渗透和交融。如果具有异质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感到彼此在某个或若干方面能够取长补短、互相补充,那么也会增进感情和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凝聚力。

2、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之间互动的机会和可能性就越小,从而难以形成凝聚力。反之,群体规模越小,群体成员间互动的机会和可能性就越大,群体成员越容易融为一体。

群体凝聚力表现在哪里(群体表现-群体凝聚力)(2)

3、群体的目标。目标一致是形成凝聚力的前提条件。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是一致的,那么个体就会被群体所吸引。群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群体成员产生成就感,进而增强群体凝聚力。另外,群体建立共同目标的过程往往意味着确定竞争对手或“共同敌人”的过程,“共同敌人”的出现会加强群体内部的认同,也会使群体成员的身份显得更加重要,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

4、群体对成员需求的满足。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激励因素和激励水平,对成员产生不同的吸引力。每个群体成员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群体越是能够满足其成员各种合理的需求,其成员凝聚力就越大。群体领导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这类影响群体成员需求的因素。

5、群体的领导者。领导者是群体目标的主要决策者和群体执行任务的重要指引和动力。领导者的权威对于群体的构成、规范、群体成员需要的满足等都会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对群体凝聚力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群体中的领导者本身的人格魅力也会成为群体成员愿意继续留在群体中的重要动力因素。

6、群体的成熟程度。群体自身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群体的自身成熟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群体成员完成任务的成功率。随着群体的成熟,成功率的不断提高会不断加强群体的凝聚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