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力学竞赛都有什么奖(理工类性价比爆表竞赛)

周培源力学竞赛

本项竞赛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力学学会教育、科普工作委员会、各省(市)、自治区力学学会与一所高校协办,并委托《力学与实践》编委会承办。协办高校每届轮换。

竞赛有关信息,包括竞赛报名通知、简章、获奖名单等在《力学与实践》杂志及中国力学学会网站公布。

周培源力学竞赛都有什么奖(理工类性价比爆表竞赛)(1)

参赛专业适宜范围

物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及其他一定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础的学生。

竞赛赛制

周培源力学竞赛与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均为隔年举办,单数年举办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偶数年举办省大学生力学竞赛。

其中单数年的周培源力学竞赛采取赛区制度,即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样,考生的试卷、作品先在本赛区进行评比,再取本赛区获奖作品的前n%(一般为国家优秀奖为赛区前15%,国家三等奖赛区前5%)送选国家奖,考试内容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内容极少)基本全是大计算,每道题20分左右,满分120,分为基础部分60分,提高部分60分,基础部分试题难度明显简单。性价比极高:参加一次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可以获得两张奖状,一张赛区奖状,一张国家奖状。

偶数年的省力学竞赛,难度相对较国赛低点,得奖概率高些,考察范围根据各省考纲要求变动,只在本省范围内考试以及颁发本省的奖状,其他的都和国赛类似,试卷也分为基础部分拔高部分,难度有明显区别,我们也经常称之为小国赛。

单数年赛程安排:

3月中下旬报名

5月19日比赛(考试)

6月中下旬出赛区结果

7月出国家奖结果

省赛具体的赛程需看各省安排。

性价比分析

据有关数据分析,想要拿到省力学竞赛奖状,一般120分得分18左右,省级三等奖奖状抱回家。想拿到周培源国家力学竞赛奖状,120分得分15-18左右,国家级优秀奖奖状,附赠一张省赛区二等奖奖状,两张奖状抱回家。

什么概念?相当于六道七个计算大题,学生只正确写了其中一道完整大题,或者只写了几道大题的其中一问。学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同学们真的不容错过,想得这些分数,不需要你对书上每个知识点都熟悉,只需要你考纲内容上选取你感兴趣的、你拿手的知识点多练多看,结合着往年真题,本省的外省的,全国的,做上几套卷就基本稳拿奖。并且基础部分难度、新颖度都不高。

理论力学

一、基本部分

(一) 静力学

(1) 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 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 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 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 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 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

(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

(1) 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并会综合应用。

(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 ,并会综合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概念。

二、专题部分

(一) 虚位移原理

掌握虚位移、虚功的概念;掌握质点系的自由度、广义坐标的概念;会应用质点系虚位移原理。

(二) 碰撞问题

(1) 掌握碰撞问题的特征及其简化条件。掌握恢复因数概念

(2) 会求解两物体对心碰撞以及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碰撞问题。

材料力学

一、基础部分

材料力学的任务、同相关学科的关系,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截面法和内力、应力、变形、应变。

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圣维南原理,应力集中的概念。

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

拉压杆强度条件,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

拉压杆变形,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剪切及挤压的概念和实用计算。

扭矩及扭矩图,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应力与变形,扭转强度及刚度条件。

静矩与形心,截面二次矩,平行移轴公式。

平面弯曲的内力,剪力、弯矩方程,剪力、弯矩图,利用微分关系画梁的剪力、弯矩图。

弯曲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挠曲轴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求梁的位移,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

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的分析,四个经典强度理论。

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

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荷载的欧拉公式,临界应力,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疲劳破坏的概念,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拉伸与压缩实验,弹性模量或泊松比的测定,弯曲正应力测定。

二、专题部分

杆件应变能计算,莫尔定理及其应用。

简单动载荷问题。

材料力学若干专题实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