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顿珠藏族书法(顿珠的梦想让更多人)

拉萨市民顿珠第一次坐火车是在2000年。对于这段旅程,他至今记忆犹新。

“和邻座聊天,发现很多人对西藏不太了解。”已过不惑之年的顿珠说。

从那时起,一个想法慢慢在他心里扎下了根:让更多人去了解他的家乡。这个想法,后来慢慢成为他孜孜以求的一份事业。

扎西顿珠藏族书法(顿珠的梦想让更多人)(1)

顿珠在自己开设在拉萨大昭寺附近的藏文化体验馆内整理货架上的商品(2021年3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大学毕业后,顿珠干过不少工作,卖过房,卖过车,后来还开起了一间小酒吧。“在酒吧里,很多客人向我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身为藏族人,我很多都不知道,实在不好意思。”

顿珠于是下定决心,考了导游证,加入了导游行列。“我系统学习西藏历史文化知识,在导游这个行当中做出了一些成绩。”

2015年底,顿珠进入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5中国好导游”名单。后来,他还受西藏自治区旅游部门邀请在重要场合讲解布达拉宫。

“我想做的就是让人们更加深刻地去了解西藏文化。”不过,顿珠发现,尽管自己一直努力讲解得很精彩,经常是讲了很多,游客记住的甚少。怎样才能在精彩讲解后给人们留下更多记忆?

经过反复思考和摸索,顿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亲身体验。“把藏文化中的一些精髓拿出来,以手工的方式,让客人亲自动手去体验,印象肯定更加深刻。”

2019年7月,顿珠把他的藏文化体验馆开在了拉萨大昭寺附近的一幢小楼里。走进体验馆,浓厚的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各式藏香原料、精美的唐卡、传统的生活用具……客人可以穿着藏装,制作藏香,绘制唐卡,体验酥油茶和糌粑的制作。

扎西顿珠藏族书法(顿珠的梦想让更多人)(2)

在自己开设在拉萨大昭寺附近的藏文化体验馆内,顿珠和店里的猫咪互动(2021年3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万事开头难。最开始的几个月,一天也就有三五个人来到店里。“不过不管几个人来,我都要争取做到最好,让每个顾客有所收获。”顿珠说。

到了2019年国庆长假,情况明显好转,每天平均有顾客二三十人,最多的一天有50人左右,其中不乏外国客人。

2020年1月底,西藏出现了第一个也是到目前唯一的确诊病例。为了员工和客人的安全,顿珠当机立断,决定暂时关门。

2020年4月,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顿珠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春天”来了:“5月开始偶尔有一两个客人,虽然不多,却让我看到了希望。到了6月,客人变得越来越多,谢天谢地!”

去年下半年开始,他的体验馆迎来了旺季,客人越来越多,经常一天有五六十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上百人。

日益增多的游客让顿珠松了口气。今年,他开始着手丰富体验内容,还推出了原创的文创产品。现在,他正憧憬着林芝桃花季的到来,因为那时进藏的游客肯定会大增。

顿珠原来叫“尼玛次仁”,意思是太阳和长寿。他说,还是更喜欢现在的名字,因为藏语的“顿珠”蕴含着事业有成的美好希冀。

“等我老了,回想起这段经历,至少可以骄傲地说,在我的有生之年,做了一件我认为值得的事情。”顿珠说。

文字记者:柳新勇、金一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