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生格言通解感悟(论语中孔子自述人生修养智慧)

(二)孔子自述人生修养励志座标

王廷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自述他人生学习修身治学过程中不同座标,对当代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人生励志有指导意。

孔子人生格言通解感悟(论语中孔子自述人生修养智慧)(1)

主要意涵: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到三十岁知书达理而能够立身处世;到四十岁坚定自已学说而不受外界事物迷惑;到五十岁通晓事物发展规律而知道天命;到六十岁各种言论都能听进而觉得顺耳;到七十岁能随自己身心所想也不会超出各种法则和规矩。

综合点评:本节是孔子自述他学习修养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重要环节:①少年立志图大业。孔子从十五岁立志学习,其志向高远,为当时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居乐业而发愤读书。②中年修已安百姓。孔子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始终以仁道为已任,以修已安百姓为宗旨,以君子人格为标准,成为躬行君子之典范。③老年和顺成圣贤。孔子老年戒得,能听进各种不同意见,从而实现和谐与顺达;到七十岁时孔子的思想已经能完全按客观规律行事而不会违反规矩,从而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一一圣人境界。

从孔子人生修养的过程得出一个重要启示:人生修养的过程,也是人生精神境界的修炼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小立志学习,坚守君子人格,并且活到老、学到老、践行到老,才能一步步向更高的思想境界不断前进。有励志中华格言为证:

人生有大志,不愁事业成。

疾风知劲草,动荡识真君。

亲民泛爱众,功德自然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